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一)

 tuzididie 2017-03-16

职业伦理也称“职业道德”,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广义的职业伦理指研究人们在职业活动领域中的一切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学科,狭义的职业伦理指研究各行各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学科(如商业伦理、律师伦理、军人伦理学等)。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心理咨询师有机会了解来访者的隐私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所以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试从西医、中医的角度说明职业伦理对从业人员的高要求,并推荐APA心理学工作者一般原则(2010版)供心理学爱好者参考。

一、希波克拉底誓言

希波克拉底出生在医生世家,他提出了四体液(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汁(yellow bile)和黑胆汁(black bile))论。但希波克拉底最为让人纪念的不是他的医学造诣,而是他留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希波克拉底誓言》总共只有五百多个字,但影响深远。几乎所有学医学的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可以说医学界的人没有不知道希波克拉底和《希波克拉底誓言》。

二、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三、APA心理学工作者一般原则(2010版)

一般原则是对心理学工作者的期望,目的是指导和鼓励心理学工作者达到专业的最髙伦理理想。
(一)善行和无伤害原则。心理学工作者应努力为其服务对象带来好处,避免造成伤害。不仅要维护与其有专业关系及受其影响的人的权利和福祉,同时也要维护实验对象的利益。当其各种责任存在冲突时,他们要以负责任的方式解决这些冲突,避免或尽可能让伤害最小化。由于心理学工作者的判断与行为会对其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小心谨慎,避免他人滥用自己的影响力。此外,心理学工作者还需注意自己身心健康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诚信和负责任原则。心理学工作者需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意识到自身对社会及服务对象的专业和科研责任。心理学工作者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避免对他人产生剥削和伤害。心理学工作者应与其他专业人员或机构合作,尽可能为他们的服务对象争取展大的利益。应关注自己的同事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专业伦理,还需做好在没有或很少报酬的情况下贡献自己时间的准备。
(三)正直原则。心理学工作者在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时,应认真、诚实和守信,不得剽窃、欺骗、欺诈、推托、抑或是故意歪曲事实。心理学工作者要信守承诺,避免做出不明智或不清楚的承诺。如果出于保障最大利益、最小化伤害的目的而欺骗对方,也须慎重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能的后果。
(四)公正原则。心理学工作者在工作和服务过程中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五)对权利和尊严的尊重原则。心理学工作者应尊重每个人的自尊、价值、个人的隐私权、保密权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对由于自身问题而不能自主决定的服务对象给予特别关照,保护他们的权利和福祉。心理学工作者对文化、角色和个体差异要有充分的觉察和尊重,尽力避免自己因以上因素产生偏见或影响工作。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基于求助者福祉出发,心理学工作者应不断积累有关人类行为的科学和专业知识,促进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更好理解,用自己的知识改善个人、组织和社会环境。


  欢迎心理爱好者加入这个温馨的大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