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营养丰富,西红柿炒蛋更是被戏称为“国民菜”,老幼皆宜。不过,现如今的西红柿却让老百姓感到越来越“不放心”。很多人都担心买到催熟的西红柿,更担心催熟西红柿对身体有危害。那该如何挑选呢? 使西红柿早熟早红的物质,是涂抹在西红柿的表面的“乙烯”,乙烯是一种植物的生长激素,不是化学物质,更不是动物激素。使用这种植物的生长激素,是因为西红柿本身的成熟过程靠自身体内的乙烯来完成,人为加入乙烯之后,对西红柿的成熟可以起到“催促”的作用。 此外,专家表示,催熟的西红柿可能含有番茄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干扰作用。而自然成熟的西红柿,番茄碱含量很低,甚至完全没有。 3招挑出催熟西红柿 1、看颜色。
2、看形状。 3、要捏捏。 分享美食享受生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桃源秘厨】 外表红彤彤的西红柿,捏起来硬邦邦的,吃起来像是没长熟;黄瓜通身碧绿带刺,“身板”笔直,顶上还有一朵小黄花……这些外表诱人但似乎有些“异常”的蔬菜,在各地菜场并不少见。个中缘由,跟随小新一起来一次深度解密吧!
1、 提早7-12天上市,缩短生长期,明显提高农户收入。 2、 天气冷时,青果自身不利于熟化变红,人工催化。 3、 自然熟的番茄比较软,运输损耗大。
1、 不待番茄成熟就采摘,致使西红柿生长周期短,成熟度不够,果肉的养分未充分发生变化,所以,含糖度低。虽然外观上与自然成熟的果实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口感不如自然成熟的好,营养价值也不如自然成熟的高。 2、 未成熟时,西红柿内有毒的番茄碱含量高。番茄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干扰作用,对人体有害无益。 3、 用植物催熟剂过多,蔬果表面药物残留,长期食用,造成毒素在体内堆积。
1外观 催熟的西红柿颜色特别均匀,整个果实红色较深,表皮不会有细微的白点,手摸感觉较硬,果实的顶部突出。而自然成熟的西红柿顶部圆滑,蒂部较硬,肚脐较小,果实颜色上略带青色,如图。另外,催熟的西红柿,拽出其蒂部时,凹陷处有明显的细微果肉被带出,非圆滑状。 小提示:硬的西红柿是打了植物激素的,越硬的西红柿植物激素用得越多。 2果实内部 掰开西红柿后,会发现催熟的西红柿肉和汁连成一体,籽粒少汁少,结构不明显,如图;而自然成熟的西红柿籽粒完整、籽和果肉区分明显,多汁。 3口感 催熟的西红柿果肉硬而无味,口感发涩,煮熟后果肉基本保持原样;而自然成熟的吃起来稍硬,质地较“沙”,口感上酸甜适中。
【优质西红柿】 表面光滑,占四分之三以上部分为红色,颜色均匀,表皮上有均匀的细微白点,果实圆正且大,均匀饱满,无破裂,只允许果肩上部有轻微的环状裂痕或放射性裂痕,口感酸甜适口。 【质次西红柿】 颜色不均或发青,外形变形呈桃形或长椭圆形或奇怪的不圆整状,如图,果肉不饱满。 【劣质西红柿】 外形上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或果脐处和果皮处开裂,有虫蛀孔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