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一句俗话:老天不容刮大风。可你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吗?这里边有个故事。 明朝洪武年间,千山头山上有个车服祠。以后年深日久“车服祠”又改为“车服寺”。这个车服寺到了明初,和尚就增加到几百人。他们除化缘外,还种着很多地,栽着果木,生活很是富裕。 这个寺院的主持和官府有交情。和尚除化缘种地外,还习文练武。 千山头一带的老百姓,都不敢得罪这个寺的和尚。 据传说,车服寺的老和尚练成了铜头铁脑袋,小和尚能腾云驾雾,一飞就是几十里。当时流传着一句俗话:“车服寺的和尚不能惹。” 车服寺的和尚有官府做靠山,就敢胡作非为,欺压良民,玩弄美女。这个寺的和尚抢美女有条规矩,所抢的美女都是三十里以外的,兔子不吃窝边草嘛!这样一来,车服寺的和尚长期奸淫妇女,却一直没被外人发现。因他们与官府有联系,就是有的走漏点风声,官府也装不知道。 老和尚爱练武,就与当地一个武举人成了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块喝酒闲聊,互学武艺。可有一条,两人不管酒喝得多高兴,武练得多热,到太阳平西时武举就得回家,从不在祠里久留。原因是武举媳妇晚上从不让武举离开她的身边。 为什么呢?事出有因。有一天,来了一个小要饭的,从长相和穿戴看,不像个要饭的样。武举媳妇就把他叫到家里问明了原因,管了一顿饭,又送了一些钱。原来这个小要饭的也是个富豪家的少爷,离这里有四、五十里路。一天晚上,他在外喝了点酒,到了半夜才回到家。屋门没顶,他推门进屋一看,媳妇不见了。他急得大喊大叫,派人四处寻找也没找到。他就像走了魂似的东奔西跑,也没问出媳妇的下落。可钱花光了,这才要饭为生。后来,他听人说见一个秃头和尚架一个媳妇走了,又听说是车服寺的和尚作孽。他到附近村庄一问,都说车服寺和尚不能惹。也就不敢到车服寺去找,只好在附近村庄转悠。武举媳妇听了这些,吓得她晚上不敢让武举离开她。 这天下午,武举在山上练功觉得有点渴,就到车服寺找茶喝。 他是常客,小和尚也不拦挡。他进了禅房,见老和尚没在房里,就坐在靠中堂画的椅子上。桌上放着小笔筒,笔筒里还有个小锤,他好奇地拿出小锤照金钟上敲了三下。谁知钟声一响,中堂画“哗啦”一声掀开了。露出了几个年轻的女子,伸头一看,又缩回去了。原来这几个女子也是良家民女,在老和尚逼迫下不得不从。金钟的响声就是信号,她们听到钟声,都得出来陪老和尚喝酒作乐。 谁知出来一看不是老和尚,她们就慌忙回去了。 武举一看出来几个女子,一露头又缩回去了,不觉一愣,心中也就明白个八九分。他心里暗想:我必须马上离开这个是非地,否则这个“秃驴”是不会饶我的。真要打起来,我可不是他的对手。 老和尚正在后花园安排夜晚的酒席,因为他又抢来一个黄花闺女,正想着晚上的好事。他突然听到钟声,这才想起出来忘了锁门,禅房内一定进了人。他就什么也不顾了,拔腿就往禅房跑。正好和武举打了个照面,二人见了面,各人心中都打着锣鼓。老和尚怒气冲冲地看着武举,武举对老和尚说:“老师傅,不要生气。我不是有意的,我是想找茶喝,你不在,无意中敲响了金钟。杀砍存留随你的便。我想看在旧情面上,你不会让我当一个渴死鬼吧?” 老和尚说:“既然你能把话说明,我也不叫你当渴死鬼,请稍等。” 老和尚就叫小和尚去提茶,他章着宝剑看着武举。 不多会儿,小和尚就提来了一壶滚开的热茶。老和尚要给武举倒茶,武举说:“我已是该死的人了,怎么再劳师傅的大驾!我自斟自喝好了。”‘也罢!拿去喝吧。”武举接过茶壶说:“师傅,你身后那个小师傅,我怎么没见过?"老和尚不由回头一看,武举趁机把一壶开水泼到了老和尚的头上。老和尚被烫得捂着脸“嗷嗷” 直叫,呼喊小和尚捉拿武举。武举趁机窜出寺门,边走边对围过来的小和尚说:“你师傅今天真高兴,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跟我开玩笑。” 他自己装着跟没事儿人一样,出了大门骑上自己的马,飞一样地离开了车服寺。武举出车服寺后,就给家里捎了信。小和尚们起先还真觉着武举和师傅是闹着玩的,也没人拦挡,也没人去追,赶知道事实后,再追也来不及了。 老和尚没有逮住武举心里那个气,心想:这事是保不住了。他赶忙把大小和尚招呼在一起,一面商量准备打仗,一面派几个武艺高强的人,到武举家中抢武举的媳妇。他想把武举的媳妇弄到寺里让和尚们轮奸,好消消自己的心头火。谁知武举早有准备,和尚们扑了空。 老和尚派人没抢到武举的媳妇,心想:这个寺院反正呆不长了,对抢来的女子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就发发慈悲,让那些小和尚都开开斋吧。让大家都沾沾荤腥,好拼命打仗。这夜,车服寺灯火通明,大小和尚这下子可真开了斋。 他们瞎胡闹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早晨,还都楼着女人憨睡呢,车服寺就被官兵围住了。就听得喊声震天,大小和尚在梦中被喊声惊醒,摸起兵器就应战。你想,他们一夜胡来不曾合眼,打仗能有多大精力?武举呢,是死里逃生的人,当然是越战越勇。官兵见主帅那样卖力,个个也是越战越勇。打了有一个多时辰,前殿被攻破了,老和尚的眼又被武举用开水烫伤,也无法指挥小和尚了。小和尚们一看时机不妙,有的腾云驾雾逃走了,有的想跑没跑了,被打死了,有的被捉住了。老和尚没跑掉,被官兵们逮住了。武举得胜后,就开了地穴放出被抢来的民女,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家。她们当中有的觉着无脸回家见人,就送紫竹庵出家当了尼姑。 车服寺被平后,县官把前后情况写了呈文,让武举呈交充州鲁王府。鲁王看了呈文说:“这些和尚……罢了,回去酌情处理吧。” 武举回来,和乡绅们一商议,就按鲁王说的处理吧。就在山前一片平地挖了坑,把逮来的大小和尚一个个埋了,只让露出秃头。用牲口拉着耙地的耙来回几趟,把那些秃和尚都耙了。其实鲁王说“罢了”的意思是,这些和尚也真作到劲了,让武举回去后,叫这些和尚换换寺庙也就算了。当鲁王得知用耙把和尚耙了,也不能再说什么了,也就算了。 再说那些腾云驾雾逃跑的和尚,当时只觉得一股风把他们刮走了,还真以为是神灵保护着他们味。谁知当把他们刮到微山湖上时,风就停了下来,把他们一个个都掉到微山湖里去了。虽说他们没被耙耙,却在微山湖里喂了老鳌。 为了这,老百姓才说“老天不容刮大风”。这句俗话流传至今未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