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遏止戏曲异化(1)

 枫馨斋 2017-03-20





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戏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种危险不在于戏曲的外部,而在于戏曲自身的异化,如果戏曲界不能自觉遏止这种异化,戏曲的未来委实堪忧!




01  
戏曲慢性异化现象值得关注

 

几年前,有人打算排演豫剧传统剧目《破洪州》,请我先看一看剧本。我把20世纪50年代豫剧艺人口传的手抄本认真阅读数遍,然后又看了京剧的演出录像。就情节内容来说,二者基本相同。我很喜爱这个剧目,不由自主地与近些年看到的新编古代戏剧目做些比较,突然产生一个强烈印象:传统剧目和今人创作的古代戏味道大不一样!去年,我又有意识地邀请一位对戏剧没有先入之见的大学教师,先看一出获得全国大奖的新创作的古代戏,接着又看了一出经典的传统剧目。然后问他两出戏的味道是否一样,回答是:“不一样,大不一样。今人的创作很理性,很板正,不好玩,不感人;传统戏创作很自由,演出很感人,又很好玩。”于是,我更加相信自己的感觉:我们的戏曲创作出了问题,戏曲艺术发生了严重变异。这种变异是一种质的动摇,它不是艺术自身随时而变的需要,也不是观众的需要,是当今违背戏曲美学原则的创作追求强加给戏曲的。所以,它是戏曲的异化。这种异化集中在新编古代戏,已开始向其他类型的剧目浸淫。虽然是局部的、慢性的,如果不加遏制,它将是戏曲的最大危机!

戏曲慢性异化首先体现在美学品格方面。传神写意、空灵洒脱、机趣嬉戏,寓真实于虚幻,含情理于荒诞,是戏曲突出的美学特点。但当今编导的新编古代戏,大量是理念膨胀,事件填塞,淹没了形象,扼杀了情趣,该喜的喜不起来,该悲的悲不起来,甚至把戏曲艺术变成某种观念的图解:或者是向观众宣传某种政治观点;或者是向观众证实一个历史问题;或者是向观众宣讲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的一个理念;等等。有人戏称这类剧目是“化妆论文”。还有些剧目,虽保留着戏曲的唱、做、念、打,却使用着话剧的创作原则,极力向写实的叙事方法靠拢,失去了戏曲的神韵,也就失去了戏曲的味道。戏曲美学品格的异化实际上是戏曲向话剧异化,甚至向政治学、历史学、哲学或其他人文科学异化。这种异化在传统根基深厚的京剧的新编古代戏中亦难幸免。如《袁崇焕》、《走西口》、《郑和下西洋》……即使是戏曲界赞不绝口的某些新编历史剧,不是也让人感到戏味不足,因而不能带来与其名声相称的票房吗?戏曲美学品格的慢性异化虽然集中体现在新编古代戏中,但现代戏创作和传统戏改编中同样存在。戏曲现代戏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戏曲类型,暂搁置不论。近几年河南有几台改编的传统剧目,多是因美学品格的异化得不到观众认同,有的甚至把一个观众喜爱的剧目改成了观众不忍卒观的剧目,如豫剧《秦雪梅》。

其次是表现手段的异化。戏曲是以演员为中心塑造人物、传达感情,而且以情感人的艺术。不知从何时起,导演们开始热衷于用晚会手段代替戏曲手段。京剧的《赤壁》已至极致。在河南,最早的晚会式大制作剧目是21世纪初集中几个剧团约百号演员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此剧在场面、灯光、布景方面大下功夫,虽强化了视觉冲击力,但不见人物形象,缺乏感情力量,戏曲手段大大消减。此后,郑州市豫剧院推出新版《白蛇传》,大量使用歌队、舞队手段,晚会味道极浓。尽管两出戏的市场情景令人扫兴,但此风却是不断上扬。郑州市豫剧院再排《美兮洛神》,舞台装置更是了得,据参与演出的人说,装台就要一个礼拜,歌队、舞队、场面铺排淹没了人物和情节。最近,河南省豫剧二团重拳出击,打造一出《苏武牧羊》,内部透露,舞美制作费数百万元,参加演出者达300人之多,70人参加装台需要五天五夜。在我看来,凡是此类大制作的戏曲剧目,必是戏曲的异化!因为它极大地膨胀着戏曲的表层元素,甚至是游离层元素,忽视戏曲的核心元素,让技术扼杀艺术。就是说它丢弃了或者说极大地削弱了人物塑造、情感传达、演员表演这些戏曲的根本手段,全力经营舞台技术、舞台装置、舞队、歌队等等,使戏曲艺术技术化。这类剧目见物不见人,夺人耳目,不入人心,是艺术向技术异化。这在中外戏剧史上不乏先例,它是戏曲遭遇困境时可能出现的结果,又必然是加剧危机的浇火之油!

第三,戏曲的异化还表现在剧种个性的“他者化”。中国三百多个剧种,各有特色,汇成戏曲百花园万紫千红的壮丽景观,形成互争互补的良好生态。每一个剧种存在的依据就是它的个性。现在,很多剧种不仅也有上述方面的异化问题,还存在剧种个性、地方特色的“他者化”问题。一些地域的代表性剧种向京剧学习,照搬京剧的艺术语汇;地方小戏、少数剧种又向当地的代表性剧种学习,照搬当地代表性剧种的艺术语汇。自身的地方性、表演语汇、艺术成分大量丢失,甚至连地方语言也不“地方”了。以豫剧为例,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戏曲改良时,就全面吸收了京剧的锣鼓经、身段动作、化妆等,丢掉了自身相应的艺术元素。原本能够演出的“唐三千、宋八百”的剧目十失八九,一些艺术行当亦随之丢失。本来以演出“外八脚”戏为主的地方大戏滑向演出“三小戏”为主的地方小戏。近些年来,有些掌控剧目生产权力的人们,其追求就是要创作不像豫剧的豫剧剧目!加上外地导演、舞美设计越来越多地介入豫剧创作,一些新创作的剧目,失去了自然质朴的乡土气息,人物塑造抛弃了中原人特有的性格特征,连整体风格、音乐唱腔也开始向南方剧种的阴柔之美靠拢。上个世纪末,一位日本演出商打算挑选一台豫剧去日本演出,文化管理部门拿出了看好的出新剧目,可是开演不到十分钟,这位演出商就失望地说:“我是想挑选具有中原风格的戏,这不是你们的中原风格,是中国南方风格。”据说,豫剧大师常香玉生前听到一段豫剧唱段,居然问别人是什么剧种,令人哭笑不得,不知是滑稽还是悲哀!

戏曲的写实化、理念化、技术化、剧种个性他者化等等,与戏曲的美学追求相悖,与观众的审美需要相反。在这样的异化进程中,戏曲将逐步失去净化心灵、陶冶性情、提升人的素质的功能,如不及时遏止,势必毁掉戏曲本身!

转自《新新剧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