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宫鸿杰 2017-03-16

实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预防和控制,预先对可能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途径、危害程序及可能涉及的范围等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职业病,降低危害程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枣庄市卫生管理部门有关条文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案。

1.企业基本情况

2.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分布

2.1CO装置及罐区,CO的浓度越高,毒性越强,越会引起爆炸、着火、中毒等事故。一氧化碳为窒息性气体,当大量泄漏的时候,会使周围工作人员中毒,吸入的量越多,中毒越深,严重时会至人死亡。当浓度较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一旦遇明火容易引起着火、爆炸。容易产生的职业病为一氧化碳中毒。

2.2甲醇装置及罐区,甲醇车间具有工艺流程复苏、易燃、易爆、有毒及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特点。主要产品为甲醇。上述物质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易引起氧化碳、硫化氢中毒。

3.危险概述及预防急救措施

3.1一氧化碳:

3.1.1理化性质:

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为28.01,熔点为-207℃,沸点为-190℃对空气的比重为0.967,自然点608.89℃,爆炸极限为12.5%74.2%

3.2毒害性

人体各部组织都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氧气又依靠人体内血红蛋白(Hb)来输送,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02),当CO进入人体后,很快与Hb结合,便把氧气从人体中排出来,形成不易分解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当碳氧血红蛋白达到一定量(约50%)时,呈现血液缺氧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缺氧,发生中毒现象。其原理是:COHb的亲和力比氧和血红蛋白大200-300倍,而HbCO的离解度又比血红蛋白小3600倍。

3.3现场急救

3.3.1将中毒者迅速移离中毒现场至上风口,解开衣领,注意保温,可给予氧气吸入,及时症治疗。

3.3.2发现有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

3.4安全措施

3.4.1严防设备、管道、阀门泄漏,水封密封良好。

3.4.2保持生产岗位通风良好。

3.4.3生产、生活用汽必须分开。

3.4.4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品。

3.4.5禁止工作区吸烟。

3.4.6气柜进口水封的密闭性要定期检验,有专人检查。

3.4.7严格控制氧含量。气柜内所存气体的氧含量要低于0.3%

3.2硫化氢H2S

危化特性

H2S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味,可燃性剧毒气体。

熔点:-85.6℃,沸点:-60.75℃。爆炸极限:4.3045.50%

中毒症状

空气中混有1/100000就能被察觉到,达到1/2000就会引起中毒,浓度大时的味反不如浓度小的时候显著,甚至无味。

救护方法

迅速脱离现场,立即给氧,如有条件,对中、重中毒者可采用高压氧治疗。眼部损害可对症治疗。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等对症及支持疗法。

4.潜在危险评估

4.1甲醇车间硫回收装置故障状态下易发生泄漏事故,一旦发生事泄漏故,势必给周边人员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4.2CO车间及罐区,储罐容量大、体积大,周围是生产装置,重大危险是泄漏、雷击和静电着火、爆炸,一旦发生事故,势必给周边生产装置和人员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5.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工厂配备各种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面罩、冲洗设施、各种呼吸器防毒面具,消防栓、各种灭火器、沙土。

6.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6.1公司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统一领导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担任,成员由调度室、安全监察部、党群工作部、综合部、治安办公室、甲醇生产准备部、工程部、人力资源部、计财部、供应部、营销部、机电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成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2)。指挥部主要职责是:

6.1.1组织领导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6.1.2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部署有关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发生的情况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和隔离措施。

6.1.3在全公司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种救援物资、设备、人员。

6.1.4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设施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疏散工作。

6.1.5做好稳定公司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家属安抚工作。

6.1.6依据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大小,本预案将生产安全事故分成三级,分别为一级应急事故(预警应急事故)、二级应急事故(现场应急事故)、三级应急事故(全体应急事故),因此将应急救援工作分成一级应急、二级应急和三级应急。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的影响立即成立相应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全面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分级处置的原则,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采用以下两种模式:

