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人越多, 公司越坏!(深度好文)

 管仲4580 2017-03-17


熟人往往能满足你片刻的虚荣心,但会导致你不必要的交往,花了时间、精力,同时又导致你过度的成本支出。


罗胖曰:

总有人把公司理解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他们会说——

1. 公司就是我们的家。

2. 要为集体奉献自我。

3. 要公平对待每个人。

这个“家”的隐喻,掩盖了公司的本质——

一个临时性的“协作体”。

员工通过公司这个桥梁参与市场竞争。

各负其责、各享其果、效率为先、随时重组。

公司不需要“熟人”,因为公司根本就不是“家”。


熟人越多,公司越坏

文| 冯仑


民营企业很多领导总有一个感觉:熟人多了好办事,要用熟人,用熟人可靠。


我算了一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熟人实际上也不是都能赚钱的事,不一定就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相反,用熟人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成本上的过度支出,收入是递减的。 


1


举个例子。你开车违规了,闯红灯了,被警察拦住了。


你一看那警察是个熟人,他对你说:“大哥,你怎么在这儿!”你说:“对不起,刚才没看见红灯,打了一个盹儿。”对方说:“没事儿,过去吧。” 


这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觉得有面子。


为什么?别人闯红灯会被警察拦住了处罚,而这个警察当着别人的面管你叫大哥,按照人际关系模型,在第三者面前管你叫大哥,是给你面子。


你有了面子,又省却了 50 块钱罚款,你今天就很开心。然后你说:“兄弟,没事儿,改天一块儿吃个饭。”他说:“行。”



第二次路过这儿,不是闯红灯,而是拐错弯了,一看又是这哥们儿。


这回不道歉了,你说:“又是您当班啊?”对方问:“最近买卖不错,要请客啊!”你说:“行啊,改日喝酒!”


又省了 50 块钱,面子大了去了!但因为觉得麻烦了人家两次,都被拦住又放了,你会找理由请他吃饭,还这个人情。


跟警察哥们儿一吃一喝一高兴,花费肯定超过 100 块钱。警察这会儿觉得很有面子,因为你请他喝酒,而中国人喝酒时要敬酒、要吹捧,他的感觉肯定好得不得了。


俩人关系于是由一般熟人变成亲密熟人,甚至是家人那种,更有面子了。



吃完了以后,你多问了一句:“最近弟妹忙什么呢?”


警察说:“你这弟妹不争气,一天在家没啥事儿,找工作特别难。要不上你那儿找个活儿干,能开点钱开点钱,别让她在家待着?”


你说:“没问题,哥们儿的事儿嘛。”因为你不答应是不给他面子,答应了就是给他面子。于是他又敬你一杯,然后散了。


过两天警察媳妇儿来上班了。怎么开工资呢?按照当下的标准,工资不可能太低。这工资月月都得开,每月至少 1000 块,还要买保险,加上其他杂支,差不多 2000 块钱,每个月都得给。



上班 3 个月之后,警察兄弟打电话来了,说:“大哥你那公司咋管的,这么乱!媳妇回来见天跟我说,您好好管管您手下,不能老欺负我媳妇,她不就是没上大学嘛,没上大学也是人。”


第二天你上班,被迫变法儿让人都知道她老公跟你是哥们儿。


而这时你可能已经不开车,也不可能违章了。同时你也对这位警察媳妇不耐烦了,对警察说:“弟妹在这儿不舒服,干脆让她回家。这样吧,她不用上班,我每月给她开一千二,一年给她发两万四。”

2


这就是中国人的博弈,你花了钱,一年搭进两万四,还不好意思停这工资;最后钱花出去了,又早晚得罪了哥们儿。


但如果当初警察一上来敬礼说罚款 50 块的时候,你就乖乖给 50 块,任他扣分,你整天就会闷闷不乐,责备自己不留神,并开始小心驾驶。


回家后媳妇问你为什么不高兴,你告诉她今天开车闯红灯被罚了。老婆就该骂你,说:“你牛什么,你跟警察不是哥们儿,市局又没人,就瞎闯红灯。咱家这点钱不够你罚的。”你会说:“行了,别说了,以后我小心就是了。”


从此你就变成好公民,尽量不再违规、不被罚款。



我们公司甚至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熟人的太太到公司来上班,后来跟别人跑了。结果这位熟人丈夫打电话来,质问说为什么把媳妇放这儿还被人勾引走了。


和警察媳妇的例子如出一辙,要维持跟这类朋友的面子关系,就要保证他们托付的人开心和平安无事;而任何时候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面子就没了,人的关系归零,你看合算不合算?


