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瓷器,不止于天价鸡缸杯(上)

 自华居 2017-03-16
2017-03-15

第一幕:凤舞青花

首博镇馆之宝:元青花凤首扁壶

元青花的名头如雷贯耳

因存世稀少

为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

首博收藏的这件精美绝伦的

元青花凤首扁壶

却曾经历尽磨难而重生

2004年

首博将扁壶送交修复专家蒋道银先生

进行了历时13个月的修复

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凤首扁壶宛若新生

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它的美丽与珍贵

此器吸收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扁壶造型

纹饰生动流畅,釉质莹润

苏麻离青料绚丽浓艳,略有晕散

是元青花瓷的代表作之一

根据已知的资料

青花凤首扁壶存世仅两件

另一件藏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的

凤首扁壶

器型与首都博物馆藏凤首扁壶相似

凤尾不同

与首博这件一凤一鸾

工艺水准各有千秋

划重点:元青花为什么这么珍贵?

传世数量少,比如目前传世的人物画片元青花只有九件。元青花用的材料最精,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一直到明成化之前,基本上青花瓷的氧化钴的发色都是用的这种料。苏麻离青的特点就是色彩浓艳。元青花器形较大,接胎的情况比较多,看起来厚重,但是手感适中。底部一般没有釉,且有跳蚤痕。

元青花以景德镇为中心,最好的就是元至正型青花。它是伊斯兰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杰作。

第二幕:瞿瞿蟋蟀

宣德蟋蟀罐

唐代人就开始养虫

到了宋代人们就非常喜欢斗虫

明代宫廷里也十分盛行

宣德皇帝沉溺于斗蟋蟀的故事流传很广

当时有这样的话

“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曾经有传说

宣德时期有过拿骏马换虫的事

划重点:所谓“永宣不分”,其实还是有这些区别的!

永宣(永乐宣德)时期创烧了许多新品种,比如永乐的甜白,宣德年间创烧的黄釉、蓝釉、红釉,都是非常有影响的品种。永宣时期的瓷器,造型方面有很多创新。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国和外国的交流增加,带进了一些北非、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器物,如僧帽壶等,纹饰方面也出现了阿拉伯国家特色的纹样。永乐瓷器胎较薄,釉面简洁;宣德的胎较厚,纹饰更为繁复。

想了解更多关于艺术品收藏相关知识。请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