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4版致癌物报告(14th Report on Carcinogens, RoC),纳入了7种新的致癌物。此次更新后,共有248种物质被列为致癌物。 新增加的7种致癌物分别是三氯乙烯(TCE)、钴和钴化合物以及与人类癌症相关的5种病毒。 这5种病毒具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人类嗜T细胞病毒-1型(HTLV-1)、Epstein-Barr病毒(EBV)、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以及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V),详见下表。 总体来说,这5种病毒与超过20种不同类型的癌症有关。
鉴于全球约有12%的人类癌症可能归因于病毒感染,并且现在还没有可用于以上5种病毒的疫苗,因此,降低感染的预防策略更为重要。 三氯乙烯(TCE) 三氯乙烯是一种用来制造氢氟化合物的工业溶剂。军队也使用它去除金属油污。研究显示这种物质和肾癌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钴和钴化合物 钴是一种自然生成的金属,通常存在于充电电池、蓝色玻璃、瓷砖和陶瓷中。一些医疗装备和太阳能板也会使用它。钴被 ' 合理预期为人类致癌物 '。这意味着,虽然研究尚未找到钴和癌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这种元素会在动物身上导致癌症,实验室研究已经演示了一种可能的致癌机理。钴之所以跟癌症产生联系是因为它能在人体内释放离子,这些粒子可能会损害 DNA 并导致癌症。维生素 B12 中也含有钴,但是这种与蛋白质结合形式的钴不会释放离子,因此不会导致癌症。 这一最新版的报告鉴定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致癌环境因素(统称为“物质”),包括化学品、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物理因子(如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化学物质混合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纳入报告的这些致癌物会增加癌症风险,但本身并不意味着一个物质或者一种病毒就会导致癌症。许多因素影响着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包括个体对物质的敏感性、接触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等。
|
|
来自: 小五zlsmeex53x >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