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听说过打野战,谁听说过打野呵?

 等待MYLOVE 2017-03-18

文/四时

各位官人,接下来的故事就有意思咯……

宋朝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很浓重的一笔,也是一个人才辈出、文化气息浓厚的时代,也是从那时留下来许多惊人骇世的传世作品,可谓是我们历史文化宝库的一段缩影。所以,如果不去宋人的生活里走一走,就有点惋惜。

只听说过打野战,谁听说过打野呵?

当时有一个名叫张择瑞的画师,如果你不熟悉没关系,但你一定认识他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在同时代还有一个叫孟元老的文人,如果你不认识也没关系,读了他写的《东京梦华录》,你就涨知识了。

由于人民在人权上取得了一定的自由性已经可以随意迁移,再加上全民教育的普及和自由贸易的发展,当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气象,那就瓦舍勾栏。

相信正在阅读的大神中一定有人亲眼目睹过《清明上河图》的真迹,那我要说你真幸运,笔者并没那么荣幸一观,但愿你看清楚了瓦舍里的名角丁仙儿,目睹了牛人王团子的绝活儿。他们可都是京城瓦舍最热门的人物。

只听说过打野战,谁听说过打野呵?

瓦舍是啥呢?它即像现在的剧场,也像现在的商场综合体,但它比剧场更亲民,比外来的supermarket 有意思多咯,它是一种太平盛世民间生活的缩写。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里面人声鼎沸的画面就是宋朝“瓦舍勾栏”的精辟写照。

东京城内有多少瓦舍?《东京梦华录》里就记录了近十座,实际肯不只如此,其他城市、县城包括小市镇也有许多。当时最大的瓦舍里面设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可容数千人,其中有茶坊、酒坊、戏台、八仙店、乐坊等可见其繁华景象。

只听说过打野战,谁听说过打野呵?

据说当时想进勾栏看演出通常是收费的,有两种方式,要么是进场购票,要么是入场后艺人四下讨赏的方式。当然也有一类民间艺人在栏外娱乐表演,学名“路岐人”,这种在路边表演的情景被称之“打野呵”。

你可别小看这种职业,当时清明上河图里就画了这么一场景:街边一个说书棚内,一群人正在津津有味的听说书,各个忘乎所以,看上去十分快活。

据当时的权威杂志《都城纪胜》记载,那可是城里最热闹的角落之一,一点不比勾栏里差,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喜欢正经听戏的,也有路边凑热闹的,这就是宋朝人的自由、安详的生活写照。

只听说过打野战,谁听说过打野呵?

因此宋朝的城市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演出为生的艺人群体,被宋人称为赶趁人,他们流动与城市各个热闹的地方表演助兴,吹弹、杂技、变戏法、魔术、花弹、烟火、走线等等引人入胜。

中国传统社会的市民文化,是从宋代才蓬勃发展起来的,是从宋朝的瓦舍勾栏与市井间生长出来的。由此看来,不是只一味的做文化才叫文明盛世,丰富的人间烟火、各色市井也是一个时代繁荣昌盛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也是留给后人可以效仿的乐活态度。

只听说过打野战,谁听说过打野呵?

若能去宋朝看一场热闹的“打野呵”,那时,谁还有心情为办公室政治烦心,谁还有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情商问题上呢,所有的阴霾都会随着艺人的烟火飞出了九霄云外,而你呢,也许只会赖在吹弹逗唱的幽默牛人身边不舍离去。

聊聊宋代的市井小乐子,你们开心就好。开心了就与亲人朋友有了话岔子,一聊起来你就变成了有学问的人,哇喔,自从好好读书以后,仿佛我身边都是有学问的人了。下回见。

welcome

关注公号“灯下事旁” 看更多有意思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