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邦提克珠饰文化与欣赏(二) Pumtek Beads

 RK588 2017-03-19

在周朝时,周人与羌人(特别是姜氏)的关系最为密切,周人的母系祖先渊源于羌人中的姜姓,羌与周的联盟一直是周朝政权稳定的力量,但诸侯的叛变.家族的战争,才使周朝衰退,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因列国争霸.大国争强,将容崎岖于荆棘之中,依违乎大国之间,屡失故地,渐染华风,最后亦融于晋楚之中!

目前古西羌之遗裔,现居于我国四川西北边,松藩.黑水.汶川...甘牧州的茂汶等县和缅甸钦省(chin state)的哈卡(haka).发兰(falam).滩德兰(tiangtlang).帝丁(tedim).腾澜(ton zang)地区! 尤以缅甸的羌族,从秦朝公元二二一年开始,他们的祖先长期以来就一直过着不为人知.躲避战争.四处奔走的游牧生活,木珠项鍊也成为他们怀念祖先的遗物!

古时的羌族人民,大都住在东亚高原的东部及中国的西北部,有些羌族先民居住的地方在长江.黄河发源一带(今青海省)和四川黄河上游南部地区(今甘牧一帯),"羌人"并不单指一个民族,而是有许多的西部游牧民族所构成,自从公元前二二一年中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霸业之时,勤均(秦朝大将)就经常与东北入侵的游牧民族作战并攻击黄河上游的羌民,于是,一些原居住于四川黄河上游的羌民就被迫离开长久居住的故乡,渡过黄河往北迁移寻找安全又丰泽的平原居住,而在迁移的过程中,有的羌民经过青海.西康.金沙江.怒江,进入了几世纪人迹荒漠的野人山(中缅未定界) 及长年冰雪覆盖的山川至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区域生活,当时在长江.黄河发源地一帯的羌民也加入迁移的行径!

当时他们进入的时间约在公元初期左右,另一些住在青海一帯的羌族(没有迁移的人),经过中国长期朝政的变换和边疆的争战,到了唐朝时靠着游牧生活的羌民,有些成了蒙古人,有些已是西藏人(吐番)的身份了,但有少部份的羌民都还住在西康山区生活!

居住在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羌族人民,因住在西藏和缅甸北边边界地区,由于羌族人民的种族以及中国邻近山区的少数民族亦陆续从公元十五世纪开始至十六世纪中期为止迁移至此,后来历史学家就把只要从西藏或中国来到缅甸的移民族群都统称为"西藏缅族人民"(depamanma)!

谈到木珠的丰彩美感,若是没有经过几千年来使用者的佩带及气候的冷朝热晒和很多的自然条件下之琢磨.催生是无法形成出纳种整体被岁月摧残.风化侵蚀,惹人喜爱耐人寻味的美感,然而珠的美,最重要的不在其表面图案的文化背景,而是其珠子本身的材质被时空搬弄所变化出来的斑驳之美!

当这批羌族的先民抵达了缅甸北部之后,就慢慢的迁移至缅甸的中部定居,在钦的运河又名"更的宛江"(chin-dwin river)两边生活,此河为伊洛瓦底江的一条支流,是以钦人(chin)之名命之,当时羌族即"德族",在缅甸建立"德页王国",是当时中国与罗马通商必经的要道,所以亦受中国文化影响甚深,后来被其他民族消灭,于是就逐渐移居缅甸西部山区一帯,而形成今日的钦族而被称为钦人(chin),他们和当时缅甸的骠人(pyu)相处的很好,骠人(pyu)居住在有墙壁建筑的城市里,而钦人(chin)居住在外围的大型村落里!

大约在公元九世纪,南诏(唐朝)就经常侵袭他们的地方,打破他们安宁的生活,骠人和钦人虽然极力平反但都徒劳无功,后来一批新的势力缅甸人(myanmar)在扩建他们的王国时一同将骠族并吞了,但他们对钦族仍保留友谊的关系,事实上,钦族这个字"chin"在缅甸有"朋友.同伴"之意!

