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伤寒第一方——浅谈桂枝汤

 罗医师 2017-03-17

桂枝汤素有“伤寒第一方”“群方之冠”之美称,以其外和营卫,内调脾胃,从而调和气血阴阳而得名。


桂枝汤方由以下药物组成: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此方以桂枝为君,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能通阳也。以芍药为臣,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营阴也。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此二物相配,一散一收,一君一臣,一阴一阳,能共调阴阳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补中,以调和诸药之阴阳,然荣卫气血者,中焦饮食所化生也。故服药后啜热稀粥以助汗源,此尤妙也。

 

此方本为太阳中风表虚证患者而设,那么什么是太阳中风表虚证呢?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意思就是说,感冒发热,用手一摸,患者身上还湿润,有汗出,问患者呢,患者说:“怕冷,稍微有点风就感觉冷。”摸脉呢,是个浮缓脉,这种病就叫做太阳中风表虚证。

 

那么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证是什么呢?

 

这里也引用一条《伤寒论》条文以说明之。经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条和上一条意思一样,只是补充完善了桂枝汤的使用症状,这不难理解。

 

除了桂枝汤主治证之外,还有三条宜治之法,分别为:

 

1.“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此条仍在论述太阳中风之病机为荣弱卫强,营卫不和。仍属于太阳病的范畴,但下两条就不仅仅见于太阳病了。

 

2.“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此条言“先其时发汗”,知“时发热自汗出”为发有定时,当于未汗之时,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迎而夺之,以遏其势,其病可愈也。然阴虚诸病,亦时发热自汗,应予鉴别。

 

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而,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此言常自汗出,发无定时,经常发作,亦为荣卫不和。虽非太阳病,亦当发汗而交通荣卫,使之相和也。

 

桂枝汤除以上的适应证外,还治疗麻黄汤证汗解后复烦,脉浮数,下后气上冲以及下后利止,身痛不休者。经中皆用之以解外。因此时表虽未解,肌凑已疏,且已汗下,津液已伤,脉证虽同麻黄之发热无汗,因其津伤,治当用桂枝汤为宜。

 

只要能掌握以上几点,就可以掌握桂枝汤的使用方法了,但在临床使用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患者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不能服桂枝汤。

 

2.酒客病,不能服桂枝汤,得汤则呕,因喜饮之人,脾胃热盛,桂枝汤甘温,恐助热生烦而呕。

 

3.桂枝汤用于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的患者,因桂枝汤用于风寒在表,患者脏无他病者。如果舌脉变化,虽有发热汗出恶风,当考虑其他疾病,桂枝汤不当与之。

 

桂枝汤这个方子临床加减变化颇多:

 

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新加汤,治荣表虚寒,肢体疼痛;

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治里虚心悸,胸中痛者;

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虚损虚热,自汗盗汗等等……

 

很多方子都是从桂枝汤衍变而来,这些方子既可以外调营卫,发汗解肌,又可以内和脾胃,平衡阴阳。

 

因此,学好伤寒论,当从学好这伤寒第一方开始,学习其调和阴阳之精神,使之阴阳平和。则身体无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此之谓也!


作者:侯海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