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海峰 话说,从阿拉伯帝国的穆罕默德在622年于麦加传教开始,到西元700年,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阿拉伯帝国一直处于风光之中。国力和疆域都到达了鼎盛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超级大国。除了家门口的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由于有险可守没有拿下,帝国往西吞并伊拉克、叙利亚、北非、埃及,往东651年吞并波斯,与大唐属国接壤,一般的小国家听到阿拉伯帝国的名字,腿都发抖。然而,它却唯独惧怕大唐王朝,这又是为什么呢? 按理说,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早就对我大唐虎视眈眈了。而且,它的皇帝当时还许下了一句知名诺言,“谁先踏上中国本土,谁就做中国的总督!”只可惜,自从它自不量力发动了针对大唐王朝的战争以来,是打一仗败一仗,逐渐使得野心勃勃的阿拉伯帝国越来越觉得“想要到中国当总督的理想根本就是渺茫的。其中,最激烈的一次阿拉伯帝国与我大唐王朝的战斗发生在开元三年(西元715 年)的时候,那时候,吐蕃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第一王”然后,由他带兵直接攻打唐朝的属国——拔汗那国。而大唐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璟则率领数万大唐精兵,将吐蕃与阿拉伯帝国的联军,打的的是鬼哭狼嚎,顿时威振西域。 到了开元五年(西元717 年)的时候,一个新起的国家——突骑施(西突厥被唐帝国灭亡后在中亚重新崛起的一支突厥人)又再次联合吐蕃和(阿拉伯帝国)共同攻打大唐的安西四镇,结果是,三打一还又被大唐王朝再次打的哭爹叫娘。 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挫折使得阿拉伯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再也不敢入侵大唐王朝了。由此可见,我大唐王朝当时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言壮语,尤其是,大唐贞观年间,大唐帝国的部队更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吕海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