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冠心病验案欣赏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17-03-18
微博
Qzone
微信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冠心病验案欣赏

旋转思维 2017-03-17 16:55

心脏是人体当中最重要的脏器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全身的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部位。然而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生活作息的不规律等原因,是的心脏功能逐渐逐渐的衰退,呈现出病态,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冠心病验案欣赏

临床当中,心脏部位发生病变在内科疾病中实属多见,其中冠心病又是心脏病当中的最为常见的疾病,其临床当中最为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多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中医在治疗本病是通过临床的辨证,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对症下药,往往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名家刘渡舟老先生曾经只用了一个“小方”进行治疗,就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经典医案(冠心病)

陆××,男,42岁。形体肥胖,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而住院,抢救治疗两月有余,未见功效。现症:心胸疼痛、心悸气短,多在夜晚发作。每当发作之时,自觉有气上冲咽喉,顿感气息窒塞,有时憋气而周身出冷汗,有死亡来临之感。颈旁之血脉又随气上冲,心悸而胀痛不休。视其舌水滑欲滴,切其脉沉弦,偶见结象。刘老辨为水气凌心,心阳受阻,血脉不利之水心病。

处方:茯苓30g、桂枝12g、白术10g、炙甘草10g。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冠心病验案欣赏

此方服三剂,气冲得平,心神得安,心悸、胸痛及颈脉胀痛诸症明显减轻。但脉仍带结,犹显露出畏寒肢冷等阳虚见证。乃于上方加附子9g、肉桂6g以复心肾阳气。服三剂手足转温而不恶寒,然心悸气短犹未全瘳。再于上方中加党参、五味子各10g,以补心肺脉络之气。连服六剂,诸症皆瘥。

[按语]本案冠心病为水气上冲之所致,刘老名之谓“水心病”。总由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则见胸痛、心悸、短气等心病证候。临床辨识此病,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如下:

望色:多见面色黧黑,此为“水色”。病重者,在额、颊、鼻柱、唇围、下颏等处,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为水斑。

察舌: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切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时见脉结代或沉伏不起。辨证:(1)有水气上冲之候。病人自觉有一股气从心下上冲胸咽。(2)胸满,夜间为甚,遇寒加重,多伴有咽喉不利,如物梗阻。(3)心悸,多发于晨起、夜卧、饮食之后,或伴有左侧颈部血脉胀痛。(4)短气。表现为动则胸闷发憋,呼吸不利,甚则冷汗自出。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冠心病验案欣赏

治疗水气上冲之“水心病”,首选苓桂术甘汤。本方《伤寒论》用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金匮要略》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等水气凌心射肺的病症。苓桂术甘汤有两大作用:一、温阳下气而治心悸、胸满;二、利小便以消水阴,而治痰饮咳逆。方中茯苓作用有四:一是甘淡利水,二是养心安神,三是助肺之治节之令,四是补脾厚土,为本方之主药。桂枝作用有三:一是温复心阳,二是下气降冲,三是通阳消阴,亦为本方之主药。桂枝与茯苓相配,则温阳之中以制水阴,利水之中以复心阳。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白术补脾,助茯苓以治水;炙甘草温中,助桂枝以扶心阳。药仅四味,配伍精当,大有千军万马之声势,临床疗效惊人,可谓独树一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