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最保命的部件,你用对了吗?

 yxp2892 2017-03-16

大部分买车人都会考虑安全性,可安全性并不仅仅是通过碰撞测试来决定的。其安全性分为两大部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是在发生事故之前去避免出事故。当主动安全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被动安全才开始保护你将伤害降到最小。

今天就来说说主动安全里最最重要的东西刹车系统,当任何紧急情况制动都是最为简单暴力的解决手段。而影响刹车系统效率的则分为几个大方面:刹车片、刹车盘、分泵、刹车油以及轮胎。

而其中对刹车影响最为明显的要属于刹车片了,他的摩擦力直接影响着刹车距离。那么该如何选择刹车片呢?通常情况下排除高性能车意外大部分都会使用静音低粉尘的材料作为刹车。但保证了静音性的同时会因为刹车片材质较软等原因造成并不太适应高温,在250度左右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热衰退现象。

热衰退现象通常出现的时候会伴随着脚感变软,刹车距离增长,制动无力,踩踏行程偏长。当出现上述这几种情况后则一定会是热衰退。

而克服热衰退最好的办法就是降温,但最快最为有效的水冷降温是最最不可取的。刹车盘一般都采用钢材质制作,在高温的情况遇水会出现“淬火”现象,就以刹车盘这个小体格来说是无法体验冰火两重天的快感了。所以最有效的刹车降温方式就是通风,刹车盘中间的导槽会随着高速转动产生吸入空气的效果从而达到降温。

但如果刹车片与刹车盘中间摩擦力度过大的话,那么影响刹车距离的就属于轮胎了。比如我新换的刹车盘片,在开好盘后进行100-0的测试,因为新盘片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刚刚踩下去的时候就能感觉前轮瞬间抱死,随后就是长时间的ABS介入。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会直接影响制动距离,必须各个部件通力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而刹车盘则是负责与刹车片摩擦的物件,如果是正常马路代步行驶的话,刹车盘是完全不用更换的。但如果激烈驾驶甚至是赛道日的话,普通刹车盘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同样也会导致淬火,造成盘的刚性下降甚至盘表面出现深沟。这个时候就需要换更加“持久”的刹车盘来应付如此“暴力”的刹车片。

刹车盘的种类相对较多。如实心盘、通风盘、划线盘和打孔划线盘,大部分民用车采用的都是普通的通风盘。划线盘以及打孔划线盘一般出现在性能车上,目的是提高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的摩擦力和散热能力。而在制造方式上则分为普通钢材质和热处理钢材质。经过热处理过后的刹车盘在耐高温和硬度上都要明显好于普通钢材质刹车盘,是赛道日升级的好选择。

说完了刹车盘片与轮胎,下面就是分泵了。分泵的全名叫刹车分泵,圈里人一般称作为鲍鱼(正经脸)或刹车卡钳。当你踩下刹车时候刹车油会推动分泵将盘片加紧以到达减速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的民用车都是单活塞结构。而升级的话则会有四活塞以及六活塞。多活塞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刹车力度的增加,还有一点是脚感的线性程度,比如轻踩刹车用其中相对较小的活塞,如果重踩则所有活塞都工作。但如果刹车力度过大则会导致特别悲剧的情况发生,比如坐在副驾的妹子会一个大嘴巴扇过来,会不会开车!!

一般对于民用领域甚至是赛道日驾驶的话原车自带的分泵是完全能够胜任的。毕竟多活塞分泵还要涉及使用后保养等,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至于如何判断刹车盘片是否需要更换的情况则有两种方法。一般情况下都是4万公里左右更滑刹车片,而到了6万公里则需要更换刹车盘。但如果激烈驾驶的话那么就需要肉眼辨别刹车片的厚度以及刹车盘的磨损情况。刹车片比较容易分辨,刹车盘则需要观察最外侧边缘如果已经高于内侧摩擦表面那么就需要更换刹车盘了。

刹车油的作用并不是一般油脂的润滑效果,而是作为力度的传输以及辅助降温的作用。大部分民用车都是用的DOT4的油,而运动型车则会使用5.1。为什么中间多了1.1呢?主要是DOT5具有超高的腐蚀性,但耐热性很好所以一般均为赛车使用。

如果刹车温度上来后也会影响刹车油的温度。作为液体均有沸点,一般刹车油的沸点在240°左右,但由于并非直接接触热源,所以温度上升的较慢罢了。但如果如果温度过高,刹车油就会“出汗”产生气体,相比于刹车油不可压缩来说,气体则可以压缩。此时你再踩刹车话感觉就像捏气球一样,脚感特别“棒”!

总结下来如果当你觉得刹车脚感偏软或者制动距离过长的话可以考虑换民用级别的刹车片便可提高刹车距离以及脚感。而会有一定程度的激烈驾驶或者频繁的山路路况那么可以升级更加硬一些的刹车片可以提高其耐高温程度,但随之会带来较多的刹车粉尘以及刹车时的噪音。

如果将在赛道日上使用的话那么升级刹车片与刹车盘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发挥出其最大的性能。最后说一句真理:适度更换,否则家里人会怀疑你吸毒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