熟人往往能满足你片刻的虚荣心,但会导致你不必要的交往,花了时间、精力,同时又导致你过度的成本支出。


有时候为面子支付的成本你是不知道的。


只有当你跟警察兄弟掰了的时候,你才知道,为了当时的 50 块钱,支付了两万多成本,中间搭了这么多扯皮的事,而且弟妹来了以后让公司内部关系变得更复杂。


3


很多的故事证明,熟人关系是超越制度而且破坏制度的。


熟人关系是有选择地超越规则。熟人之间有亲疏、有利害,亲密的、利害大的关系超越制度就多一点,疏远的一般关系超越制度就少一点。


所以民营企业熟人用得越多,越相信内部熟人关系,制度成本就越高,而且制度会被损害,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建立制度文明。


例如,我们曾让监事会专门对公司内部制度执行情况做过一个定量研究,专门研究哪些制度被执行,哪些制度没被执行。


后来发现执行最不好的是报销制度,大概只执行了 40%。因为报销是熟人给熟人签字,没有人认真核票,基本上都签了。越是熟的人越不好说不签,因为关系太熟。


执行最好的是投资制度。因为投资是董事会定,董事会都是生人,跟经理平时没什么交往,关于投资一定要董事会批准,执行率是 100%。


我因此意识到这几乎成为一个规律:熟人多的公司,执行力度就不好。



所以万通很早就提出“生人原则”,建立“生人文化”,另外还提出了担保制度,也就是说公司不主张用熟人,都用生人,从那以后公司制度执行比原来好很多


我们现在大多通过猎头公司和网上招聘,公司现在的熟人已经降为不到 10%。这在民营企业中已相当少了,不过按我的理想,应该一个都不要,全部都是生人才好。


担保制度是什么?谁要推荐熟人,需要这个推荐人担保;这个熟人犯了错误,推荐人要赔钱;熟人得了奖金,推荐人可以跟着分。从公司整体看来,实行了担保制度后,制度执行比原来好很多。


坚持“生人文化”、“生人原则”有利于提高公司制度化


4


很多民营企业长期不注意这一点,熟人介入最大的是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规则最难建立,比如儿子犯了错误,你能把儿子炒了吗?儿媳妇做出纳把钱点错了,你能扣她奖金吗?所以你的规则就虚设了。


于是你们家族成员在公司内部全部超越规则,却要求剩下的人都按规则办,那怎么会有凝聚力?


在这方面,我觉得熟人本身超越规则造成制度成本巨大,熟人在一对一博弈当中也是成本巨大,而人们往往浑然不觉这种隐含在面子下面的成本。


事实上,当你算清楚以后,会发现生人比熟人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更有利于公司制度化,也更有利于控制组织当中的成本。


小编以为,在职场,不管熟人多还是生人多,只要做好成年人该做的工作就OK了!


延伸阅读:


对不起,我们只雇佣“成年人”


“我们只雇成年人。”这是出品《纸牌屋》的奈飞(Netflix)公司前首席人才官 Patty McCord说的话。这样的用人标准,看似不高,其实不低。


一个公司里,说实话,并不需要多少优秀人才、杰出人才,如果上上下下都能达到成年人的处世水准,单位就会变得美好许多。

  

实际上,在各种职场里,充斥着许多年满18岁、28岁、38岁甚至更大年岁的未成年人,容颜资深,心态幼稚,行为处事进退失当,误人误己误事。


就像有些年轻人,虽然做了父母,却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当然不是指物质上的),心智上稚气未脱,给孩子的家庭教育留下缺憾。


在职场,作为一个成年人,以下的表现是起码的。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


上学的时候曾经到工厂实习,看老师傅干活,活儿漂亮不说,活儿干完以后,人也利利索索,清清爽爽,根本看不出在油污里滚了几个小时。我们这些学生呢,个个满身油泥,工作现场凌乱不堪,有手脚碰破划口子的,工具丢失损坏的,原料浪费糟蹋的,帮的忙赶不上添的乱多,让老师傅们跟在后面不停地收拾烂摊子。


进单位做了正式员工,就不能办一件事情惹一堆麻烦,解决一个问题生出两个问题。办完事情要利利索索,妥妥当当,不留后遗症,后面要干净,不能还像穿着开档裤的宝宝,等着家长给擦屁股。


不怨板凳怨自己

小孩子让板凳绊了一跤,有的家长赶紧哄:“宝宝不哭,就怨板凳,摔了我们宝宝!”再狠狠踢上板凳一脚。这样的宝宝长大了,工作了,怨板凳的心态却没有长大,保留了下来。


自己事情没做好,领导批评一句,本能地张口就说:“是某某让我这么干的。”这么大的人了,自己的脑子呢?他让跳坑,你也去!再说,事情毕竟是你做的,就不能承担些责任、总结些教训吗?


有的人都当了处长科长,带着下属给领导汇报工作,领导指出哪一点做得不好,他当即就掉转过头责怪下属:“你怎么搞的!”你也不问问自己是怎么搞的!身为处长科长,不能只管拿架子、吃干饭,不把关,不负责任! 


