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麦小米各有长项,青稞豆类调节血糖

 图书 馆员 2017-03-20
燕麦小米各有长项,青稞豆类调节血糖
2017-05-18 18:53生命时报

编者的话:吃粗粮的好处虽已深入人心,但不少人仍难将其融入一日三餐。5月14日,2017“全民营养周”启动,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中国十大好谷物名单:全麦粉、糙米、燕麦米/片、小米、玉米、高粱米、青稞、荞麦、薏米、藜麦。我们平时说的粗粮不仅包含这些谷物,也包含淀粉豆类等。本期邀请权威专家为大家介绍各种粗粮的优势及新吃法。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都有看家本领

自古以来,粗粮就在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粗粮的某些微量元素如铁、镁、锌、硒的含量要比细粮多一些,并且钾、钙、维生素E、叶酸、生物类黄酮的含量也比细粮丰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除了整体营养水平较高外,每种粗粮也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燕麦、莜麦:它们富含β葡聚糖这种黏性物质,能延缓血糖、血脂、血胆固醇上升;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高,饱腹感在所有粮食中最强,餐后血糖反应最低。并且其含有燕麦皂甙,对保护心血管有帮助。

小米、大黄米:其富含钾、镁、铁等矿物质、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预防视力衰老的叶黄素,质地柔软,容易煮烂。两者的餐后血糖反应低于大米,但高于其他粗粮。优点是老幼皆宜,容易消化吸收,古人把它们当成“细粮”看待。

黑米、紫米:它们富含花青素,抗氧化作用强,矿物质含量是白米的3~4倍。餐后血糖反应高于燕麦,但低于精白米。

全麦:就是完整的小麦粒,或小麦粒磨出的全部粉的混合品,含有麦胚。全麦的维生素含量是白面粉的4倍,纤维含量是白面粉的5倍以上,对预防肠癌很有利。

藜麦:营养素含量较均衡,不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十分合理,蛋白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可以和脱脂牛奶或肉类相媲美。藜麦虽然近些年才被引入中国,但其实它在南美地区已经有着5000~7000年的种植历史。藜麦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认的唯一一种能够单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植物。

青稞:它是大麦的一种,又称裸麦、稞麦,主要种植于青海、西藏等高原寒冷地带。青稞含一定量的β葡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同时富含慢速消化淀粉,能起到调节血糖、改善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淀粉豆类:包括红豆、绿豆、蚕豆、扁豆、芸豆、鹰嘴豆等,淀粉豆类血糖曲线的峰值较低,各种煮豆类的血糖指数在 20~40,远远低于大米白面制成的主食,因此特别适合需要调控血糖的人群食用。以各种豆类煮成的粥,是糖尿病人较好的食物。

荞麦:其种皮中含有一种独特成分——芦丁。现代研究表明,芦丁具有降脂、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因此,在日常膳食中经常搭配适量荞麦,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创新做法吃法

范志红强调,粗粮的烹饪方式和吃法主要取决于个人体质:比如肠胃不好的人需将粗粮煮软烂一些;肠胃健康又想控血糖或减肥的人就需要尽可能保持其咀嚼感,以防煮久了控糖和减肥效果变差。粗粮口感较糙,不少人觉得难以下咽,这也是很多人吃粗粮不达标的原因之一。其实,只要烹饪时用点“心计”,粗粮就变得美味起来。

1.全麦馒头、全麦面包抹橄榄油烤制。全麦食品虽然口感粗糙,但它有一个优势,就是烤制后具有比白面包、白馒头更浓的香气,因为其中所含的“戊聚糖”能在高温下产生香气。因此,不妨在面包片或馒头片的一面涂上少许橄榄油,在面包机、烤箱或平锅上略微烤制,让面包表面变脆,味道变香。

2.提前泡好,好煮又好吃。豆子的皮层较厚,淀粉结构紧密,煮起来很费时间。但是如果预先浸泡一段时间,令皮层变软,淀粉吸水,煮起来就容易得多。可以晚上把各种豆子洗净,泡在水中,放在冰箱里;次日下班后放进高压锅里煮粥。这样既省时又好吃。

