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剑飞:我常用几百万个针尖大的墨点把看不见的时间画成一张画!

 盛海泳 2017-03-18




墨渡——于剑飛个展


策展人:梁克刚

开幕时间:2017.3.19

展览时间:2017.3.19 - 2017.4.2

地址:央美国际


尘劫与墨渡

 

如果我们把时间看作一座无法逃脱的监狱,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终身的囚徒,除了生灭可以算作进出时间的奇点,其它的一切人类活动不过是填充时间的劳役而已,对于身在其中者无所谓苦也无所谓乐,更像是某种难以摆脱的宿命和必然。

 

但在这漫长无边的时间中其实可能隐藏着很多“虫洞”,一旦躲进其一就好比进入另一个维度,便可暂时摆脱时间的牵缚获得短暂的静滞与安宁,对于画家于剑飞而言,这个“虫洞”就是她日常的墨点绘画,有趣的是她那些采用极细的针管笔以海量精微的细小墨点汇聚组合出来的的看似计数时间的画作反而构建了一些现实时空之外的小世界,只有躲在里面她才是从容、自由和无忧的。


 

展览作品

▲《犍陀罗》  纸本 墨  180X200CM    2016


▲《无相 NO.1》  纸本 墨 综合材料  60x80CM    2015


▲《无相 NO.2》  纸本 墨 综合材料  60x80CM    2015


时间问题是人类心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自古以来,人们对时间问题或习焉不察,或打上括号存而不论,或予以常识性的诠释。很难说宗教、哲学、物理学中哪一种对于世界尤其是时间的描述更加真实准确。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爱因斯坦认为:“现在、过去和将来之间的差别只是一种错觉。他在相对论中昭示,时间不是实在本身具有的,只是人解释世界的工具。相对于基督教天堂、地狱、人间三界的简单划分,佛教对于时空的描述与建构显然更宏观更全息也更复杂精微,在佛教看来,时间是依现在的“念”而形其“客观性”的,它自身的体性不足而具有“空幻”性;时间的真实内容只有回到具体的主体心灵实际才能得到确定。而“念”既可以看做是时间单位又可以看做是最细微的意识活动,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生灭”恐怕是佛教的时间体系中几乎最小的时间度量单位了,这倒很像于剑飞画一个墨点时点画的动作和所需要的时长,而佛学中最大的时间度量单位则是微尘劫,时长几近无穷。


▲《无相 NO.3》  纸本 墨 综合材料  60x80CM    2015


▲《无相 NO.4》  纸本 墨 综合材料  60x80CM    2015


▲《无相 NO.5》  纸本 墨 综合材料  60x80CM    2015


当我第一次看到于剑飞的墨点画时不由得联想到这些佛学中关于时间的概念。我没有具体数过她的一张画到底会有多少个针尖大小的墨点组成?甚至指甲盖大小的一处都可能有上百个墨点,而她已经开始创作很久目前仅完成三分之一的二十米长卷其体量与规模便可想而知。但她的墨点并非单纯基于时间的均匀计数,而是随着个人思维意识的流动自然铺排千变万化,不经意间便打开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繁复精彩平行于现实的想象世界,重要的不仅是作者抵抗时间的修行与过程,更重要的是那些在时间的旁枝上结出的花果,和那些也许永远不会结束的趋向结果的过程。


▲《无相 NO.6》  纸本 墨 综合材料  60x80CM    2015


▲《无题NO.1》  纸本 墨   48x36CM   2010-2013

 

也许艺术对于自小习画早有家传的于剑飞一直都是一个让她无限迷恋流连的“玩具屋”,在那里她可以拒绝长大抵抗时间抗拒衰老远离纷繁的现实世界,专业的艺术训练带给她较高的美学素养和视觉品味,版画的专业实践又让她能够轻松娴熟并且得体地驾驭语言与形式,她的墨点画从不打底稿却构图考究铺排得体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而最难的却是她要求自己绝不能出错也从未修改,在稍纵即逝的意识发散流动和图像随时的幻化中却要快速前瞻审慎地缜密思考,这种超级的自律自觉与动态协调实在是难上加难,真正画过画懂画的人看一眼便知其中的辛苦、功力与段位。当然她也才刚刚上路不久,如能再心无旁骛精心修习十年、二十年,前程不可限量。


▲《无题NO.2》  纸本 墨   48x36CM   2010-2013


▲《无题NO.3》  纸本 墨   48x36CM   2010-2013


于剑飞并非特别关注现实世界的艺术家,她注重的是纯粹内心的体验和想象的挖掘与展现,致力于建构自己那些平行于现实逃离在时间之外的美丽小世界里。她实践的是她自己理解和擅长的艺术,按照艺术工具主义推崇者的观点也许你可以认为她做的不是当代艺术,并没有对现实的社会产生价值,但她的作品一旦形成真正的形式语言和方法论贡献对于其个人、对于喜爱者甚至对于艺术本身也是有可能提供价值和作出贡献的。当然于剑飞在她那些曼妙奇异的想象画作以外,她也会关注到消费社会的拜物风潮,她仍然采用墨点方式绘制了很多尺幅巨大的日常用品的素描形象,这些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小物件一旦入画并且被尺寸巨大地精细描绘立马变成了一种肃穆庄严陌生冷峻的图式,而墨点素描的方式更是强化了那种疏离感,那些画面中的物件也立刻呈现出一种与平时使用状态截然不同的距离感、荒诞感和神圣感,如同某种宗教的圣器般等待信徒们的顶礼膜拜,从这些作品中已然能够看到她对于现实社会的观察与反思。


