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东西南北四座亭,它们的故事你知道吗?

 lcclcclcclcc 2017-03-19

福州的地名有不少都以“亭”为名,

东有五里亭,

西有接官亭,

南有白湖亭,

北有思儿亭。

每一座亭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有的代表跨越海峡的乡愁,

有的代表正气和清廉,

有的代表家国情怀父子亲情,

有的代表未来和速度。

它们组成了独具特色的福州城市文化。

今天,晚报君一一说给你听。

五里亭

五里亭始建于明代,是福州东郊古代的送别长亭,曾在此处送别无数赴台谋生的福州人。

当时福州府城的东南城墙上开着一扇“水部门”。出此城门而东,铺着近2米宽的石板路,蜿蜒穿过郊野,串起原野上星星点点的村庄,直通向马尾、闽东各县邑。在距水部门5华里的这条驿道上,盖着一座亭子,等候着城内外的行人在此歇脚或送别,这就是五里亭。

从明末开始,福州先民大量迁徙到台湾。相当多的人是经福州东郊五里亭到马尾港乘船去台湾的。至今,东郊一些老人还能依稀忆起当年传唱的一首凄婉动人的《五里亭送郎歌》:

送郎送到五里亭,杨柳依依是奴情。此去台湾路迢迢,马尾港外波不平!送郎送到五里亭,执手相看泪盈盈。一到台湾频寄信,应记今日奴叮咛!

五里亭随着历史滚滚车轮而湮没于世,2006年在鼓山镇后浦村重建。

重建的五里亭,利用清代五里亭遗留下的4根完整的石亭柱,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加以修复,具有浓郁的清代风格。

4根亭柱撑起歇山式的亭盖,翼然卓立,金碧辉煌。亭柱前联曰:“北极位尊恩媲万家生佛,南闽地迥灵钟五里长亭”,隶书体;后联曰:“宝剑烛天龙降虎伏,福星当路凤翥鸾翔,”行书体。书法精湛,意含吉祥,祝福亭上远行者能在宝剑护送和福星照耀下,一路顺风,平安抵达闽东或台湾。

为了再现“亭前垂柳,折柳惜别”的古风古俗,后浦村人又在五里亭旁遍植柳树,竖起五里亭和后浦村留存下的清代耕田碑、河界碑、水源保护碑和民初建桥碑等珍贵的古碑,重现后浦八百年文明古村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建起了以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柳园,为古迹五里亭添上了许多文化底蕴。

接官亭

在原洪山桥码头的接官亭是清朝政府为各地官员来闽而设,官员在洪山桥上岸后,先到接官亭稍事休息,然后进城。

2013年,在洪山桥街洪山桥旧址附近重建的接官亭是木质结构,仿原接官亭。基座的浮雕《清洪桥接官场景图》再现了当时接官的情景。

关于它,有一个故事。相传明朝奸相严嵩,权高势重,欺君罔上,紊乱朝纲。海瑞上奏严嵩十条大罪,逼使严嵩辞驾回归。海瑞又故意向严嵩进言,说福州有个西院院长空缺,可以日进斗金。严嵩听了,喜形于色,奏请皇上前往接任。谁知,船到福州,来到接官亭,却见来迎接的都是麻疯病人,原来,所谓西院就是麻疯病院。严嵩一气之下,撞死在接官亭。

福州西洪路东头,老人叫这西门,西门兜。早年的早年,官员从洪山桥接官亭上岸从这条老路进城到官衙。评话有唱地名段子:

鼓楼前过渡鸡口西峰里善化坊余府巷出西门。柴巷陆庄大王里,打铁桥,老鸦壑,将军山,祭酒岭,长春铺,直到洪山桥。吃光饼,看桥亭,看水市,登船向水口……直唱到延平府。

在西洪路的原“接官亭”和“浙江会馆”之间的一条里弄,叫鸡角弄。它的名字也有来历。接官亭的门口插有一面清三角形黄龙旗子,旗角正对着弄口,因此称“旗角弄”,时间久了,讹传为“鸡角弄”。民国期间,“接官亭”曾改为“警察分驻所”,解放后为“福州乳品厂”,今改建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有诗曰:“伤心地名鸡角弄,几多哀思几徘徊。”“鸡角弄”很偏僻。它的后面就是一大片的山坡地,清朝时作为刑场,有小庙称“无嗣坛”和圆形的石墓叫“万人坑”,阴森可畏。

民国期间,有许多革命烈士在这里英勇牺牲。解放后被福州人民称为“福州的雨花台”,有纪念碑曰“福州西郊鸡角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白湖亭

古代的时候,在福州的南边有一片“白湖”,明朝的时候在湖边盖了一座亭子,因此得名。现在,湖干了,亭子也倒了,白湖亭只剩下一个名字。晚报君只能找一张画来脑补当年的白湖亭咯!

不过,今年初福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后,白湖亭成为“四个亭”中第一个有地铁通过的地方哦!

思儿亭

思儿亭位于鼓楼区新店镇的思儿亭村。它的来历和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

传说当年戚家军之所以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是因为军纪严明,说一不二。当时戚继光宣布:面对倭寇,许进不许退,谁敢迟疑反顾,格杀勿论!军队一路追杀逃敌,当到福州北门的时候,戚参将之子见敌军已去远了,遂勒马回头跑了几步,想看看父亲及队伍行进情形。

谁知此状被他父亲看到了。戚继光怒不可遏,大声喝道:“小畜牲!你敢违背军令,回头反顾!”他牙根一咬,喝令左右:“来呀!将这畏缩不前的小子押下斩了!”他的马前中军知他脾气,军令既下,说也无用,遂忍着眼泪,把他的儿子押到今称琴亭附近一个草地上斩了。

戚继光为严肃军纪而忍痛斩子,使全军将士为之折服,将士们一路勇往直前,很快把倭寇赶出了福州城。当队伍胜利回师又经过杀子处时,许多老百姓聚集在一座无名桥头,流着眼泪高呼:“戚公子为百姓而死,可怜啊!”戚参将见状也为之动容,泪眼望着斩子的那片草地。

为了纪念戚家军的功绩,老百姓在那片草地上建了一座思儿亭。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在亭中哭祭戚公子,其状实为惨恻,无名桥改为惨恻桥。传说如此,但后人未从史实中找到戚继光斩子的依据。

北门外的思儿亭和惨恻桥确实存在,只不过1941年日军进犯福州,摧毁了思儿亭和亭中的戚继光父子塑像,惨恻桥也难觅踪影。

如今的思儿亭是10多年前重建的,位于国色天香小区内。“藏”在一片绿化带后的木构亭子不仅为小区的风景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居民休憩聊天提供了好去处。

福州晚报新媒体部综合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