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请看蒋长玲老师的声明——我为什么没有“优秀”的荣誉称号?

 昵称815848 2017-03-17

(我在教室窗外为蒋长玲老师抓拍的课堂瞬间)


虽然我多次而且反复声明“我很忙,没有时间回答各种‘请教’”;但每天的“请教”还是源源不断——这些老师难道没有看我的声明吗?许多问题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比如昨天一位老师问我:“李老师我小孩小学一年级,又被老师打手心了,我是坚决反对的,今天也只是因为一道题忘记写了,想和老师沟通下,怎么办好点?”你们说,我该怎么回答?当然,我可以很敷衍很“原则”地回几句,或者和他一起骂那个体罚孩子的老师,除此之外,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想,与其虚情假意地应付,不如不回。


由于提问者太多,我无力一一回答,但不理睬似乎又不妥,只好在这里再次声明,算是统一回复:我无力解答各种疑问,所有提问我一律不回(有点“绝情”,但我只能硬着心肠咬着牙这样说,否则我每天无法正常生活)。请理解,请原谅!

                                      

昨天我推送的《一个既不“先进”也不“优秀”的普通教师的幸福生活》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老师在向蒋长玲老师表达敬意的同时,还说要向她学习。但也有两位老师提出质疑:“既然蒋老师这么出色,怎么评不上优秀呢?这是不是学校管理的失误呢?”“如果说名额有限,那么每年都在评先进,怎么会一次都评不上呢?”(不是这两位老师的原话,但大意不会错)


读网上老师的文字,我常常感到不少老师思维非常简单,非白即黑,总是直线式的想问题,因此好多问题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因为这不是一两个老师的问题,我感觉还比较普遍,所以我今天就此多说几句吧!算是和这些老师推心置腹地交流。


关于职业心态,我曾经提出一个命题:“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也是我的一本书名)。这个命题没有否认“优秀”的重要——一个老师如果人格和专业不优秀,显然不是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但这里的“优秀”还有一个含义,就是特指各种评优选先的荣誉证书。本来,“优秀”应该名副其实,优秀者就应该评上荣誉称号且有证书,有证书的必然也优秀。但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二者并不统一。优秀的老师却不“优秀”——这里指的是没有证书。怎么办?和那个称号比起来,内心的幸福更值得追求。这就是所谓“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的含义。


即使我们排除了学校风气不好的因素,就算是在风气正常的学校,每次的评优选先也是有名额限制的,就算“每年都有”(其实未必如此),名额也不可能人人都有份,难道优秀也“轮流坐庄”?有的地方正是这样,但这恰恰是其校风败坏的表现。在我们学校,像蒋长玲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多,如果要按某些优秀的标准来比衡量,她肯定不能够排在最前面。在她自己的声明里,已经列举了好多老师,这我这里就不重复了。


但是,就像一个老师不能眼中只有“尖子生”一样,那么作为一个校长,我也始终认为,眼里不能只有那少数几个“特级”“学科带头人”。更多的老师同样应该得到尊重,获得成就感、尊严感和幸福感。所以在我们学校,也采用了多元评价的方式,尽可能让不同特点的老师都能彰显出来。另外,我帮老师们修改论文然后帮助发表,修改著作联系出版。我还在《中国教师报》上开辟专栏,每周写一篇我们学校老师的故事,然后发表。我写了好几年呢!我还带着老师们外出讲学,每当有人邀请我,我便带几个老师,让他们有展示的平台,这些都没有“名额”,而且都是我自己能够做主的。作为校长我也只能尽我的“洪荒之力”做到这些了。


当然,上级的评优制度不是没问题。我也在利用各种机会建议改革,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以人为本,还是以“证”为本?》,呼吁评选更加公正。至少在我们武侯区,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区教育局已经下达文件,实施“名师优师工程”,让能够获得名优称号的老师尽可能多一些。蒋长玲这样的老师已经开始受益。


我始终认为,作为校长和教育行政领导,应该尽可能考虑鼓励每一个老师,不能因为老师们“淡泊名利”,便忽略他们。因此当校长九年间我不遗余力为老师们的职称、荣誉多次奔走,而且很多时候还取得了效果。但是作为老师本人,如果情况暂时还得不到改善,那最关键的还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我经常给老师们说:“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有“优秀”名分的教师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自己。


我这样说,不知大家——特别是那两位老师听明白没有?