▲《无题NO.4》  纸本 墨   48x36CM   2010-2013


▲《无题NO.5》  纸本 墨   48x36CM   2010-2013


基于一种心理寄托和精神归依,于剑飞也绘制了一些佛像题材的作品,与通常的佛教题材绘画的平庸形式刻画不同,她关注的也许是自己画作结束瞬间所凝固的佛像面容中那种神秘的微笑及其背后所昭示隐藏的另外一个美丽和静的大千世界,在这些画中佛像只是一扇通向彼岸的门,在你凝神静气地虔诚对视时就会有机缘走进那个美丽的新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对于于剑飞个人而言不是生活不是工作不是兴趣更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聚沙成塔以墨求舟渡己渡人的日课与修行。

 

——梁克刚

2017年3月


▲《无题NO.6》  纸本 墨   48x36CM   2010-2013


▲《无题NO.7》  纸本 墨   48x36CM   2010-2013


绘,要一往情深


绘画,是我的生活方式。


绘画,要一往情深。


生活,无论好与坏都是有温度的。有了温度的刺激,无论身体还是心理必然就会有感受和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感受与体会逐渐的汇聚成一条深深的河流,在我的心中,心灵深处时而汹涌时而涓涓......


我坚信作品一定是暴露你自己的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在我的作品中有时写实有时幻想,因为生活中不断的外部刺激与内心世界不停的挣扎与调和,不断寻求着短暂而相对的平衡。也许人生来就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统一体,至少我是很极端的一例,当我用看似平静的状态承受着外在一切事物的时候,内心的挣扎、判断、反映等等一切的感受必须为它们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以及出口!也许,舞台是用来表演的,语言是用来修饰的,音乐是用来迷惑的,那么绘画呢,我就用它来裸露纯粹与真诚吧。所以在这些作品中,饱含着我对人与社会复杂而微妙关系的解读,弥漫着我对生命的美丽想象却也透露着似是而非的混沌与黑暗。             

  

▲《无题NO.8》  纸本 墨   48x36CM   2010-2013


▲《手稿》  纸本 墨   16.5x22CM    2009-2010年


▲《手稿》  纸本 墨   15.7x17CM    2009-2010年


记得那是许多年前的某一个夏夜,正在与朋友聊着天,随手拿起一支针管笔一边在纸上随便的点着画着涂鸦着,有些漫不经心,也有些出于专业本能的控制,总之,当一段对话暂时停顿的时候,我的眼神忽然落到了纸上,那一刻我便意识到眼前这完全由“点“组成的一小块东西一定是触动到了我那些敏感的神经。于是再无心谈天。之后的几日完全沉迷在那种随意激动酣畅淋漓的“点”里。那看似漫不经心的画面,弥漫似的表象之下,一旦推进局部,那精密的布局疯狂累积的“点”,都在各自破碎的绚烂和混乱的挣扎中来回游荡......


点,实在是渺小,微乎其微好似尘埃,就单一个体而言更无法承担太多的能量。


▲《手稿》  纸本 墨   15.7x17CM    2009-2010年


▲《未命名 (2)》  纸本 墨   45x600CM    2009-至今


▲《盘NO.1》  纸本 墨   155x152.5CM    2014年


▲《盘NO.2》  纸本 墨   155x152.5CM    2014年


在大约150亿年前的某一天,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之后诞生了我们所存在于的这个宇宙,也是从那一刻起在广袤而空旷的宇宙之间漂浮着无数的看似不起眼的宇宙尘埃。无数的点形成了尘埃,它是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点,它有光、有热、有能量......


为了更好的承载这百千万亿个无法雷同的点,我更加极致的选择用类似钢针一样的笔来表达每个点的锋芒与虚实,在每一秒平均七个点的频率下,疯狂的、细腻的、活生生的演绎出每个点自身的生命,于此同时也在放肆的消耗着我的生命。但是我并不想多说这样做对我的生命有何意义,我更加在意如何将它们的存在完好的延续与保存,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类似化学实验般的反复研究实验筛选之后,终于将材料锁定在IndianInk和手工无酸纸上,它们耐得住油与水的浸润和历史的侵蚀,会将这百千万亿的生命原点尽可能的延续下去......


对点的痴迷,带给我类似生命本源的力量,一种原始而极致的力量,从此这个点便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今天,并且也永远的存在于我的笔尖,散落积聚在我的纸上,呈现着、记载着、描绘着、诉说着、游离着、寻找着......

