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东北二人转这么污3

 钟家台 2017-03-16

为什么东北二人转这么污3

另外,二人转艺人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来自于演出时的赏钱。点戏结束后,戏班中会有人在观众席间讨要赏钱。赏钱,顾名思义,演的好了观众就给,唱得让人扫兴自然就不给。所以往往在唱苦情戏,演员在台上边哭边唱,甚至面对观众下跪等表现演员“演技”时,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

   201423,吉林省吉林市,二人转演员表演口吞火吸引观众

  所以二人转是一种高度以观众为中心的戏曲。二人转艺人想要拿钱,就必须投观众所好,观众的兴趣永远是第一的。所以传统上所谓“见啥人说啥话,观众得意啥来啥。”

  二人转演出的观众都是谁?元杂剧的兴起源自瓦舍勾栏这样的城市环境,中原农村地方戏也常常有固定的戏台来进行演出。但是二人转戏班在1949年以前基本属于流浪状态,哪里有生计就去哪里演。他们辗转于各种场所,唱局子、唱烟市、唱铁道线、唱营房、唱胡子窝等。这些地方的观众大多是车老板、毒贩、赌徒、养护工、兵痞、土匪等。

  由此可见,二人转的观众大多是底层民众,并且以男性为主;看二人转想来也不是为了追求审美情趣,而是为了单纯消遣找乐子。他们对二人转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一个“浪”字。东北民间就有“看二人转不浪,不如回家睡凉炕”之说。而民国时期很多二人转艺人也因“浪”而出名:比如被称作“江北三浪”的艺人崔盛金、胡景歧、王德臣等。

2011430,辽宁沈阳,市民在二人转表演面前驻足

  这里的浪不仅意味着演出形式多样、能让人开心,能够带来狂欢化的效果;更要求二人转要有些脏口粉词或者反传统的黄暴内容,以疏解或者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屯中不养汉,去找蹦子劝,蹦子劝不好,再把影戏找”。

  二人转的复兴

1945年,延安向东北派遣了一批“文艺大军”:东北文艺工作团。

这个工作团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组成。这些人经历了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后,不论是思想状态还是文艺创作都打上了高度的意识形态色彩。

二人转首当其冲,成了延安第一个改造的对象。国共内战期间,文艺工作团在东北地区将二人转与陕北秧歌结合,编出了延安式的“新秧歌剧”。这些新秧歌剧的内容大多与农民诉苦和翻身有关。有研究认为,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农民形成“阶级觉悟”,以便在东北顺利地推行土改运动。

2016217,秧歌队员在吉林市街头表演东北大秧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