一、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1、应急人员组成

指挥:值班公司领导

组成人员:工艺、电气、仪表及设备工程师、调度室、安监部、甲醇生产准备部、机电部、工程部、综合部的值班人员;各车间的相关领导。

2、职责

全面负责一级应急事故现场的火灾扑救、堵漏、设备维修、泄漏物收集和处理、洗消等应急处置工作。

二、二级和三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1、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安监部部长、消防队长工程部、计划财务部、营销部、供应部、人资部、综合协调部、党群工作部及相关生产部门的负责人。

现场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2、指挥部职责:

①执行国家有关应急救援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②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实施和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

③分析灾情、确定事故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组织和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④负责对厂级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指挥命令、向上级部门汇报和地方政府通报事故情况并发出救援请求;

⑤负责审查应急救援工作的新闻报道,组织新闻发布会;

⑥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6.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要负责传达指挥部领导指示,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订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发生时,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有关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料。办公室主任由公司分管安全的领导兼任,副主任由调度室主任担任(成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3)。

6.3指挥部下设六个专业组

6.3.1警戒保卫组:由综合部、治安办公室奔头,负责危险区域划定和隔离、事故现场警戒保卫、人员疏散、维持交通和治安秩序。

6.3.2抢险救灾组:由工程部牵头,公司各部门配合,有关质量、安全专家(见附件4)参加,主要负责抢险工程车辆和机具的准备、抢险、救援和现场处置。

6.3.3医疗救护和现场洗消组:由综合部牵头,负责组织医疗队伍和洗消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现场的防疫工作和洗消工作。

6.3.4后勤保障组:由综合部牵头,负责抢险物资、装备、药品的供应、事故调查组的接待服务和抢险人员的食宿等。

6.3.5善后工作组:由人力资源部和综合部牵头,负责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工作。

6.3.6新闻组:由综合部牵头负责对外发布消息,接待新闻媒体记录,使外界及时了解事故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和善后处理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根据救援进度,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好新闻报道,鼓励动员员工参与救援及时平息事故谣传和误传,安定民心。

7.应急救援体系及演练

7.1应急救援体系

7.1.1以事故所在现场所在单位为主要救援力量。

7.1.2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为事故应急救援的后备队伍(见附件5)。

7.1.3其它临时抢险队伍由综合部协调组织,如请求当地驻军、医院、消防、武警支援等。

7.2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

堵漏工具、橡胶锤、铀锤、检漏仪、发电照明车、消防车、救护车、挖掘机、吊车、推土机等应急救援设备和建筑施工机械由工程部、供应部、综合部、安监部负责。

7.3应急救援演练

由调度室和两生产准备部结合日常工作自行组织实施。演练内容包括熟悉掌握各重大危险源所在位置、理化性能、危险特性、毒害性、现场救护、个体防护以及容器内介质特性,安全拆除和清理现场的方式方法,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等。各专业抢险队伍的日常训练由各单位自行安排,原则上每季度演练一次。

8.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由综合协调部负责疏散与应急救援行动无关的人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安全疏散地点的原则是处于事故现场侧上风方向,且不受燃烧、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扩散影响的安全区域。

8.1应急疏散指挥

8.1.1疏散指挥人员首先应确定在此事故中疏散的方向,然后,按照疏散示意图标识的路线疏散人员;

8.1.2如果可能威胁周边地域时,指挥部应和木石镇政府相关部门联系,请求督导地方人员的疏散;

8.1.3确保无关人员全部疏散后,疏散指挥人员应向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告隔离区疏散情况并坚守现场。

8.2应急疏散标志

8.2.1事故状态下的照明问题

因事故停电时应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

8.2.2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指示标志一般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在黑暗中发生醒目光亮,便于识别。

8.2.3应急疏散出口

应急疏散出口应设置明显标志,提供充足的照明设施,使每个相关者都应熟悉其位置及保证畅通无阻。

8.3疏散形式

8.3.1口头引导疏散;

8.3.2广播引导疏散;

8.3.3强行疏导疏散。

8.4疏散注意事项

8.4.1注意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8.4.2应向上风方向转移;