昨天上午,蒋老师看到了我那篇文章后面的留言,我都觉得没啥,网络上嘛,各种意见都有,很正常,何况两位老师也没有恶意,很善良,很正直,他们是真诚地为蒋老师“鸣不平”。但蒋老师特别着急。她写了一篇短文,作为她的声明。好了,我们听听蒋老师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我为什么没有“优秀”称号?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蒋长玲

 

李老师,看到有人因为我的事情责备你,我很抱歉。我想,我应该要对我没有“优秀”称号的事,作个说明了。


首先,不是现行的评优制度有问题。


我原来所在的简阳市,以及现在的武侯区,评优选先的制度一直都在慢慢地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是本着要“让优秀者扬眉吐气”的原则,所以在大方向上是没有问题的。


武侯区近几年来,已经为教师办了很多普惠的实事了。全员阅读计划、全员健康计划、心理关怀计划、营养餐计划,四项关爱计划,所有老师都是受益者。


近期,又开始了“名师优师专项激励机制”,既让有证的优秀教师获利,还让那些没有证的优秀教师,通过校级评选出来,得到“校级优秀”的相应奖励。我在上次校级优师的评比中名列前茅,就在刚才,奖励的钱钱已经上卡了。


正是有了这些评优选先的制度,有了这些教师关爱计划,才让教师这个职业彰显出特色,让教师们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职业的幸福感。


任何制度,都不会一建立就是完美的,国家《宪法》也需要不断地修正。因为我自己不能提出比现有的评优选先的制度更好的方案,所以,我不能批评它的不完善。我更不能因为我不是既得利益者,就要指责它的不合理。


其次,是我自己的原因。


我从参加工作开始,就是一个很没追求的人,对于评职和各类评优都不上心。


我曾经得了一个内江市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称号,因为有民办教师需要这个证书转正,我就直接让给他了。


我的中学一级,还是当时的学校行政办公室通知我去填表的。


我在武侯实验中学的成长,几乎都是李镇西老师“威逼利诱”的。


李老师给我的班讲班会课,教我如何当班主任,于是我就每年都主动担任班主任。李老师说有好书要送给我看,还有好多人和我一起阅读,于是我就加入了他的名师工作室。李老师说要给我出书,于是我开始记录故事、写反思。李老师说新教育能够让我的班主任工作很轻松,能够提升教学成绩——至少不会影响成绩,于是我开始做新教育。李老师说他会请很多大咖来做讲座,于是我又成了他的研修班的旁听生……


这次的新教育开放周,我的首秀,也是被领导赶鸭子上架,硬逼着去的。


我自己没有追求,怎么能怨领导、怨制度呢?


再次,我确实还不够优秀。


武侯实验中学,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优秀的老师不胜枚举,潘玉婷、郭继红、胡成、周妍、唐燕等人,在语文学科教学方面,都是我的榜样。张清真、朱应芳、唐朝霞等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是我的榜样。李勇军、王小刚、李开封、范景文等人,对待工作的激情,远超于我。邹丽娜、屈敏、刘帅、张琪、辜姣龙等人,对待工作的认真和积极成长的态度,远胜于我。太多的值得我学习的优秀老师,恕我不能一一列举了。


我处于一个优秀的集体里,深感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的语文课堂不够精彩,我的理论知识很缺乏,我的工作缺少创新,我的工作效率不够高,我的上进心不够,我还比较懒惰……


我会慢慢弥补这些不足,继续在李镇西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成长。还是那句话:我并不领先,但我在行进;我并不优秀,但我很幸福。这,就够了。

 

        2017年3月16日上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