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及其类方之探究

 瑞雪春雨 2017-03-16
    【摘要】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被誉为经方之祖、群方之魁。《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桂枝汤及其类方颇多,广泛应用于诸多外感及内伤疾病中。以下即为本人对桂枝汤及其类方的简要探究。
中国论文网 http://www./6/view-5359928.htm
  【关键词】桂枝汤;类方;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7.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48-01
  柯琴谓桂枝汤曰:“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当用此解肌。”可见其名不虚传,寓意深奥,为后世受用无穷。
  1 桂枝汤组成、方义及功用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驱除在表之邪。芍药为臣,益阴敛营,固护外泄之营阴。桂芍等量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意在补中益气,且可滋脾生津。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
  桂枝汤收录于中医教材《方剂学》中的解表剂,其功用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综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杰出医家的临床经验,桂枝汤的功能及临床应用极为广泛。①祛邪。在外感风寒时,针对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既可祛邪,又可调正,然其祛邪之用亦是建立在调和的基础上,因桂枝汤发汗之力甚微,故服药后需“啜热稀粥”,并“温覆”,以助其调合营卫。营卫既合,邪不能容,微汗而解。如《汤液本草》所云:“用桂枝发其汗,此乃调合营气则卫气自和,气无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开凑发其汗也。”②调和营卫。营卫属于阴阳范畴,具有阴阳属性,营属阴,卫属阳。《内经》中阐述阴阳的关系时谈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同时谈到:“阳强不密,阴气乃绝”。桂枝汤证又叫做卫强营弱证,“卫强”并非卫气强盛,实为卫气浮散、浮亢,故卫气失职,不能顾护体表,而导致营阴外泄,营卫不和。桂枝汤中桂枝助阳益卫而护阴,芍药益阴固营而收敛浮越之阳,使之合和。③调理肺胃。风寒症候,伤及肺卫,影响肺气宣降,所谓“出入废则升降息”,故可引起胃气升降失和,胃气上逆,可表现出干呕等症。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外调出入,内和升降而表解呕止。
  2桂枝汤类方探究
  仲景先师组方结构严谨,选药精炼,用药灵活化裁,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中,由桂枝汤加减变化的类方有20余首之多,其功效各异,涉证广泛,应用有效。现就《伤寒论》中重点类方进行阐述。
  2.1 桂枝加葛根汤 见《伤寒论》第14条,由桂枝汤加葛根四两,桂枝、白芍各减一两。方中葛根甘平升津舒筋,为君药。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即太阳中风经气不利证。
  2.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见《伤寒论》第18条,由桂枝汤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方中保留桂枝汤原方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另加厚朴、杏仁以降气平喘。适用于“喘家”,主治太阳中风兼痰饮郁肺证。
  2.3 桂枝加附子汤 见《伤寒论》第20条,保留桂枝汤原方,加炮附子一枚以回阳救逆,治疗“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即太阳病发汗后阳虚不固,汗漏不止证。
  2.4 桂枝加桂汤 见《伤寒论》第117条,由桂枝汤复加二两桂枝。增加桂枝用量以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主治肾寒气逆奔豚证,即时发时止的“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2.5 桂枝加芍药汤 见《伤寒论》第279条,由桂枝汤复加芍药三两为六两。加大芍药用量以缓急止痛,主治“腹满时痛”之脾伤气滞络阻证。
  2.6 桂枝加大黄汤 见于《伤寒论》第279条,由桂枝汤加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与桂枝加芍药汤相比,加大黄二两,活血化瘀,用于“大实痛”,即气血瘀滞较甚者。
  2.7 小建中汤 见《伤寒论》第102条,由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一升。方中饴糖温中健脾为主药,倍用芍药为辅药,共奏甘温补中,苦平益阴之功,主治脾虚心悸腹痛证。
  2.8 桂枝新加汤 见《伤寒论》第62条,由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组方重用生姜以宣通阳气,芍药和营养血,再加人参三两补益气阴,诸药合用以调营卫,益气血,除身痛。
  2.9 桂枝甘草汤 见《伤寒论》第64条,由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合方补益心阳,用于治疗发汗太过,损伤心阳之心阳虚悸证。
  2.10 桂枝去芍药汤 见《伤寒论》第21条,由桂枝汤去芍药。治疗“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去芍药恐其敛邪不散,桂枝伍生姜解肌祛风,宣通胸阳,其病自愈。
  2.1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见《伤寒论》第22条,即桂枝去芍药汤加炮附子一枚,用于“微寒者”,即过下后脉微恶寒胸阳不足者。
  2.1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见《伤寒论》第28条,由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茯术相合健脾利水,用于治疗太阳经输不利之“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2.13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见《伤寒论》第118条,由桂枝一两、炙甘草、龙骨、牡蛎各二两组成。合方共奏补益心阳,潜镇安神之功,用于治疗心阳虚损之烦躁不安证。
  2.14 桂枝救逆汤 见《伤寒论》第112条,由桂枝汤中去芍药,加蜀漆三两、牡蛎五两、龙骨四两。功可补益心阳,镇静安神,用于治疗“惊狂,卧起不安”之心阳虚惊狂证。
  2.15 苓桂术甘汤 见《伤寒论》第67条,由桂枝三两加茯苓四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症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本方运用广泛,西医多种病症属脾虚饮停者,用之皆有效。
  2.1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见《伤寒论》第65条,由桂枝四两,茯苓半斤,甘草三两,大枣十五枚。以甘澜水煎,治疗“脐下悸,欲作奔豚”之肾虚水气上冲证。
  2.17 桂枝人参汤 见《伤寒论》163条,由桂枝、人参、干姜、白术各三两组成。合方温里解表,益气健脾,表里双解。用于“利下不止,心下皮痞硬,表里不解者”。
  综上所述,桂枝汤组方精炼合理,应用广泛 ,疗效喜人。正如徐彬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金匮要略论注》)。掌握桂枝汤,定能在临床工作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飞滕.仲景运用桂枝汤浅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1,(01):9-10.
  [2]柴瑞震.《伤寒论》桂枝汤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6):560-561.
  [3] 冷治文.治则治法在桂枝汤类方中的应用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56-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