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来了!【凤纹】:中国最美的吉祥【纹饰】!

 天宇楼33 2017-03-18

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起源于中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凤在人们意识中有各种形态,在《尔雅.释鸟》中写道:“凤,其雌皇。”郭璞注曰:“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鱼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凤其实是由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动物融合而成的神物。凤与龙一样,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洗礼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标志和精神象征。虽经过不同时代的演变,崇拜凤的观念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意识形态。

嵌金銀凤鸟尊     春秋

在我国古代装饰纹样中,凤纹图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千百年来,人们用凤纹图案装饰美化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趣。早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就把鸟纹图案描绘在各种彩陶上,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到了商周时期,凤纹取代了鸟纹,出现在青铜器上面,形态威仪。

青铜器底部凤纹     商代

商周时期,凤凰被看作是一种神鸟。故在奴隶主使用的玉器和青铜器上,凤纹的刻划,突出地表现统治者的天命观念。这时的凤纹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一派勇武健硕的情态。

凤纹玉剑格    商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局面,形成了大一统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凤纹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到了汉代基本定型。从整体上蓝,凤纹的形貌多为展翅飞舞、昂首阔步状,颇具雄浑大气的王者风范,矫健遒劲而富于动感,展现了这一时代的国力强盛、安康稳定的社会精神风貌,这时期的凤纹的喙、眼、头、颈、翼、尾灯各个部位的造型特征多元而完善且极具装饰色彩,结合的装饰纹样的种类也大大增多,可谓是异彩纷呈,凤纹与人物纹相结合,以示天人合一的思想,凤代表引人登天,兆示祥瑞的神鸟。


凤纹瓦当   秦代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凤纹的装饰题材又进一步扩大,主要是源于佛教的传入,如忍冬纹、莲花纹等于凤纹的结合,为凤纹的结合,为凤纹注入了新的象征意义。其造型上基本延续了汉代凤纹的形象特征,在此基础上更显灵巧自如、轻盈妙曼、潇洒飘逸的精神风貌。

凤鸟纹陶砖    南北朝

唐代凤纹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灿烂一时。当时的装饰艺术的形式感也更加强烈。凤纹的造型更加鸟体化。许多铜镜上的凤纹都轻歌漫舞、生意盎然,充满快乐情趣。成双成对的鸾凤,嘴上衔着一条打有同心结的飘带,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这自然和辉煌的盛唐的物质文化生话息息相关,反映出升平的气象。

青釉褐绿彩凤鸟纹壶     唐代长沙窑

我们还从唐代青铜镜上面出现的凤鸟图案上可以看出唐代凤纹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情趣相和合的现象。唐代瓷器上的凤纹图案,绚烂多姿,表现了雍容大度、生机勃勃的时代风貌。凤纹装饰在瓷器上大多采取刻花、印花的技法。

葵形凤纹铜镜   唐代

宋辽金时期的凤纹,同样具有各自的特点。自唐代以后,中国瓷器工艺的发达,使凤纹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都可以从瓷器上找到各种凤鸟装饰纹样。宋代的凤纹,继承了唐代刻花、印花的制瓷技法,喜用柔和的线条,显示怡然自得的情调。这时期的装饰艺术在观念形态上偏重寓意,凤鸟纹样便也多吉庆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气息。

青白釉凤头壶     北宋

凤纹基于宋代温文尔雅的时代精神特点,此时的凤纹图案呈现出隽秀柔美、怡然祥和、生动细腻的神态,形制渐渐趋于程式化。在延续唐风的基础上又进而细致入微地刻画与强调。此时的凤纹羽翼开阔而层次丰富,造型的刻画细腻而委婉,尾羽悠长飘逸,显得静谧而幽雅。

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北宋

元代瓷器装饰成熟,彩瓷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凤纹的装饰由刻花、印花变为笔绘为主,大量形美色艳的凤纹在瓷器上出现,都富有艺术性,有些形象随手画来,浓淡得宜,明快流畅。元代的凤纹除了具有宋代的温柔与雅致,整体风格上体现的是元代善战善武的时代精神。

青花凤首扁壶    元代

 由于游牧民族的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与观念造就了这个时代刚健有力,粗放豪迈的精神特质,反映在凤纹造型中,自然也呈现出粗犷遒劲,自由奔放的形式风格,与宋代凤纹形成了鲜明的对杯比。由于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其艺术风格又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汉文化的深厚与沉稳,呈现出刚柔并及济的时代特征。这些凤纹大体分为祥和型和狞厉型两种,然而这两种风格和内涵截然不同的凤纹,反映了元代艺术家们对蒙古族统治者的矛盾心态。

 红绿彩描金双凤穿花捧盒   元代

到了明清时期,凤纹装饰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形,无论在圆形、方形或各种各样的装饰形体内,纹样构成都各具其内在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化。人们在归纳和整合了历代凤纹造型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画凤的口诀与模式,凤纹图案呈现出了规程式化、样式化、图案化的艺术格局。如“凤有三长:眼长、腿长、尾长”;要符合“首如锦鸡、冠似如意,头如藤云,翅如仙鹤”的形貌特征;“朝阳啸的凤,姿势欲翔腾”等等,这些方法与口诀,代表着一代代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眼光,使凤的造型有了固定的样式。

 青花双凤纹花边大盘    明永乐

 按其姿态分有“坐凤”、“飞凤”、“立凤”、“卧凤”等,按与其他纹饰相结合分有“云凤纹”、“草凤纹”、“花凤纹”等,明清两代,有帝后象征意义的凤纹没有被皇权垄断,民间瓷器上也经常使用。造型生动新颖、独特,与宫廷凤纹图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凤的形象增添了新异的色彩。

青花凤纹碗    明成化

 明代,凤纹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型,无论在圆形、方形还是其他形状的器物上,纹饰构成都具有其内在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化。

青花凤鸟花卉辅首鼓钉纹绣墩   明嘉靖

清代装饰以凤纹的瓷器较明代增多,而且画法风格各不相同,按纹饰的组成分成双凤、夔凤、凤凰牡丹纹、龙凤纹等,此时凤纹基本上贯穿整个时代的瓷器生产,并多出现在官窑瓷器上,其代表意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皇权的象征。

凤穿牡丹花卉纹五彩罐     清顺治

纵观历代的凤纹图案,无不凝结着各代人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在不断地演绎、发展、综合、完善的过程中,创造出我们现在所见的美丽而有生命力的凤凰形象,承载着中华民族极其丰富而独特的象征意蕴与文化内涵,使之时至今日而经久不衰,神采奕奕。

青花凤穿牡丹将军罐    清康熙 



图文来源: 收藏内参  作者不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