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志成:“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四环节实施建议

 萱萱sfather 2017-03-20

2015年7月,北京市教委颁布了《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以下简称“课程计划”)。该版课程计划在2001年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版课程计划和2007年的试行版课程计划的基础上作了较大调整,特别是增加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要突破和创新。


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拓展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学生大都要离开校园,走进科研院所;离开校内的教师,走近研究人员;离开学校教材,直接应用实验器材……所以,学校的教学组织与学生评价等都面临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如何使学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与学校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效结合、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效整合,都成为学校和课程服务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


经过近一年的课程实践和调研,本文提出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四环节实施建议,以期帮助学校解决在组织实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1
  第一环节:学会选择,上好“选课指导课”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项目选择是该课程实施的第一个难题。课程计划要求,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0个“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课程(两年共20个),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成绩将纳入中考总成绩。为此,北京市教委和各区县教委为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提供了1000余个“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课程,内容包括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结构与机械、电子与控制、数据与信息、能源与材料等六大领域,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如何在千余个项目课程中进行选择,是对学生的一次挑战。为此,课程计划中要求学校安排七年级每周一学时、八年级每月一至两学时开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指导课,指导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或者指导学生开展主题学习或项目学习,组织学生做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情况的认定填报。


其实,选择就是课程。布鲁姆在目标分类学中指出,知识学习目标的最高阶段就是评价,评价是选择的基础。初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选课指导课,指导学生对市、区教委提供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评价,最终作出选择。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我可以选择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是怎样的学习形式?最终如何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这些课程,我能学习哪些知识、学会哪些能力?当学生已经作出选择后,教师应指导学生继续思考: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程?我要提前做哪些准备?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把以上思考整理成文字材料,作为“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第一部分学习成果,纳入学习档案中。这将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2
 第二环节:动手实践,做好“现场实践课”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现场课程一般在校外实施。目前提供课程服务的有大学、科研机构、科普场馆、博物馆和从事课程服务的科技企业。这些机构的授课人员大都不是专业的教师,因此缺少针对初中学生的教学组织经验。此外,“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主要采取任务驱动式学习法。每个项目的学习一般是半天,约四课时。课程流程的组织设计是对授课人员的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提高“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现场课程的授课效果,教育部门应把好课程的准入关,加强对课程提供机构授课教师的培训。


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虽然不能到课程现场观摩,但也要在指导课程中对学生提出基本的学习要求:一是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的指挥,遵守实验场所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二是做好课堂和课后记录,作为课程评价的依据;三是做好课后的成果分享准备,把实践成果固化为文字学习成果。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环节是现场动手实践。但要处理好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的关系,处理好完成实践任务与完成理性反思的关系,使实践与理论得到有效的整合。


3
 第三环节:相互分享,重视“成果展示课”


从课程计划的角度看,学生在校外完成现场学习后,即已学完了课程的全部内容,但若要使课程学习更为完整,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继续巩固学习成果。组织“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就是总结、分享学习成果的好形式


由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由学生自主选课,因此,同一班级的学生可能选择不同的实践课程,因此,互相分享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学校可以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组织选择同一个科学实践项目的学生组成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小组,然后请每个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项目学习的收获。这既帮助学生巩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使那些没有选择相关项目的同学能够了解其他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成果,进而为自己以后的选课提供参考。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实际上是整个课程的高级评价环节。无论是知识学习遗忘曲线研究,还是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都告诉我们,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不断巩固、综合应用。而分享展示,正是学生对实践学习不断内化并进一步综合分析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提升“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将起到重要作用。


4
 第四环节:双向促进,组织“学科回归课”


如何将学生在校外“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成果与学校内的学科知识学习有效衔接,是各学科教师都必须思考的新课题。有关学科的教师应通过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外参加科学实践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收获,及时捕捉其与自己所教学科的联系,建立“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科回归课,使“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撬动学生学科学习的动力臂,提升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如前所述,目前,北京市提供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涉及六个领域、四个学科。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综合运用的学科知识远不止这四个学科。学校教师要充分挖掘该课程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联系,将这些联系纳入本学科的课程内容建构中,使“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回归学科本质,回归学科能力,实现学生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的双促进、双收获。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学科回归课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作为学科知识课程的导入内容,建立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二是可以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作为学科知识学习的案例研究,让知识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经验;三是可以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方法纳入学科知识学习课程,实现教材拓展;四是可以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一起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是可以让那些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与教师一起,指导其他学生学习,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总之,无论是实践课程还是学科理论课程,最终都需要在学科层面进行有效整合。


(本文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