8.4.3按照疏散指挥人员的指令,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8.4.4严禁在底洼处滞留;

8.4.5查清是否有人滞留于危险区。

9.医疗救护

医院名称:

联系电话:

位  置:

基本情况:

9.1受伤人员救治原则

9.1.1受伤人员安置和分类救治原则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受伤人员的致伤原因、毒物性质和毒程度等情况,将受伤人员进行合理分类,对中毒较重、身体状况较差的受伤人员优先进行抢救和解毒治疗。

9.1.2医院救护注意事项

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和规模,由事故单位决定是否通知专职医疗救护队来人进行现场救护,也可由气防或其他现场人员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现场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受伤、中毒人员情况也可求薛城区及枣庄市的医疗机构,获得其医疗救援力量的支持。

9.2现场急救一般原则

9.2.1现场急救一般原则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带防护器材迅速进入现场危险区,沿逆风方向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急救。如:用清水冲洗患者患处、涂抹药物进行简单处理、吸氧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等。

9.2.2化学中毒现场救治方法

9.2.2.1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9.2.2.2眼睛接触有毒物质后,立即用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并翻开眼睑,转动眼球;

9.2.2.3皮肤救护,要用流动的温水或自来水冲洗被污染部位。剪掉灼伤处皮肤粘连的衣服,用消毒纱布包裹后送医院;

9.2.2.4摄入有毒有害物质,根据具体有毒物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摄入氨应立即饮入适量温水,以稀释氨气促其自然呕吐,忌用催吐剂。亦可口服大量的蛋清或豆浆等,以保护胃肠粘膜。

9.2.3几种常用的现场救治方法

几种常用的现场救治方法为:

9.2.3.1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

口对口吹气法是目前最好的人工呼吸法,其原理是直接将气吹入病人的口(或鼻),造成病人的吸气,然后停止吹气,其胸部缩小,肺部也随之缩小,产生呼气。

准备:将呼吸停止的伤员放置于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并将口、鼻内的痰涕清除干净,放松衣领、腰带等。取仰卧位,头部尽量后仰,下颚抬起,使呼吸道畅通。

方法: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对紧伤员之嘴吹入,同时紧捏伤员之鼻孔,吹完后,嘴离开,捏鼻之手随即放开。吹气速度:每分钟1215次。

9.2.3.2心脏挤压

心脏挤压用于心脏停止跳动后的伤员抢救,使其心跳恢复。

判断心脏是否跳动的方法:摸手腕处的“脉搏”挠动脉的跳动或颈部的颈动脉的跳动。如无跳动,则心跳停止。

准备工作:伤员仰卧于硬板或地上,救护人员站其左侧。挤压部位是胸1/2处:“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救护人员手掌之中指对准其颈下凹陷处,平放正中于胸部,手掌底部即掌握处,正相当于胸骨下1/2处或病人两乳头连接正中处之相应位置。

双手挤压:对成年人伤员用双手挤压法。即将一手放于准备位置后,另一只手重叠压上,凭借救护人员的体重力量,传至臂、手掌,用力适度,有节奏带冲击性地挤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

单手挤压:对儿童伤病员采用单手挤压法。即将一手放于准备位置后,用节奏带冲击性的挤压。

每次挤压后:随即放松,使胸部复位,心脏舒张,挤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挤压速度:每分钟60次,儿童可略快。

伤员的观察:有效的心脏挤压,在其颈部动脉处,可摸到搏动,进行较长时间挤压,如有效,可见其面色转为红润。严禁挤压左胸部,不但无效,且将肋骨压断,造成损伤。挤压部位不能过低,以免食物从胃中挤出,逆流进入食管,引起呼吸道梗塞。

9.2.3.3心肺复苏法的综合使用

口对口吹气和心脏挤压在绝大多数场合下,这两种复苏方法是综合使用。吹进去的氧气,随着心脏的挤压,运到全身各处,一般每吹进一口气,作四次心脏挤压,有节奏地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现场只有一人抢救时,可先吹两口气,然后做八次心脏挤压,重复进行。医护人员到现场后,交医护人员处理。