3.二米饭。蒸米饭时将小米、糙米、紫米、红豆等和大米按照一定比例1∶3或1∶4混在一起煮,不仅可以起到蛋白质互补的效果,营养翻倍,而且口感也更好。

4.做成八宝粥或八宝豆浆。除小米、大黄米外,多数粗粮、豆类不适合单独蒸着吃,煮成八宝粥是最经典的吃法。此外,几乎所有的粗粮都可以放进豆浆机中,打成美味的豆浆糊,当早餐和夜宵吃特别合适。

5.粗粮做成菜。粗粮豆类都可以当菜吃。如夏天炖排骨时,可以放点绿豆,清爽又美味;冬天炖骨头汤时,可以放点大麦,帮助消化又增加风味。芸豆、豌豆煮成五香味道,是很好的下酒小菜。不过,吃了这些粗粮,要减少主食量。

6. 做成粗粮煎饼。很多超市都卖粗粮粉和豆粉,适合用来制作各种软煎饼,如黄豆粉、玉米粉与面粉混合后,加入鸡蛋与牛奶,可以制成非常美味的小煎饼或发糕。豆类可以用来做豆沙,当美味甜食吃。

融入一日三餐

很多人听说,粗粮吃多了也不好。对此,范志红表示,我们提倡吃粗粮,绝不是整天吃糠咽菜,完全不吃精白米面,不吃动物性食品,结果导致肠胃受损、营养不良,而是将粗粮融入一日三餐。吃粗粮时要注意以下4点:

1.每天至少吃一餐粗粮(100克)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应当吃两餐或更多。粗粮可以自然地融入三餐,如早上喝一碗美味的五谷豆浆,中午吃一段蒸黏玉米,晚上喝一碗红豆、绿豆、糙米、白米等混合煮成的八宝粥当主食。

2.常换着吃

最好按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换来调整品种,如夏天多吃绿豆、红豆和薏米,利于清热除湿;冬天多吃大黄米和小米,可补肾、补脾胃。

3.搭配蛋肉

粗粮中的植酸和单宁可能会影响铁和锌等微量元素吸收,且其含的氨基酸比例不协调,蛋白质不能被很好地利用。所以,可搭配肉类食品,尤其含铁、锌丰富的红肉来弥补不足。

4.避免加糖和油

餐馆和超市中制作的粗粮食品,常用油煎或加糖的方式来改善口味,这不仅让粗粮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也增加了能量的摄入,有些得不偿失。

避光避潮保存

粗粮分为固定几个种类:稻类、麦类、豆类、薯类等,我们只要在每个种类里选1~2种,就可让其搭配均衡。粗粮由于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比白米白面更易发生氧化变质,常温最多保存两三个月。因此,在选购时最好买真空小包装的,并且要避光避潮,这样既能隔绝空气,防止营养素的损失,又能够减少脂肪氧化和微生物污染,保证其营养与安全。

随着人们对粗粮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市面上也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粗粮加工品,比如烘焙过的粗粮粉、预熟化过的粗粮伴侣。磨粉后,其纤维素和矿物质并不会损失,直接把它们买回家,能够让粗粮吃得更省心省力。▲(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陈 然)

美研究证实:每周骑车半小时少得很多病
2016-11-11 14:11生命时报

近日,刊登在《循环》和《美国心脏协会周刊》上的两项研究指出,经常骑自行车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

《循环》的文章说,研究人员调查了4.5万名丹麦成年人,结果发现:在20年的追踪调查中,经常骑自行车的人,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了11%~18%;每周只需要骑半小时自行车就能够帮助机体抵御冠状动脉疾病;在头5年跟踪期间经常骑自行车的人,相比随后15年不骑自行车的人,患心脏病风险降低25%。

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周刊》上的研究报告说,研究人员对2万名瑞典40岁、50岁及60岁的人,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对这些人的上下班习惯、体重、胆固醇水平、血压及血糖进行了监测,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开车上班的人比,骑自行车上班的人中:15%的人不易肥胖,13%的人不易患高血压,15%的人不易患高胆固醇症,12%的人不易患糖尿病。在接下来10年的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保持骑自行车习惯的人,肥胖风险降低39%,高血压风险降低11%,高胆固醇风险降低20%,糖尿病风险降低18%。

