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大防《示问帖》,纸本,行楷书,纵27.4厘米,横44.5厘米。 《示问帖》是吕大防传世极少的墨迹之一,是写给“运使质夫使君”的信札。“质夫”是章楶的字。上款又称“运使”、“使君”,据《宋史·章楶》本传,知其曾官成都路转运使,又江淮发运使,元祐初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北宋时庆州属陕西路,而帖中恰又谈及治陕事,故此帖当书于是时。又考吕大防本传,“哲宗即位,招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时年约六十余岁。此帖属晚年手笔。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其先祖为汲郡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 ,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县无井,饮水困难,大防将泉水引入县,县民名之曰"吕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濮议而被贬黜。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发遣开封府。元佑元年(1086年),升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省侍郎,封汲郡公。哲宗时,以元佑党争,知随州,贬秘书监。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今惠州市)安置,至虔州信丰(今江西信丰县)病卒,追谥为正愍,追赠太师、宣国公。著有文录二十卷,文录掇遗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工书法,传世墨迹有《示问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