10.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0.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上报调度室,调度室摸清事故情况后立即上报公司分管领导和公司总经理,并按程序上报。

10.2通讯联系:

***

10.3事故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10.3.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

10.3.2伤亡人数;

10.3.3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简要经过;

10.3.4已经采取的求助措施和求助要求;

10.3.5事故报告单位、人员、通讯方法。

10.4主管安全的公司领导、调度室、安全监察部、综合部、治安办公室、工程部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搞好现场保护,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因排除险情、抢救伤员和财产,确需移动现场物品,需做出标记和详细记录,并拍照录象,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现场、保留痕迹和物证。

11.事故应急救援

11.1调度室接报后,应立即报告总指挥,由总指挥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指挥部成员应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事故抢险救援的需要,指挥部可调用有关救援队伍参与应急救援。

11.2事故救援措施

11.2.1抢救受害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清理事故现场,搜寻、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11.2.2监控潜在的险情并及时消除。对发生在危险品密集区的事故,应尽快拿出隔离方案并实施隔离,减少事故损失。

11.2.3指挥和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员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和互救工作,并迅速撤离出危险区域。

11.2.4及时切断现场电力和燃气,防止引发火灾和爆炸。对可能造成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危害的物品,应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并由卫生等部门监测、处置。

11.3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应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由指挥部作出撤离现场、结束救援工作的决定。

12.应急救援条件保障

12.1器材保障

12.1.1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由各中控室负责保管、定期检查和保养,使其始终处于备用状态;

12.1.2由各部门安全员负责向所属部门员工培训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并定期检查防护器材和救援器材的状态。

12.2经费保障

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由安全监察部申请,公司总经理审批,由计划财务审计部专项划拨。

12.3应急救援队人员保障

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落实专业救援队员、事故应急组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

12.4制度保障

本公司各部门已制定相应的职业病管理制度以及各装置和各岗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应急救援体系各个环节运行时应按照以下制度严格执行:

成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委员会;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考核规定;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强酸强碱灼伤安全管理规定;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细则;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防火防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事故汇报分析处理制度;安全责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

13.培训计划

13.1预案培训和宣传

13.1.1各装置操作人员

针对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系统培训各岗位操作人员,发生各级事故时报警、紧急处置、逃生、个体防护、急救、紧急疏散等程序的基本要求。

采取的方式:课堂教学、综合讨论、现场讲解等。

培训时间:每季度不少于2小时。

13.1.2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对本公司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队员进行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内容主要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完成的抢险、救援、灭火、防护、抢救伤员等。

采取的方式:课堂教学、综合讨论、现场讲解、模拟事故发生等。

培训时间:每月不少于2小时。

13.1.3应急指挥机构

邀请应急救援专家,就各关键装置和罐区生产安全事故的指挥、决策、各部门配合等内容进行培训。

采取的方式:综合讨论、专家讲座等。

培训时间:每年12次。

13.1.4周边群众的宣传

针对疏散、个体防护等内容,向周边群众进行宣传,使事故波及到的区域都能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应该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有全面了解。

采取的方式:口头宣传、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等。

时间:每年不少于2次。

14.演练

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每12个月至少组织一次模拟演练,把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变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应急救援队伍。

14.1演练目的

进行预案演练的目的主要为:

14.1.1验证预案的可行性、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及提高救援队伍的实际救援能力;

14.1.2演练可以检验应急指挥部的应急能力,包括组织指挥能力、对专业抢险及专业救护的指挥能力、对群众应急响应的指挥能力;

14.1.3检查各抢险组响应可能发生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适应性,各抢险队之间相互支援协调的能力;

14.1.4使参加演练的所有成员能够全面提高应急抢险技术、救护技术及自救能力;