木珠的原料大概分为五个种类:
1.蛋白木化石(opalized woodstone)


2.蛋白光棕榈树化石(opalescene palm woodstone)


3.棕榈树木化石(palm woodstone)


4.硬木化石(hard woodstone)


5.根金硬木化石(dipteracarpoxylon burmensas woodstone/gingen woodstone)

这只是依照化石的特性做大略的区分,有关此类化石木种的名称,在缅甸克钦省的密支那省府省博物馆内有专门之介绍,以及在harvard' s peab-ody博物馆内有展示木化石器!

通常石化的木头是比较不普遍被使用的,大部份的硬木化石因为硬度够硬,可以做成尖锐的器具,在东南亚的古文明时期长发现出土的切割工具,但是它有个问题,就是必须要顺着木头的纹理劈开,所以做成的工具通常都是扁平状的,很少做成珠子被使用,最不常用到的材料就是经过石化的棕榈木,除非它已变成蛋白光的棕榈木化石,以纹理来看,它和其它石化硬木内部纤维结构不同,另一个分别是它可以和蛋白木化石一样从任何方向被劈开,象是硅酸的凝灰岩特性!

就硬度来说木珠的五个木化原石种类里,以蛋白木化石的硬度最高,其所形成的年代也最久,现在除了采挖掘方式以外,很少再能从地表找到漂亮的蛋白木化石及纤维较细红的棕榈木化石!

一九九四年时期,木珠因为有轻重及光泽木纹的不同,于是人们将它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不同年代的木珠等级,以便区分其价值!

第一代(原生代)木珠:是由珍贵的蛋白木化石材质(期间是一百至三百万年前中生代地质所形成)及另一种棕榈树化石材质制造的木珠,是为古老的原始串项珠子,最早约在公元三千年前由中国制造!

第二代(中生代)木珠:则以蛋白光棕榈树化石及纯棕榈树木化石所制造的木珠为主,而硬木化石也同样在同时期有被制造,只是树种材质不同,最早约从公元两千五百年前至公元两千年前左右由缅甸骠人及钦人制造!

第三代(近代.新生代)木珠:则依然是缅甸当地各类硬木化石制造的木珠,最早约在六十年前开始制造至今!

图片所示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木珠,请留意表面润泽感大有不同!

这是一个瓜形木珠,质料是第一代的蛋白木化石!

从这颗残珠中可以看见已经完全玉化的质地!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代(原生代)木珠线纹的镶蚀厚度!

在长波紫外线灯的照射下,第一代木珠产生的荧光效果。第二代与第三代木珠在紫外线灯照射下不会产生荧光!

这是第一代老木珠的皮壳,经过千年岁月的风化,圆熟滑润!

这是第一代老木珠的皮壳,经过千年岁月的风化,圆熟滑润!

坊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人会在珠子上刮取其粉沫入药,所以会产生痕迹!

这是第一代老木珠的孔,经过千年穿缀佩带的样子!

到了公元十三世纪,缅甸又受到蒙古元世祖成吉思汗军队的攻击,使得钦人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家园四处躲藏开始住在克雷藐(kalemyo)及米达河(myittha river)周围,当时一些人首先到缅甸西部哈卡(haka)的山区居住,接着陆续又有许多族群亦迁往山上定居,有的是到印度边界山中的米罗兰(mizoram)地区或那加兰(na ga land)地区定居,后来缅甸的西部山区,就被缅人称为钦山(chin hill),根据钦人的解释他们的祖先都来自中国,"chin"代表中国的"chine"字及秦始皇的"CH-in"字以及黄金的"Gin"(斜音),为了表示对伟大富裕的中国及秦始皇的怀念,所以(chin)地方是他们为自己住的山区所取的名字!

现在哈卡(haka)地区的古迹都是在公元一千四百年前建造的,在中国清顺治时代(sihongti prince)公元一六四四年后,也有一些族群从缅甸中部进入西部!(有关于钦族总称中,各种族的迁移故事版本很多,但都与羌族无关)

在公元一八九0年一月十九日英国政府占领了哈卡地区后,在当地建立了大城镇.指挥中心,后又遭日军侵略,直到缅甸独立后,钦山(chin hill)才正式被命名为钦省(chin state),从此结束了羌族两千多年来复杂的移居过程,至今随着岁月的变迁.种族的融合,即使现在的中国人也早已忘记他们(钦族)也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