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分

 简易乾坤 2017-03-20

闲话春分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0320第六版  作者:陈彧之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都是十二个小时,因此叫春分。从春分这天开始,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直到夏至白昼达到最长,黑夜达到最短。当然,这是北半球的情况,南半球刚好相反。

古人给每一个节气都归纳了三种物候,古人为春分归纳的物候是“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后两种物候都容易理解,这“玄鸟”是何物也?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燕,玄鸟也。”古人认为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燕子是一种候鸟,每年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秋天又从北方飞到南方,如此说来,这位古人肯定生活在北方。“玄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诗经·商颂·玄鸟》的前三句就是“天降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据说商的始祖契的出生就与一只从天而降的玄鸟有关,于是玄鸟也成了商人的图腾。

春分在古代礼制上是个大日子,一本记录清代北京风俗的书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也就是说,普通百姓是不得擅自祭祀日月的。祭祀日月的地方也有讲究,因为日出东方,所以日坛也一般建在城市的东边,相对应的,月坛则一般建在城市的西边,北京的日坛就建在东边的朝阳门外,月坛则位于今天的西城区。

普通百姓在春分这天也有一些习俗,比如说立蛋,当然秋分也有立蛋的习俗。有的资料称春分立蛋的习俗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实,哪一天都可以把蛋立起来,不一定非得选在春分这天,这是个技巧问题,而不是个时机问题。

古人也留下了不少关于春分的诗词。笔者最喜欢的一首是由南唐入宋的学者、诗人、书法家徐铉,他和其弟徐锴都曾经为《说文解字》做过注。春分时节,下起了雨,徐铉见景生情,赋诗一首: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萦绕在诗人心中的,何尝是春分时节的小雨,又何尝是微寒的天气,而只是那个“情”字吧。


 链接:欧阳修说春分: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