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词人柳永和他的词

 杏坛归客 2017-03-16
                             南风

                                                                                                                                                                 





诗评文章


        北宋词人柳永和他的词


       今日和大家分享一位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并从他的代表作中学习填词谋篇布局的技巧。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家族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对北宋词坛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艺术。与柳永同时代的词人,如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他们基本创作小令,因此柳永对慢词的发展,其开创性是他们中最强的,个人特色也是最强的。只有在慢词长调中,我们才能发掘词人创作中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



       这首词的主旨是思念家乡。上篇明显的特征是见景生情,先写眼前的大景色,通过一个“对”字领出全词。“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在词人对面的是清秋雨后、萧瑟空旷的江边景象,此处聊聊数笔,勾勒江天轮廓。接下来“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进一步具体写景,苏轼更评价这句是“不减唐人高处”,有着盛唐的气象。一个“渐”字又领起后面霜风、关河,残照等一系列景物,点缀在前面的轮廓上,整个场景更加充实。前面都是词人客观景物的描写,“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此处开始,词人渐渐地融入了情感。到处花草凋谢,美好的事物都在慢慢停止。清秋时节这种世事无常是不可逆的,那什么是有常的呢?自然对比过渡,引出“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词人在这在世事无常,流水永恒的观察思考中,人生苦短的情感就表达的非常强烈。上篇到此处已由写景转向写情,接下来可以看词人是如何换头的。

        经过上片的铺垫,词人需要抒发自己的感想了。“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这样的换头意脉非常的连贯,没有与上片断层。词人望着这样一片萧瑟景象,自然不敢登高临远,因为一看到这样的景色就要想家,他的归思就开始收不住。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归思收不住,人又回不去,非常的无奈心情。他不得不自问自己:“我这么多年的来走过的地方,为什么就要离家乡这么远呢?”词人也是身不由己,他这么自问,令人更觉无奈。接下来词人用了一个对写法,“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词人自己回不了家,就写了想象。他想着,那思念自己的佳人,也肯定像现在的自己一样,站在妆楼上痴痴地凝望。不知道有多少回,佳人把天边的归舟误以为是自己回来了。此处非常的令人感概,不禁让人想起了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望江南》)。 “争知我, 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词人想象着思念自己的佳人在凝望等待自己,可她又怎么会知道自己此时,也正依靠着栏杆,凝望思念着她啊!在一幅壮阔的画面中,若如一对恋人隔海相望,这是一幅多么动人心弦的画卷。

      通过上面这首词的细入分析,可见柳永词叙事铺盘是非常复杂的。尤其在下片的结尾,想象时间空间的转换,就是柳永谋篇布局独特的表现。先写自己思念着对方,再想象假设对方思念着自己,最后假设推导出对方不知道自己竟然也在思念对方。所以,读懂词人章法的设计,需要我们细致入微地品读,慢慢地梳理。整首词有铺垫,有呼应,结构紧密,词人起起落落的情感非常流转自然,毫无生硬之处。

       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好的谋篇布局,章法的运用有助于填词,结构的自然浑成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也可以适当模仿古人的结构章法,有助于自己谋篇布局技巧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