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阿明作为肠癌 乳腺癌同期双原发的家属,近期在肠癌群看见新辅助治疗没有受益的病友讲诉现状,无比的心酸。 肠癌新辅助治疗对于有保肛需求的病友无疑是雪中送碳的机会,但也有现实的风险,对新辅助治疗中家属常犯的错误进行了反思,整理,希望对肠癌的病友认识上有所帮助。 只有先理性的了解治疗,在适合自己的治疗中,也要有风险意识,稳住病情,先取得不败,我们才可以有对病情反击的可能。 下面是我对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解读,由于是站在家属的立场,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和数据阐述,非专业人士,所述如有错误,请酌情谅解!面对癌症,我们家属能做的,应该是根据自身病情和就医条件,最大限度减少治疗当中我们可能会发生的错误,避免治疗中的减分。 初治是最有治疗机会的时机,试想下,新辅助失败后复杂的病情,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和医生极度的不信任,治疗前路一片渺茫,无助、恐惧、焦急的心情,还能找到接手的医生几率急剧下降。 治愈癌症最后还都要靠医疗科技的发展,希望此文会对你有所帮助,祝愿所有肠癌治疗中的病友,治疗顺利! 视频为阿明在癌度APP上的肠癌新辅助治疗的视频,欢迎大家下载癌度APP观看! 1 新辅助治疗释义 肿瘤三个治疗模块,手术、放疗、化疗是现有治疗的骨架,准确的治疗设计,降低肠癌治疗错误几率,是提高治疗质量的基础。根治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也是治愈肠癌最长效的方式,术后的放疗、化疗即被定义为辅助治疗,而术前的放疗、化疗也就被定义为新辅助治疗也有说法为三明治治疗。 2 术前新辅助治疗优点 在肿瘤各级血管和淋巴管未损伤前予以化疗,可提高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及早控制微小转移,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受益,降低了手术难度和范围,减少术中污染几率,例如保肛。 测试药敏,指导后续辅助治疗。 预后的评估相对多了治疗依据,术前PCR(临床完全缓解或者病理完全缓解)的5年生存率高。 3 术前新辅助治疗缺点 新辅助的优点常常被医学资料传播,相比新辅助的缺点,在治疗之初,病友们也大多不懂,我相信医生都会有讲解,最后也还是一知半解。常态是:万能的医生,我们把希望都寄托给您了,希望通过您的治疗,达到康复或稳定好转等。自己不再学习治疗知识,对新辅助缺点造成的治疗后果,无法接受,阿明认为这不是医生的错误,对吗? 具体缺点,风险前置,放化疗不受益,病人体质下降受创,诱导肝脏损伤,影响术后恢复,疾病进展,严重的情况,甚至再无治疗价值。 病人家属不懂新辅助的风险,正确对待治疗的风险,这也被阿明列入为一条。 4 术前新辅助治疗争议点 肿瘤放化疗消失,也就是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或者病理完全缓解,还需不需要手术?消失后肿瘤位置坐标不利于手术。目前国内的治疗方式,还是需要根治术。 5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新辅助? 通常术前评估的内容,医生通常会结合所有的影像、病理、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既往病史、甚至基因检测结果来评估病情分类为预后的高、中、低危,例如:有无神经侵犯、脉管侵犯、肠镜病理组织分化高、中、低、未分化程度、鳞癌、腺癌、粘液性癌、印戒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侵润深度、肿块大小、肿块位置、累及旁周组织、肠系膜能否完整切除、既往疾病。 术前评估可以完全切除的低危病情可以不用新辅助治疗,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病友,可以下载最新指南,避免描述错误引用了部分内容如下: 目前NCCN指南推荐,对距肛缘12 cm以下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放化疗。 对于T4期的患者,术前放化疗对提高R0切除率疗效是肯定的. ![]() 由于T3期直肠癌是一组异质性较大的肿瘤,尤其是T3N0的患者,是否都需要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目前尚有争议。 Peng等的研究表明,对于没有神经侵犯这种高危因素的T3N0患者。其5年局部复发率仅为7.9%,明显低于存在神经侵犯患者(22.7%,P=0.017),提示,对于这部分无复发高危因素的T3N0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的作用可能有限。 同时,应该考虑到肿瘤部位对局部复发的影响。距肛缘超过10 cm的高位直肠癌单纯手术后的复发风险较中低位明显降低。新辅助放化疗对这部分患者的作用同样可能受到限制。但目前尚无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的证实。 T3亚组的研究现况 既往的研究表明,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患者预后明显变差。T3期肿瘤侵犯超过直肠固有肌层,但侵犯的距离差异很大。 ![]() Merkel等的研究表明,不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如何,肿瘤浸润深度小于5 mm的T3a期患者5年肿瘤相关生存率为85%,显著高于大于或等于5 mm患者的54%(P<0.01)。 shin等分析的291例t3期直肠癌患者中,5年无病生存率(DFS)在T3a(肿瘤浸润深度小于1 mm)、T3b(肿瘤浸润深度l~5 mm)、T3c(肿瘤浸润深度5~15 mm)和T3d(肿瘤浸润深度大于15 ram)4组中分别为86.5%、74.2%、58.3%和29%(P<0.01);在对200例ypt3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时,发现浸润深度是独立的预后因子,浸润深度小于5 mm(T3a和T3b)的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浸润超过5 mm(T3c和T3d)的患者。 目前,T3亚组的分类在直肠癌术前MRI评估中已开展应用,但在术后的病理评估中尚未正式纳入TNM分期标准。 现有两个分类系统已经用于直肠癌术前MRI浸润深度的评估,ESMO标准(T3a,浸润深度小于1 mm;T3b,l~5 mm;T3c,5~15 mm;T3d,大于15 mm)较RSNA标准(T3a,浸润深度小于5 mm;T3b,5~10 mm;T3c,大于15 mm)更为精确,但同时增加了测量的难度和可重复性,浸润深度为5 mm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截断值。 笔者认为,后者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在MERCURY研究中,对于MRI评价为无高危因素包括直肠系膜间隙无侵犯、脉管内无癌栓并且浸润深度小于5 mm的患者,单纯手术后局部复发率仅为1.7%。 T3亚组的治疗推荐 2013年ESMO指南推荐,对直肠癌应根据复发风险进行分层治疗。分层指标主要依据MRI评价结果,包括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N分期)、距肛距离、直肠系膜筋膜(MRF)和肠壁外脉管(EMVI)侵犯情况等,最终可分为极低危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分层后的治疗模式较以往的统一模式有所区别,更为细化,本文主要探讨包括T3期的后3组患者。 1 低危组: 包括T1~T2期直肠癌和早期的T3N0期患者。MRI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小于5 mm、MRF和EMVI未受侵犯,并且肿瘤位于肛提肌以上,这部分患者可直接进行手术,若术后病理报告有不良预后因素如存在淋巴结转移或环周切缘阳性等,再补充行放化疗或化疗。 2 中危组: 包括低位的T2期、肿瘤浸润深度大于或等于5 mm并且MRF未受侵犯的T3期、存在淋巴结转移、或是部分T4a期(如仅侵犯部分腹膜)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对这类患者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放化疗具体选择长疗程、或是短疗程仍有争议,但长疗程放化疗能带来更高的pCR率,是目前多数放疗中心的首选。 3 高危组: 指MRF受侵犯的T3期直肠癌、以及T4a和T4b或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长疗程放化疗后间隔6~8周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模式,也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式,对于高龄或不能耐受长疗程放化疗的患者,可考虑5 Gyx5的短疗程放疗。 ![]() 6 阿明要叮嘱的事项 ![]() 术前新辅助的时间通常7-11周,解释下,即这段时间内,只要达到术前设计的治疗方案的效果,即立即进入下一步治疗,规避风险,超过这个时间的新辅助治疗,统计数据对预后不利,牢记。 ![]()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明白了,肠癌新辅助的治疗过程,家属是参与者,而不是治疗的局外人,缺失家属的深入性的参与,往往有些病情发展,游离于医生控制之外,家属在新辅助治疗方案期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监测治疗情况,及时和医生沟通状况是不可缺失的环节。 ![]() 基因检测在治疗中的作用,检测KRAS、EGFR、MSI、HER-2、ERCC-1、PIK3C等不仅对进展期的肠癌治疗有药物指导意义,也对预后有评估价值,是能够帮助医生设计术前新辅助方案的可选手段,但不是所有病情的必选项,参考病情使用。 ![]() 治疗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认识尚不足的病友还有一个可以借力的办法,就是当一个诊疗步骤不明晰或风险偏高时候,可以申请MDT(多学科联合会诊)支持,可以多次的。 不妥之处,欢迎指正,欢迎各种喷。 癌度已经细分出肺部肿瘤群、妇科肿瘤群、胃肠肿瘤群、肝胆肿瘤群以及小癌种群,并在各群配备专业人士及癌度大神,帮助大家解决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有需要的朋友,请加微信号:17191208048或17191096158,癌度家人等你哦~ 猜你喜欢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