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最关心的第三类问题——笔法(执笔与用笔)

 千岛纯野 2017-03-17

初学者最关心的第三类问题——笔法(执笔与用笔)


怎样执笔?

执笔就是拿笔。只要能够稳实而灵活地写字,所有的执笔方法都可以。

前人总结出的方法都有道理,最常用的五指执笔法就很适合在齐胸高的案子上书写。像握铅笔那样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只是要把笔杆竖直。

执笔有一定之规吗?枕腕、悬腕还是悬肘?

各种执笔方法,自古以来争论不休,是因为本来就没有一定之规。

宋之前,可能没有齐胸高的桌子,只有较矮的几,人们盘腿而坐,所以书写方法很可能跟今天迥然不同,都是垂手而书,当然是悬肘。今天在桌上写,如果还强调悬肘,练功夫,那会得肩周炎的。当然,站起来写大字,只能悬肘。所以针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自然即可,万勿迷信所谓的最好的执笔方法。

先写笔画,画圈圈,还是直接写字?

都可以,画圈圈是掌握毛笔特性,写笔画是由简入难,直接写字可以同时观察结构和训练笔法,只是后者难度大一些。我们推荐画圈圈画方格来热身,然后训练单字。

到底用格子纸还是自己画格子折格子?

格子,是用来更准确地掌握字的结构,但是如果依赖格子来记住结构、没有格子就写不好字,这就不对了。九宫格、米字格、回宫格、钱孔格,都各有道理,但是就一个简单的方格似乎更能训练记忆力。所以画格子与折格子或者用只有方格的格子纸来写字,更好一点。字帖上,有各种格子,理应对理解结构更有帮助,而不能借此记忆字的结构。

什么是笔法?

笔法,是指为实现想要的效果而控制毛笔运动的方法。

笔法很多,如何理解和掌握?

毛笔的运动非常复杂,因此前人流传下来非常多的概念。主要包括三大类:

一、入笔的方法,

二、行笔的方法,

三、收笔的方法。

一定要笔笔中锋吗?

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使用中锋。当笔锋均匀铺展在笔画的中间,往往线条形态扎实。所以要想表达稳实厚重效果,就需要用中锋。笔毫铺展开以后,笔尖往往已经变成一条线,这条线应该是与行笔方向基本垂直。但是实际上,尤其是在行草的用笔过程中,绝大部分时候,笔锋并不处在线条的中央,这才产生了线条效果的丰富性。笔笔中锋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什么是侧锋?

与中锋相对,侧锋是指笔锋运行在笔画轮廓的一侧。侧锋是一种常态,常常表现出线条的丰富多样。如果把中锋比作筋骨,侧锋就可以比作肌肤。二者同在,相依相存。

什么是逆锋?

逆锋是指笔毫铺展在纸上运行时,笔杆倒向运行方向的反方向,角度小于90度。这样的用笔方法,往往能够增加笔锋与纸的摩擦力,这样的笔画往往比较实比较强调。

什么是顺锋?

顺锋则相反,笔杆的方向倒向笔画运行的方向,这样的笔画往往比较虚,比较稀松。

什么是露锋(直入)与藏锋(转入)?

起笔时的两种笔法。露锋(直入)就是直接将笔锋写入纸张,而藏锋(转入)则是入笔先反向行驶,再顺笔画方向铺毫写下去。藏锋起笔往往是较重要的笔画,露锋往往是辅助笔画。

什么是回锋?

将笔锋转回到来时的方向就是回锋,往往是收笔时的动作,主要是为了收笔饱满、暗示一个节奏段的结束,有时候也是为了接着写下一个笔画的自然逆转的动作。在楷书中,不是尖的收笔,往往都需要回锋。

什么是圆笔和方笔?

就是字面意义,往往指起笔处和收笔处以及拐弯处。弧度明显的称圆笔,形成方折的叫方笔。方笔起笔的形成,只要将笔锋切入纸张原地不动就能形成。圆笔,则是一边入笔按下一边移动。也就是说,方笔是顿出来的,圆笔是动出来的。

那内擫(音页)与外拓又是什么呢?

内擫与外拓则是风格上的概念。外涨的字形往往被称作外拓,比如颜真卿的楷书和行草;向内收敛的字形往往被称为内擫,比如欧阳询的楷书和王羲之的行草。

有人说要转腕、有人说要捻管,到底怎样好?

转腕与捻管都是在运笔方向发生变化时尤其是弧转的过程中,为了使笔锋能够在运行方向上“吃上力”,或者表现出一定的形态,而采取的“小动作”。捻管是用手指捻动笔管,转腕是用腕部运动操作笔杆,二者功能接近,只是各人体验不同,用熟了,都可以。捻管写小字时更合适。

笔锋常常搅在一起,不顺,分岔,写不尖,怎么办?

两种可能:

第一、笔不好。有不少品质较差的笔,由于参杂了太多的人造毛,所以聚集能力降低,往往一出现弧度就会分岔;还有一些因为制造工艺较差,笔毫糅杂不充分均匀,所以笔毛就会各行其是。这种毛笔还是尽早换掉为好,至少换来手感好、心情好。

第二、经验不足。还没有摸清楚笔性,特别是转折、弧度,都会让笔尖变形,如何让笔尖不变形或者即使变形还能够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呢?这就需要反复实践。多观察多体验,有意识地培养笔感,最终会熟练掌控笔的特性。

笔锋弹性不够,压下去弹不起来,为啥?

再好的笔,弹性也是有限度的。一般来说,如果把笔锋使用过度、按压过度,特别是用笔用到了笔腰中段,再想弹起来,就难了。另外,含水量低,快要没墨了,弹性也会降低。


中书汇书法学苑校训

高尚 · 认真 · 分享    

与你爱的人分享
你爱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