研究人员认为,锻炼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晚,那些从开车或坐公交上下班转到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可以显著感受到他们心血管健康的改善。▲(郭萌)

美国研究显示:养猫会让孩子变笨
2017-02-21 14:45生命时报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联合研究显示,家里有猫可能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猫肠道中的刚地弓形虫,会传染到其他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大脑,从而导致孩子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下降。

刚地弓形虫是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人类一般会从未煮熟的肉类、未清洗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中,或者处理猫粪便时被传染。研究人员称,世界上30%的人携带有该寄生虫,而在某些国家,感染率甚至高达70%。这一寄生虫传染到人和动物身上后可改变人的感觉和性格,此前有研究表明,老鼠感染后,将导致它们对猫惧怕的本能消失,行为更加鲁莽。

该项研究证实,刚地弓形虫对大脑的影响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严重。研究人员调查了1755名12~16岁家里有猫的儿童,分析他们的血液样本发现,约135名孩子从猫身上感染了弓形虫。认知测试结果显示,寄生虫检测呈阳性的孩子,阅读和记忆分数较差,男孩在阅读测试中得分低7%,女孩低11.31%,但数学和推理能力没有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寄生虫改变了被感染者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这种神经递质在学习、工作记忆以及注意力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李伟)

英国研究发现:35岁后怀孕,孩子更聪明

2017-02-21 14:44生命时报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学院最新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的联合研究显示,相比于40年前,当今高龄母亲生的孩子比年轻妈妈生的更聪明。研究称,这种转变是由于高龄产妇自身发生了变化。

如今,高龄产妇往往比年轻妈妈更具有优势,例如,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怀孕期间不吸烟、事业更成功等。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生第一个孩子时年龄偏高,平均来说,第一个孩子在认知能力测试上表现更好。相比于后出生的弟、妹,他们有更丰富的资源,并得到家长更多的关注。相反,在过去,高龄母亲更喜欢自己的第三或第四个孩子。

研究人员分析了3项英国纵向研究的数据:1958年全国儿童发展研究、1970年英国队列研究和2001年千禧队列研究,并对一批10~11岁儿童进行了认知能力测试。

结果发现,在1958年和1970年两个队列中,25~29岁母亲所生孩子的认知得分高于35~39岁年龄段母亲所生的孩子。但在2001年的队列中,这个结果被逆转了。

研究人员爱丽丝·高艺思表示,孩子的认知能力高低十分重要,它能预测孩子在今后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健康等,因此,该研究对备孕中父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女性35岁以后,机体处于下滑趋势,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产妇并发症的风险都会增加。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如果选择成为高龄产妇,就要比年轻妈妈更加细心地进行孕前准备和孕期检查。▲(陈宗伦)

吃好午餐让人年轻
2017-05-12 10:17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翟凤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宋 新

日前,英国《每日邮报》刊登最新研究指出,吃好午餐利于人们保持年轻,吃不好则会诱发痤疮,让皱纹早早爬上脸颊。专家指出,外在的年轻来自内在的活力,吃好午餐不仅利于保持年轻,还有助于全身健康。但生活中,午餐往往是三餐中大家最容易凑合的一顿,由此带来诸多健康问题。

国人午餐存在四大问题

处理完手头儿工作,已是中午12点半,饥肠辘辘的周先生打电话叫了一份外卖。周先生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幢写字楼里上班,他告诉记者,由于公司没有食堂,同事们的午餐都在附近快餐店解决。仅用5分钟匆匆吃了几口饭菜,周先生便去开会了,他无奈地说:“我也想坐下来享受一顿健康的午餐,但工作太忙,只能凑合了。”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午餐问题困扰着很多人。近日发布的《上海市白领午餐调查》显示,在公司食堂吃午餐的人不足四成,19.5%的人在快餐店吃,15.1%的人点外卖,其他则是带饭或便利店买点吃的充饥。调查还发现,六成人关心食品口感,一成人关心食品原材料,其他人则关心价格,对午餐营养的关注度几乎为零。