遇事推卸责任,一点儿担当也没有。让人瞧不上,看不起。


不缠人,不烦人

跟在大人后面,嘴里不停,没完没了,缠人腻人,这是孩子的特征。有的人,工作多年了,还是这个毛病。不敢交给他工作,交办一件屁大的事儿,他能烦死你。就像分派一个厨师做上一桌家常菜,他买菜要报告,买肉要报告,择菜洗菜要报告,切菜,开火,倒油,下锅,搁油搁盐,更要报告。


直让领导恨死自己,为什么把活交给他,自己直接上手干,岂不省力又省心。


行为可以预期


孩子的脸,三月的天,阴晴不定。包括孩子的脾气、行为举止,都不好捉摸。这很好理解,他们心智尚不健全,还在发育中。所以,不能认真让孩子办个什么事情,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知道他能弄成个什么样子。


单位里有一些人,脸已经不是孩子的脸,心却仍然是孩子的心,懵懵懂懂,浑浊不清,行为不可预期。交给一件工作,无法按常理,按程序,按规矩来预测结果。办事很不靠谱,丢三落四,不合常理,不守规矩,想一出是一出,答应好的,说忘就忘,说变就变。事情交办出去,心就悬到了半空,最担心的是,照着喜剧的本子,他给你唱成一出滑稽剧,甚至是悲剧。


有老爷心态,无少爷脾气


有人问一富翁,为什么你这么节省,而你的儿子却那么挥霍。富翁答:因为他有一个富翁的父亲,我却没有。


公司里总有一些人,行为作派一副少爷脾气。不操心,不当家,眼里没活,心里没事,只知道伸手要钱,要物,要条件,要现成的。不管你有没有,不管你从哪儿弄,不管你的难处,丝毫不想自己应该做一点儿什么,担一点儿什么责任、尽一些什么义务。


能自律,不用大人管,不做给大人看


孩子总有这么一个阶段,要父母整天跟在后面督着,该睡觉了,该吃饭了,该写作业了,不要看电视了。长大以后,知道这是自己本份的事情,知道了好歹,自然而然不用大人管了。


单位里却有这样的人,自甘被别人管教。领导在和领导不在完全两个样。领导在眼前,勤快麻利,装模作样。领导一背过身,马上打回原形,懒懒散散,无精打彩,心不在焉。拨一下动一下,不拨绝不动唤。


做了哪怕针尖大的一点儿事,而且是自己应该应分的事,就惟恐别人看不见,惟恐领导不知道,念念不忘挂在嘴边上,领导随便说句话,他就要拐弯抹角把自己做的那点儿破事儿表白出来。领导说:“会议通知发了吧!”他说:“发了,我还专门到会议室检查了一遍,我把笔纸都准备好了!”领导说:“今天天气不错啊!”他说:“是,我今天一大早来办公室打扫卫生时,太阳照进来,亮堂得很!”


这种心态,是不是也太幼稚了。


能面对错误,纠正错误


一个朋友家的宝宝闯了祸,怕挨揍,自己跑进卧室把屁股撅进衣柜藏起来,看着走进来的妈妈,开心地说:屁屁藏起来了,妈妈打不着了。


在都是大人的单位里,这种喜感场面却屡见不鲜。犯了错误,不敢面对,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掩饰错误,蒙混过关,只怕丢脸面,挨批评,受处罚。而不去想如何止损,如何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也不想一想,你那么大的屁股,在衣柜里藏得住吗?



多想办法,少发怨言


小孩子没有责任能力,遇事不合意,只会向大人抱怨,你要让他解决问题,就难为他了。


长大进了任何一个单位,所有的工作,实质上都是以不同的形式解决不同的问题。到了这个时候,一事当前,遇到问题,责无旁贷地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力所不及的,也要提建议。如果还是习惯性地发牢骚,消极地抱怨,只能让自己在单位里逐步边缘化,没有领导愿意用这样充满负能量的人。


有点儿承受力,不任性


合心意就高兴,就笑,不合意就哭,就恼,这是孩子。


长大成人,进了单位,入了职场,不如意事常八九,要理解,要找原因,要能自我化解。一不高兴就闹情绪,使小性子,动不动甩脸子,污染环境气氛,一次两次可以,成了习惯,谁去哄你,只能暴露你的幼稚,自降逼格。


只能说明,你还不是一个成年人。

|来源:冯仑风牛马、罗辑思维、华营私塾

|整理:中国标杆学习俱乐部


如何解放老板?

分权,分责,分钱;

如何业绩爆涨?

资源,方法,执行力!

为什么你公司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培养不好人?

为什么你员工的执行力差,凝聚力差,战斗力也差?

员工的三大需求是什么?如何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