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心血管病经方辨治

 柴桂苓 2017-03-17

1.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病窦综合症

王××, 女, 68岁。患者因病毒性感冒在外院治疗1月出院,半年来心悸胸闷胸痛时发,并有一过性短暂意识丧失,患者体型胖,面色无华,肢冷脉迟缓无力,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BP135/75mmHg,心率48次/分,心尖区SI减弱,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心率,诊断病窦综合症、心肌炎后遗症。症属心肾阳虚,胸阳痹阻; 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0g, 附子6g, 细辛3g, 炙草10g, 瓜蒌15g, 薤 白10g, 半夏6g, 党参10g, 黄芪10g, 7剂。药后心悸胸闷减轻,心率56次/分,续服上方15剂,心悸胸闷胸痛消失,心率基本保持在60~64次/分,随访半年病情稳定,起居正常。

按: 病窦综合症属中医脉迟,病机大多属心肾阳虚,阴寒内聚。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治太阳少阳两感症,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少阴心肾之病以虚寒为证,临证明乎其理,即可知常达变,活用本方。“病窦”者由于心肾阳虚阴寒得以乘虚而入,深伏于内,使心胸气血受阻,病势常较急,所以非峻温不能振阳逐寒,麻黄中的麻黄碱具有明显的中枢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同时能收缩血管,调节心率。小剂量细辛有轻度神经兴奋作用,而附子的活性成分为去甲基乌药碱,有提高窦房结兴奋性,增加心率,改善房屋传导和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所以,三者合用宣通气血蠲痹通滞,寒祛肾阳得温,病乃除。加炙甘草甘缓和中,益气纠偏,使本方成为温经扶阳、补散兼施之剂。根据患者挟痰加瓜蒌、薤白、半夏通阳化痰; 挟气虚加党参、生芪宁心益气; 挟血虚加地黄、阿胶益阴养血; 如阳虚较重,可加大附子细辛用量 。

2.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

焦××, 女, 69岁。1周来感胸前区闷痛,心悸气短乏力,失眠,体稍胖易汗,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脉细弱。血压150/90mmHg,心率70次/分,律不齐,早搏7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房室性早搏、S-T 段下移,诊断心律失常。症属操劳过度,气血虚损,心神失养。予炙甘草汤加味: 炙甘草15g, 党参15g, 生地12g, 麦冬12g, 阿胶10g, 桂枝6g, 五味子6g, 火麻仁10g, 夜交藤10g, 龙骨牡砺各30g, 大枣 10枚, 生姜3片, 加黄酒30g同煎。5剂后胸前区闷痛好转,气力增加,夜寐转安,偶有早搏,继服10剂心电图恢复正常。

按: 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怔仲” 范畴,由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心肌疾病及某些药食物影响,及健康状况或因过劳,或精神过度兴奋、疲劳所致。 炙甘草汤原治心阴阳二虚所致脉结代、心动悸,老年心律失常尽管症状不同,但其病机不外乎正气内虚,脏腑失调或外邪侵袭影响到心主脉的功能活动,久之则可导致体内的脏器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炙甘草汤二补二通,党参、炙草、大枣健脾补气,取汁化赤以为生血之本; 生地、麦冬、阿胶滋肾养血,甘润益阴以为资脉之源; 桂、姜、酒通阳复脉; 麻仁润肠通便降低腹压,减轻心脏负担; 诸药组合,温而不燥,补而不腻,共收益气复脉、滋阴补血之效。现代研究也表明,该方可提高肌肉耐缺氧能力,改善心功能,纠正心律紊乱,提高心肌兴奋性。心动过缓加丹参、附子; 心动过速加龙骨、牡砺、苦参; 心烦失眠加五味子、夜交藤、生枣仁等。

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阵发性心动过速

杜××, 男, 67岁。患者近年来心悸时作,发无定时,常因劳累活动后加重,有时日发3~5次,心率达140~160次/分,持续数分钟到数 十分钟,服西药不能完全控制,伴胸闷气短,患者体稍胖神疲,口唇轻度紫绀,手足冷,舌淡苔薄白,血压150/60mmHg,心电图示: QRS 间期>0.12s,速率164次/分,S-T段下移,T波倒置,诊断阵发性室速,症属心神浮越,营卫失调。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桂枝10g, 炙草6g, 生龙牡各30g, 丹参15g, 党参15g, 瓜蒌15g, 半夏6g, 薤白6g, 白芍10g。 3剂后症状减轻,心悸发作2次,睡眠不好,大便干结,原方加夜交藤10g, 火麻仁10g,服后未发,胸闷消失,心电图示速率 88次/分,S~T段、T波恢复正常,继用原方再服1周,半年后因他病就诊,问之未再发作。

按: 阵发性心动过速属中医“心悸 ”范围,其形成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原治心阳虚所致心悸,现临床多用于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速,尤适用于老年体虚心阳不足者,心阳虚则心脏功能不足,反映在心搏上见心率快而心音低钝,心脏每分搏出量少,周围循环血量不足,见脉濡细,唇紫指端凉,桂枝甘草有扩张血管镇静及增加末梢血循环作用,常用于治疗心悸怔忡为主药,龙骨牡蛎主要成分为碳、磷酸钙、钙盐有抗酸镇静消炎作用,可加强桂枝甘草镇静抗惊作用。临床方中可加入麻仁通便降低腹压减轻心脏负担,加丹参活血化瘀; 白芍调和营卫; 瓜蒌、薤 白、半夏通络宣痹; 诸药合用,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镇静安神,心神得安,心悸自平 。

4.苓桂术甘汤治肺源性心脏病

徐××, 女, 79岁。患者素有“慢支”病史,近日来气急咳嗽,胸闷心慌,手足不温,小便少,下肢浮肿,体形偏胖,面色㿠白,口唇紫绀,桶状胸,心尖搏动内移,剑突下心音强于心前区,心率120次/分,律不齐,两肺散在干湿啰音,腹部稍胀满,下肢浮肿。心电图: 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诊断肺源性心脏病,症属肺肾阳虚、气不化水、水饮凌心。苓桂术 甘汤加味: 桂枝10g, 茯苓10g, 白术10g, 生草 3g, 附片6g, 半夏10g, 厚朴10g, 党参10g, 桑皮 10g。5剂后气急、咳嗽缓解,胸闷心慌减轻,浮肿消退,药已奏效,再进7剂气急消失,心慌停止,小便正常,下肢浮肿全退 。

按: 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心 悸”、“咳喘”、“水肿”范畴。病属本虚标实,肺病累及心肾,西医治疗重点强心利尿,改善心脏功能和肺通气功能。中医治疗分缓解期、发作期 ,发作期常用利尿消肿、降逆平喘兼通阳化饮治疗,苓桂术甘汤原治中阳不足饮停心下的痰饮、咳嗽、目眩胸满之症,桂枝含有桂皮酮,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作用,茯苓含有麦角 甾醇,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而起利尿作用,白术含苍术醇、苍术酮等,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能促使电解质钠的排出。该方 中茯苓为君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且宁心安神; 配桂枝温阳、白术助运,既可化饮又能化气、利尿消肿减轻心脏负担,调节微循环; 方中甘草则增强祛痰止咳效果,同时助桂以通心阳; 诸药合用,实为肺心病发作期有效方药。肺心病心衰,方中加入附片可提高治疗效果,附片有强心、增加血管流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并能扩张外周血管,而改善血液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