午餐问题不仅困扰工作繁忙的年轻人,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很苦恼。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赵大爷告诉记者,家里只有老两口儿,饭菜一做就多,种类也很单一,剩菜剩饭倒了可惜,于是往往做一顿吃两天。“周末孩子们来,做一大桌菜,剩下的也够我们吃几天的。”

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总结指出,国人午餐存在四大问题:一是长期摄入高油高盐食物,导致患上慢性病的几率增加;二是缺乏营养知识,膳食搭配不科学,营养配比不合理;三是上班族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选择快餐、外卖作为午餐的人越来越多;四是爱美人士为保持身材,不吃午餐或用水果零食打发午餐。

午餐吃不好隐患多

翟凤英告诉记者,一日三餐中,午餐应为人体提供最多的能量和营养素,对补充体力和脑力格外重要。吃不好午餐会给健康带来很多隐患。

营养不均,反应迟钝。青少年学业繁重,大脑高速运转,身体营养需求较高。但绝大多数学校的食堂并不重视午餐营养搭配,导致青少年营养不均衡。如午餐没有提供充足营养,无法供应足够的血糖,孩子便会感到倦怠、反应迟钝、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影响身体发育。同理,对上班族来说,中午没吃好也会让下午的工作效率打折。

高油高盐,慢病上身。很多快餐、外卖为了追求口感,做菜时往往加入不少油、盐和味精,长期食用会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尤其是白领一族,外卖饮食高油高盐,吃完若再待着不动,极易患上各类慢性病。

剩菜剩饭,可能致癌。针对老年人怕浪费,老吃剩菜剩饭,以及上班族自己带饭,长期食用反复加热饭菜的情况,翟凤英表示,反复加热后,剩菜剩饭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损失不少,营养价值降低,同时,可能存在亚硝酸盐过量的问题,有致癌风险。

胡乱凑合,肠胃罢工。由于时间紧张,很多上班族常拿面包、饼干当做午餐,草草了事。还有不少女性错误地认为,把水果、零食当午餐,不吃主食,可以减肥。殊不知,午餐长期凑合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很大伤害,可导致营养失衡、免疫力下降,还会使胃肠罢工,患上胃肠疾病。

怎样健康吃午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告诉记者,午餐选择上,一要注意安全卫生,二要把握营养均衡,最后考虑色香味。一顿满分午餐应包含:粮食类,禽肉鱼蛋奶类,蔬菜类(一半是深色蔬菜)。不同人群在午餐安排上应各有侧重。

老年人:多吃易消化食物。老年人应保证奶制品、豆制品和禽肉鱼虾等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但因胃肠功能减退,不宜一次吃得太多,可以多次进食,便于消化吸收。老年人咀嚼力下降,建议把食物切成小块,延长烹调时间,做得软烂一些。饭菜最好吃多少做多少,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

外卖族:饭后补充水果、坚果。点外卖时,首先要了解店家是否卫生,其次要注意荤素搭配,食材丰富。中式快餐相对洋快餐更健康些,可选择蒸煮、清炒、白灼等放油较少的菜肴,玉米、红薯等五谷杂粮,豆浆、绿茶等健康饮品。每天最好带个水果和一把坚果,作为饭后补充,为午餐加分。值得提醒的是,尽量不要边吃边工作,以免增加胃肠消化负担。

带饭族:注意食物搭配和保存。若要自带午饭,最好早晨起来现做。若是前一天晚上的饭菜,一定要密封冷藏,到单位后马上放进冰箱,吃前将饭菜热透。自带午餐不宜有鱼类、海鲜类,因为它们在隔夜后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不利健康。带饭族最好使用真空保鲜盒、保温饭盒,携带过程中放入冷袋。

学生族:种类多样,营养丰富。青少年要养成吃五谷杂粮的好习惯,不仅增加主食花样,还可增进食欲,对补充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也很有益处。青少年的午餐少不了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且能提供胆碱或卵磷脂,可以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智力发展的需要。建议学校安排专业营养师为学生配餐,在菜单上标明营养成分,列出卡路里和蛋白质含量。