14.1.5从演练中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改进预案。

15 预案管理

本预案在公司总经理的指导下,由生产调度室组织演练,并做好演练评审记录;由安全监察部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和部分更新工作,记录在本预案的更新记录中,每二年对本预案进行一次全面修订。更新和修订内容包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设置、培训和演练情况、与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沟通,本预案与山东省、枣庄市政府、滕州市政府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套情况。每一个季度对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救援专业队成员、专家组成员、外部单位联系电话等进行审查和重新核对,并及时进行更新。具体根据以下内容进行:

1、培训和演练的书面评价;

2、应急组织和事故处置程序中关键技术装备、人员组成、处置方法的变动;

3、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联系方式的变动;

4、相关支持机构的能力或功能的变动;

5、国家或地方政府法规的变化;

6、本厂各危险目标及其危险性的变化;

7、来自其他组织、地方政府或国家相关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的建议;

8、生产工艺和操作状态的变化;

9、应急救援相关器材和装备的变化;

10、应急救援技术条件的变化。

16 预案分级启动条件

16.1事故分级

根据事故的影响、危害性和需要投入的应急救援力量,把生产安全事故分成三级,分别为一级应急事故(预警应急事故)、二级应急事故(现场应急事故)、三级应急事故(全体应急事故)。据此,将应急救援工作分成一级应急、二级应急和三级应急。

16.1.1预警应急(一级应急)

预警应急为可控制的异常事件或者为容易控制的突发事件。现场操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应急救援培训即可完成事故现场的所有应急处置。

所发生的事故类型一般为:

①发生小范围中毒事故,当事人感觉不适并且出现人员昏迷,经过休息或现场急救措施处理后,可以快速恢复正常;

②管线、装车站、甲醇及阀门、法兰等发生可燃物质轻微泄漏;

③罐、槽、塔、泵、阀门、管道、法兰等因质量不好或安装不当而发生轻微泄漏;

④原料煤出现小范围自燃,未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⑤窒息性气体(氮气、氩气等)泄漏;

⑥非关键装置发生停电、停水、停汽、停风事件,但是未引起燃烧、爆炸、有毒物质泄漏扩散等职业病危害事故;

⑦含油污水处理池发生小范围火灾,未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⑧空气压缩机等大机组和设备发生故障;

⑨生产装置的稳高压系统出现故障;

⑩其他需要进行预警应急处置的事故(事件)。

16.1.2现场应急(二级应急)

生产装置区发生较大规模的有毒物质泄漏事故,但事故影响和危害性尚未超越本项目的边界,动用本公司的专职和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即可有效处理的生产安全事故,本公司所有应急救援力量进入现场应急状态。

所发生的事故类型一般为:

①发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醇等有毒物质泄漏,但有毒气体的影响范围未超出本项目厂区边界;

②生产装置中的合成气、CO、氢气、甲醇等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并发生较大范围的火灾;

③发生电气火灾,影响关键装置的运转;

④发生全局性的停电、停水、停汽(气)等突发事件;并间接引发一定程度的有毒物质泄漏、火灾事故;

⑤原料煤燃烧,并危及周围的气化、锅炉等关键装置;

⑥气化装置或甲醇合成塔发生失控反应;

⑦精馏塔超温、超压造成塔身破裂、泄漏或火灾、爆炸等事故;

⑧甲醇、一氧化碳储罐发生大规模泄漏;

⑨其他需要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事故或事件。

16.1.3全体应急(三级应急)

灾害性生产安全事故影响和危害已经超出企业边界,需要当地政府等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提供援助,或发生重大区域性自然灾害事件,本公司应急救援力量需要紧密配合当地政府,完成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所发生的事故类型一般为:

①甲醇、柴油储罐由于冒顶发生失控性泄漏,有毒的甲醇影响了周围社区;

②关键装置或甲醇、柴油储罐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

③由于发生失控反应或爆炸导致大量合成气、CO、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外泄;

④其他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支援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16.2应急救援级别确定和预案启动条件

16.2.1发生人员中毒、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后,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危害性及事故造成的影响或其潜在危害性,由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分级原则、事故影响及本公司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情况,决定应急救援的级别及应急救援力量分配,分别启动不同级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