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设计高效价值流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创建连续流
作者:梅清晨 在“精益梅谈”专栏的上一篇文章中(精益梅谈 |高效价值流设计七项准则(一)),我与大家分享了高效价值流设计七项准则一:按照节拍时间生产。在本期文章中,与大家分享一下高效价值流设计七项准则二:尽可能创建连续流。 准则二:尽可能创建连续流 连续流(Continuous Flow),是指每次生产和移动一个(或一个小的、固定批量的)工件,使得工件尽可能连续的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并且每一步都刚刚在下一步需要的时候完成。连续流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实现,包括将装配线改造成手工生产单元(Manual Cell)等。连续流也被称为一件流(One-piece Flow)或单件流(Single-piece Flow)。 一、在设计高效价值流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创建连续流 连续流强调的是“流动”以及单件或小批量的流转,而不是整批或大量的转运、间歇和等待。连续流过程是自动(由工人自主)流动,不设置工序间的间歇和人工的控制,零件进入生产单元后自动流转,直至完工或流出生产单元。在精益生产的各种组织方式中,凡是工序之间用“超市”连接的,都不属于连续流。 另外,在实现连续流时,在同一台设备上加工不同的品种零件的快速换模和快速转移是最基本的条件。但是连续的流动和各工序之间刚刚好衔接是连续流更本质的特征。 连续流和按箱或按小批量流动是不矛盾的。实际上,在多数实行准时化生产的企业中(包括丰田公司),看板拉动的单位都是标准容器(箱)。 在生产组织中,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相比,连续流最显著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可以实现最短的生产周期; 2、发现问题及时,质量成本低; 3、搬运最小化,创造安全的生产条件; 4、减少存货和在制品; 5、减少生产用地面积。 二.在设计高效价值流时,如何创建价值流 连续流,是目前公认的效率最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同时,连续流也是构成精益价值链的最高境界。因此,在设计高效价值流时,绘制者应当尽可能地采用这种方式。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绘制者可以画一个工序框来代表连续流。一旦绘制者将连续流的概念应用到价值流未来状态中,当前状态图上两个或多个工序就可以组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工序框内。 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绘制者必须要限制连续流的范围,不能让连续流的范围太大。因为,一旦过多的,乃至所有的工序都连接成一个连续流,那么其交付期将是所有工序周期和停顿时间的总和。这样的交期,想实现准时化,将是很困难的。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扩大连续流的范围哪?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价值流改善初期,要考虑综合使用连续流、拉动生产、先入先出(FIFO)等方法。待价值流改善达到一定的水平,譬如:工序操作稳定、换模时间缩短等时,再扩大连续流的范围。 “精益梅谈”是梅清晨老师在标杆精益杂志开设的专栏,每周发布梅清晨老师最新的原创精益管理文章,主要专注于精益生产在中国企业的适宜性应用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