减肥族:注意“三低一高”。低油、低盐、低糖和高纤维饮食利于控制体重。荤菜优先选择鱼虾鸡鸭,其次选择猪牛羊肉,以便减少脂肪摄入。除了必备的绿色蔬菜,还可以隔三差五地吃些红色蔬菜,如红椒、西红柿、胡萝卜等,它们富含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可提高机体抗氧化力。▲( 汪颖)

培养一两种爱好 ,一辈子受益无穷

2017-05-12 10:29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 苟 波

美术班、钢琴班、英语班……各类兴趣班、补习班占据了孩子们多数业余时间,公园里很少能看到孩子们奔跑、玩耍的身影。近几十年,中国孩子体质逐年下滑,虽然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青少年的体育工作,但成效不明显。

运动,应作为一生的追求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波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老师、家长非常看重文化课,并给予极大投入。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还会让孩子学声乐、绘画等,但报体育班的寥寥无几。家长们普遍觉得:“体育还用学?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占用体育课屡见不鲜。从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来看,体育素质相对较好的是初三和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体育是中考必考科目,学生会花较多时间锻炼,但考试一结束,多数人又把体育荒废了。苟波认为,运动应作为一生的追求,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体育锻炼,积极的挫折教育

运动不仅强健体魄,还能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多项国内外研究显示,那些体育成绩好的孩子,心情愉快、自信心强、上课专心、记得快、学得好、阅读和理解能力强。

而且,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挫折教育”,可以为孩子创造吃苦和体验失败的机会,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完1000米,或是完成足量的引体向上,但当他们通过坚持与努力,在运动中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会对其一生带来帮助。

根据兴趣选项目

体育项目多如牛毛,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需要注意。一般而言,儿童时期主要以培养运动兴趣为主,重点发展运动协调性和柔韧性,家长可以带着刚会走路或奔跑的孩子做一些游戏,如走、跑、跳、投、爬行等,为日后运动打好基础。此外,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多和同龄人一起玩耍,有利于提高情商,塑造良好人格。

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家长再让其尝试参与不同的运动,认真观察他们对哪种运动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家长要注意,尽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给孩子,重点是帮助、陪伴,使其能找到一两种喜欢的项目,并长期坚持下去,例如打乒乓球,可以锻炼反应能力、保护视力;踢足球、打篮球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运动素质。少年儿童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防运动过度造成损伤。日常要均衡营养,以满足身体健康发育的需求。▲( 王冰洁)

凡事看淡不发牢骚 回归家庭懂得生活
2017-05-18 18:48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精神卫生学教授 尚 兰

吃饱穿暖已不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唯一标准,高品质的“夕阳红”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更是迫切需求。近日,英国伦敦大学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具备5种处世技能,可以让晚年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这项研究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流行病学和公共健康教授安德鲁·斯特普托进行的“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调查了8000多名52岁以上参与者。结果发现,情绪稳定、决心、掌控力、乐观、责任心等五大处世技能,在晚年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具备上述4~5个能力的老人患重度抑郁的几率仅为3.1%,感到孤独的比例为10.5%。拥有更多处世技能的老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更好,步速更快(衡量老年人口未来死亡率的一个客观指标),社会参与度更高,财务状况更稳定。不仅如此,他们的腰围更小,血液中的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反映炎症的指标)水平更低,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更低。

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精神卫生学教授尚兰对《生命时报》记者说,从心理学角度看,上述处世技能可归结为老人对身心的自控能力,如能做到,不失为晚年的幸福法宝。

情绪稳定

人到晚年,精神状态容易脆弱敏感,整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变能力都在减退,情绪的稳定性大不如从前。特别是慢病缠身、刚刚退休的老人,缺乏对疾病和自身状况的正确认识,会出现厌烦、埋怨等负面情绪。还有些老人天生脾气暴躁、无理取闹,像刺猬一样,甚至耍小孩子脾气,让身边的人敬而远之。如果不能及时自省,很容易被家人冷落,成为“孤家寡人”,情绪就会越来越低落,焦虑、抑郁、心脏病、糖尿病等情绪敏感性的躯体疾病就会主动找上门。

