分享

理解透这些,存茶再也不担心

 圣皇蓝虎 2017-03-15

茶叶具有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浊而忌香臭等特性,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贮存茶叶,都首先要求包装材料无异味,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

理解透这些,存茶再也不担心

茶叶变质、陈化的实质是茶叶中与品质相关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而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和异味。

一、温度

温度过高是引起茶叶变质的原因之一。温度愈高,茶多酚等物质的氧化作用愈快。各种实验表明,温度每提高10℃,茶叶色泽褐变的速度加快3~5倍。贮存温度高,变化加快,色香味劣变加剧,温度越低茶叶劣变速度就会减慢。

理解透这些,存茶再也不担心

红茶中残留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恢复与温度呈正相关。在较高温度下贮存茶叶,未氧化的黄烷醇的酶促氧化和自动氧化,茶黄素和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速度都将大大加快,从而加速新茶的陈化和茶叶品质的损失。因此,茶叶的低温贮藏已成为保持品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湿度

湿度过大也会引起茶叶变质,主要是因为湿度过大会引起茶叶含水量增大。茶叶中的很多物质都属亲水化合物,非常容易吸收外界的水分还潮,这些成分吸收水分之后,变化速度加快。

理解透这些,存茶再也不担心

严格来讲,茶叶含水量应控制在4%左右。所以,为了控制茶叶的含水量,也要严格控制贮藏环境中的湿度。就绿茶色泽来说,在5℃,相对湿度81%的条件下,茶叶贮藏一年,其色泽可达到商业销售的标准,在5℃,相对湿度大于88%的条件下,贮藏一年,茶叶不能保绿。因此,茶叶的储存换纪念馆一定要保持干燥如茶叶罐中可选择加入干燥剂或者是生石灰来储存。

理解透这些,存茶再也不担心

三、氧气

氧气几乎能与所有元素相化合,而使之成为氧化物。茶叶中儿茶素的自动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残留酶催化的茶多酚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均与氧存在有关。脂类氧化产生陈味物质也有氧的直接参与和作用。实验表明(汪有细,1991),在红茶的贮藏过程中,不同含氧条件,对红茶的品质影响不同。含氧量越高,红茶的品质变化越大。

理解透这些,存茶再也不担心

四、光线

光是促进某些物质变化的重要因素,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类物质的氧化,脂类物质的光化学反应会产生很多是异味物质,如日晒味、陈味均与此有关。崛田博等(1984)研究了照光(2500lx)后绿茶香气的变化,发现光使脂肪酸氧化生成了反-2-链烯醛和庚醛,是香气变坏,形成强烈的日晒味的重要原因;Wick-remasinghe等(1972)对贮藏在木盒和透光玻璃瓶中的干茶变质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透明瓶里的干茶变质更快,主要是光化学效应造成的脂类化合物的氧化。因此茶叶贮藏过程中避免光线直接照射,茶叶包装材料要避免全透明或半透明状态。

五、异味

贮藏环境中的异味物质是引起茶叶劣变的又一重要因素,因为茶叶是一个多孔的疏松体,又含有高分子棕榈酸和萜烯类化合物,这使茶叶具有吸收气味的特性。因此,茶叶贮藏过程中要避免其他有异味的物质

用陶瓷盛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在用以上盛器装茶叶时,首先应检查一下容器是否密闭,而且应将茶叶装实装满,尽量减少容器内的空气。这种贮茶方法,虽简单易行,使用起来也较方便,但只适用于短期贮存,一般为几个月,因为它不能做到完全密闭。

理解透这些,存茶再也不担心

茶叶变质、陈化的根本原因是是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贮藏环境中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和异味。我们在日常存茶过程中,只要控制好这些因素,就能较好的贮存茶叶。我们不妨随喝随取,时时新鲜,让喝茶变成一种长久的享受。

所有原创文章,言论仅代表本人。

本刊转载文章及图片非盈利用途,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小编wysevens带您解开岩骨花香的秘密。

刘官寨茶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