 ——于剑飛


▲《盘NO.3》  纸本 墨   155x152.5CM    2014年


▲《曲别针》  纸本 墨    112x81CM    2014年


▲《木夹子》  纸本 墨    112x81CM    2013年


▲《B-DUCK》  纸本 墨    123.5x152CM    2014年



艺术家访谈


记者:你是从小就喜欢画画吗?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的?

 

于剑飛: 爱好画画,这也许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对外在生存空间认知的本能反映,我也不例外。在我的生命基因里注定会与绘画艺术不可分割,因为我的父亲也是自幼爱好绘画,并从事绘画相关工作近20多年。所以,当我还在懵懂的认识世界的时候,当我都不记得什么时候学会拿起第一只笔的时候,家里的墙壁就是我第一块无限大的画布,爸爸深知艺术最重要的是自由与感觉,所以父母尤其父亲从不主动指导更不多加限制我的“创作”,那时的墙壁没有拍照留存现在想想真是可惜!

 

记者:当时高考为什么要考艺术专业?为什么选择了版画专业?

 

于剑飛:从小我就是个外向且好奇心特重的孩子,再加上母亲的引导与支持,自幼在舞蹈和音乐上所下的苦功真的远远超过绘画。4、5岁开始练习芭蕾基本功,直到高中前才算停止了我的舞蹈生涯,并且由于先天嗓音条件不错,在经过一些专业老师的指导训练之后,我便一直担任各种大型晚会活动的播音与主持工作,可以说在我的整个少年时期几乎没有离开过舞台与灯光。自幼萦绕在我的耳边就是这样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前只是用它来激励自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从新思考这句话,那台上的一分钟到底为了什么?是为了别人投向你的目光还是为了实现某种自我的表达?无论怎样我变的安静了,更愿意与自己相处!渐渐的我知道曾经的过往都是我的一种人生体验和积淀,我的内心在逐渐丰满与强大,我是必要寻找到一个更大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舞台,那就是绘画艺术!

 

记者:大学学习期间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谁?或是什么事情对你触动最大?

 

于剑飛:大四毕业展时我的毕业创作是铜版创作《赫赫青铜》系列,并且采用了一版多色以及多种技法配合主题,相对绝大多数单色的铜版作品而言,颇具特点,卢禹舜院长及系主任老师们驻足观看并详细询问我的创作思路、技法和作品主旨,给予了肯定并决定将此系列作品留校,这件事情对我今后的职业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最喜欢的艺术流派是什么?平时比较关心的艺术现象是什么?

 

于剑飛:我比较欣赏亨利卢梭、戈雅、维拉斯凯支、修拉等等。在美术史的语境中,仍然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师。就艺术流派而言,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有着令人着迷的观看方式,这种方式一部分贯穿于我的创作脉并给予很多的启发。

关于艺术现象,是这样的,在心底,我仍然觉得自己骨子里是个古典主义者,而对现当代繁复多变的艺术现象,我始终保持着学习和观望的态度,这样有助于我保持自身创作脉络的独立性,而无论任何一种艺术现象的发生都是一种推进。从我个体而言,艺术现象始终是保证艺术鲜活的重要状态。

 

记者:目前这种类型的创作何时开始?最初是什么原因转向这种方式的?

 

于剑飛:这批作品的创作开始于2009年的夏末。由于我长期从事铜版创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现许多构思和表达受到了铜版本身语言及形式和技法的限制,于是开始有意的寻找更加直接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记者:听说你信仰佛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机缘?佛教的思想对你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于剑飛:受长辈的影响,十几岁起对佛教便有了懵懂的认识但并无过多思考。伴随着我自身的成长以及职业的选择,佛教于我而言既是精神信仰也是哲学思考。佛教思想的博大需要用尽终生也许也无法参透。但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生命、轮回、因缘、生死等等许多的解释给予我生活中无限的影响与指引。我并不是一个激进的修行者,我也不太在意外在表象的呈现,就佛教而言一切都是修行,宗教信仰影响的是我的状态,并不会完全体现在作品之上,具体到最近6、7年间,我的创作和生活态度也逐渐的达到平衡与安定。将心安住的同时先清见内心,再向外反映。

 

记者:艺术创作在你的生命和生活中是什么位置?你希望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什么?

 

于剑飛:我很喜欢也逐渐的明白了一句话“艺术的生活,生活的艺术”。这就是我一直期望且逐渐进入的状态。我的作品表达的一定是自我,这也是我最不愿过多解释的。我画画不打草稿也几乎没有手稿,完全由心而发,回忆一切,纪录下来。

 

记者:你个人的生活和你的艺术创作之间是什么关系?

于剑飛:交织着前行吧!互相渗透的关系,也许用纠缠更恰当。

 

记者:希望这次画展解决什么问题?对个人的未来和创作有什么规划和期许?


于剑飛:此次画展可以解决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是这是一个短暂的总结。目前最希望快点回到艺术创作的日常里,对下一阶段的作品我自己非常好奇!


艺术家简介


▼于剑飛 

于剑飛  80后艺术家

祖籍黑龙江大庆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版画系

中央美院版画系研修班

中央美院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进修

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入围并获黑龙江省版画优秀奖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家工作照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1号院 央美国际

-END-


一则招聘:现招新媒体小编有现场经验最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