人永远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维持稳定的情绪。慈眉善目的老人总能聚拢一大群人围在身边,孙辈喜欢他的睿智,儿女能感受到他的无私,老伴依恋他的爱,老朋友们愿意与他谈天说地。这样的老人与身边的圈子形成良性互动,身心健康水平更高。其实,老人一生经历风雨,本该看淡一切。情绪暴躁无非是因为放不下名利、钱财、情感等身外之物。倒不如放平心态,多关注自己的身心感受,四处转转,寄情山水,练练瑜伽,问禅修心。

决心

有些老人过日子总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比如,想出去旅游却难以迈出第一步,总是担心“万一走不动咋办”“也没人陪我去”等;本想做一顿红烧肉,却琢磨“就我们两口子吃,不值当”,便凑合吃剩饭;身体不适已久,却总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没啥大病。下不了决心做一件事,是因为尚未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等到真的走不动、嚼不烂一块肉、小病拖成大病的那一天,悔之已晚。

老年人最需要学会下决心,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健康、活得精彩,不留下任何人生遗憾。美国心理学专家史蒂夫· 帕弗利纳曾说,下决心的关键一步就是采取行动。不找借口,不去争论,不做冗长分析,不对过程的艰辛发牢骚,不担心他人的任何想法,也不懦弱地推迟耽搁。不妨列一张愿望清单,按照向往程度排序,马上着手去做第一件事。

掌控力

很多时候,挫败感来源于一些细碎的失控感。比如,想要睡个好觉却总是胡思乱想,想跟子女好好聊聊却得不到回应,想出门走走却掌控不了身体。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挫折中不断成长,也在潜意识里留下了“习得性无助”的失控感。年龄越大,身体状况不好了,子女翅膀硬了,这种失控的感觉就越发强烈。

其实,只要老人们选择去改变,就能找回对生活的掌控力。首先,承认掌控感的缺失,并相信通过努力能获得部分掌控权。其次,兴趣爱好不能丢,给生活设定一些细化的目标,比如花3个月学习园艺,用一年时间走遍五岳等。再次,喊上老伴儿、老朋友一起改变,互相监督。最后,掌控情绪,时常反思。经常反思,遇到情绪焦躁或消沉的时候,把当时脑海里想说的话写下来,骂人的话也好,消极的话也罢,都记录下来,每个月都回头看看,从中找到管理情绪的关键点。

乐观

国内外研究表明,乐观是长寿老人的唯一共性,性格乐观的老人适应能力更强,心脏更健康,大脑更灵活,罹患认知障碍的风险较低。人老了难免会有些小病小痛,有些老人能够心态乐观,笑对人生,但也有一些老人悲观担忧,吃不好、睡不着。面对身边亲人患病或离世,有的老人就如鲠在喉,谈癌色变。但这样长期处于忧虑状态,身体机能和内分泌系统会失衡,结果没病自己“找上了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态乐观一些,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事实上,老人本该是一个乐观的群体。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家马拉·马瑟看来,人老时,得失心更淡薄,容易变得乐观。但如今社会浮躁,也将老年人裹挟其中,使得当代老人的得失心反而越来越重。老人不妨发挥自己的大智慧,多读书看报,多一些自我思考,凡事往好的方向看,做个乐天派老人。

责任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长达8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做人谨慎细心、做事有耐心,责任心强的老人最长寿。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老检察长陈岩石八旬高龄还在为大风厂工人维权,正是这份责任心让他活出了精气神,给生命注入了新动力。

老人最需要把责任心用在自己的身体和家庭上。身体不舒服,既不要过分担忧,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时到医院咨询。老人有责任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有责任不拖累儿女,有责任为老伴儿留一个晚年依靠。退休老人更应把责任心放在家庭,而不是抛下老伴儿,自己出去打牌、工作、游山玩水。对家人尽责,才能享受幸福晚年。▲( 张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