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感情中的“吸血鬼”吗? 小A今年26岁,是一名银行职员,几个月前她遇见了在另一家银行工作的L,L外表英俊,谈吐优雅,两人火速坠入爱河,甜蜜度过一个多月,然而时间一长,男友的温柔体贴之下,渐渐显露出另一副面孔,让小A感到不安。 约会时,L三句话不离工作中的烦恼,两人的节拍也往往被他的工作打乱。小A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约会被电话打断,面对老板加班的要求他从不拒绝,只会跟小A简单说句抱歉;记不清自己上一次从他那里感受到温存是多久以前,只记得自己每一次结束约会,回到家那疲沓的身形,好像被抽干了能量,只能躺平在沙发上恢复力气。 小A觉得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不对劲,只要两人在一起,话题必然是围着L打转,她只能不断包容他的情绪,纾解他的问题,而她自己却得不到一刻喘息。 她开始觉得这感情中两人不太平等,可她刚把想法说出,男友就显露出一脸疲倦,说自己最近工作很累,心情不好,小A不仅不体谅自己,还给他出难题,未免任性。 几次下来,小A都产生了自我怀疑:难道是我公主病?还是他是工作狂? 在这里,小A既不是公主病,她的男友也不是工作狂,她遇上的是典型的“情感吸血鬼”,这是流行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用来形容那些在亲密关系中专门从他人身上获取能量却不知给予的人。 感情“吸血鬼”的几大特征 现实生活中,这类人通常有几大明显特征:
成就了他,荒废了自己。这类人的另一半往往会在感情末期惊讶地发现,自己在恋爱这段时间一事无成,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耗费在参与和“照料”对方的生活上了。所谓“一起变得更好”,成为了一句空话,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让某一方感觉更舒服”而已。 抬高自己,贬低你。他可能会逐渐开始嫌弃你的衣着打扮,挑剔你的身材,督促你去健身,说话间流露出嘲讽贬低,却又要装成是催你上进。 恋爱初期和后期,给人感觉落差非常大。刚在一起时他可能无微不至,细致呵护,寸步不离,到后来感情由浓转淡,他就会开始不接电话,不回微信,责备你给他太多压力,太少空间。 和影视作品中的吸血鬼一样,他们往往都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从较远的社交距离来看几乎都是都市贵族,这也正是他们赖以吸引历届恋人的资本。 很可能有多次短暂的失败恋情,且当你询问起来的时候,他不是含糊其辞就是解释不明。 人为什么会成为“情感吸血鬼”? 亲密关系中的模式,往往和原生家庭中的体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精神分析中的投射原理:当两个人处于亲密关系中时,彼此都会对这段关系有一个主观的定义,而这个定义就会造成双方将内心对另一半的理想状态投射到对方身上。 如果,在童年早期,父母忽视孩子的正常亲密需求,对他的哭闹冷漠以对,那么长大后孩子就有可能成为“情感吸血鬼”,因为在童年时缺失的温暖,在经年后往往会在心中留下巨大的遗憾。 如果,在家庭中,孩子曾经目睹过父母关系的崩塌,就可能在潜意识深处对男女之爱抱持深刻的不信任,他也同样可能用这样的方法来一遍遍确认,伴侣对自己的爱,用只索取不回报的方式,来斩断自己可能在感情中受伤的可能。 如果,在人生初期的亲密关系里,这个人曾经有过被人抛弃或者欺骗的体验,这也有可能使他转而对亲密关系产生不信任,继而延伸出对后继的恋人的敌意、贬低和吸附。 这类人往往是在原生家庭中没能受到妥善的对待,或者在最初的几段亲密关系中受到重大挫折,才会在人生中其他亲密关系上寻求过分的补足,吸取恋人的正能量。 如何判断出自己是否遇到了“情感吸血鬼”? 根据精神分析中的投射原理,当两个人处于亲密关系中时,彼此都会对这段关系有一个主观的定义,而这个定义就会造成双方将内心对另一半的理想状态投射到对方身上。 如果在交往过程中,你感受到对方身上出现一些对你不利的投射,或者对方潜意识中希望你扮演的角色,超过了恋人的范畴,那么你可能就要小心了,在他成熟美好的外表下,可能隐藏着一颗童年缺爱的心,正期望你扮演他缺失的“完美养育者”的角色。
归根结蒂,“情感中的吸血鬼”往往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缺血”,才会到成年关系中“吸血”。而任何一段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关系,到最终都会让你疲惫不堪,失去主动,削弱你的能量,压抑你自我生长的可能性。 远离“情感吸血鬼”,就是远离一段看上去诱人,实际上可能会引导你坠入情绪低潮的关系,请记住,健康的关系的最大要义,就是允许你以你所喜欢的任何形状生长,一个健康的伴侣,一定可以包容你,也最终会成全你,做你所喜欢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