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诺千金的乡村医生——记四川省“道德模范”马丽

 老梧桐 2017-03-21

大山里的产科医生马丽。

  14年前,她卫校毕业,来到仅用石头、木板和木瓦片搭建的洛居村简易卫生站里,在卫生站里她向山区群众立下了铮铮誓言;

  13年前,为了履行承诺,她战胜了“挺新流”,战胜了自己;

  11年前,为了兑现承诺,她跌下山崖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做母亲的那份权利、那份荣誉和责任;当她悲痛欲绝要离开的时候,为了承诺她又留了下来;

  6年前,为了履行诺言,她竟然没能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

  1年前的冬天,为了履行诺言,她徒步穿过海拔3000米的结冰区,冒着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生命危险,硬生生地拉回进了鬼门关的人;

  2015年2月12日,她以一诺千金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四川好人——首届感动四川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称号;5月27日,浙江卫视播放了她在“中国梦想秀”波澜壮阔的成功追梦场景。

  多年来,她忠实地践行着诺言,舍小家、顾大家,用汗水、用青春、用热血,用乡村医生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翻山越岭为乡亲看病。

  四川文明网凉山讯(赵作奎)在远离四川冕宁县城十多个小时车程的巍巍锦屏山腹地,在陡峭狭窄的雅砻江大峡谷里,在高耸入云的锦屏山千仞绝壁之下,在漩涡连连、波涛汹涌、奔腾咆哮着的雅砻江激流断崖之上,坐落着冕宁县健美乡洛居村卫生站。卫生站里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健美乡、木里县倮波乡、盐源县洼里乡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子耳乡“四乡结合部”汉、彝、藏族群众共同依赖的白衣天使——妇产科医生马丽。

  马丽,她以医者仁心的高贵品质,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感动了冕宁、感动了凉山、感动了四川、感动了“中国梦想秀”。

  2014年,她荣登“凉山好人”、“四川好人”光荣榜;2015年2月12日,她荣获“四川好人——首届感动四川十大年度人物”光荣称号;4月3日再获“第四届感动凉山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和“感动凉山十大年度人物特别奖”;3月荣获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5月27日,浙江卫视播出她在“中国梦想秀”跌宕起伏的奔梦场景,深深地烙在了亿万观众的心里;11月她荣登《中国县市年鉴》,12月荣获《四川骄傲》——四川省第四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乡村医生”马丽在出诊的路上。

  在石头、木板、木瓦片和石板搭建的卫生站里,她立下了铮铮誓言

  2001年7月,马丽从四川省卫生学校毕业,9月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用石头、木板、木瓦片和石板搭建的健美乡洛居村卫生站里,因为没有通电,所以只能用松明、油灯或蜡烛来照明。父亲虽然唠唠叨叨地对她说了许多安慰和鼓励的话,但在临走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十分酸楚甚至有些悲怆地说:“女儿唉,你要是坚持不下去,就回来啊……”

  看着眼前这个仿佛与世隔绝,贫穷落后的洛居小山村,马丽内心充满着困惑、充满着矛盾。听到卫生站周边的村民们说,每年都会有因产妇分娩而发生悲剧,心底酸酸地升起一股股对山区姐妹们的同情与悲怜,听村民们讲述着山村缺医少药的囧困场景,马丽立志要改变这种缺医少药现状的想法油然而生。

  听说卫生站来了个漂亮的女医生,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大爷大叔、大妈大婶,壮男小伙都争着来看稀奇,人们议论纷纷:“你看,我们这里出去的娃娃还有哪个想回来啊!……”“看这个县城来的漂亮小姑娘,嗯,最多不过两三天也就要走了。”……

  质疑声、猜忌声、讥否声不绝于耳,她负气地对着村民们大声吼道:“大爷、大叔,大妈、大婶,哥哥嫂嫂,姐弟妹妹们!你们听好了!我马丽来到洛居村就再也不走了,不管你们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要喊一声,我马丽不管是起五更还是睡半夜,随叫随到!”

马丽正在给乡亲们讲卫生防疫知识。

  为了履行承诺,她战胜了“挺新流”,战胜了自己

  2002年8月的一天,她到冕宁县城取药回来,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才来到甘孜州九龙县二区,再换乘货车到了一个叫“挺新流”(常年在河风吹刮下飞沙走石,一到雨季天天都发泥石流)的地方,由于山体滑坡道路中断,车辆无法通行;看到眼前道路上飞沙走石、泥浆滚滚的险恶环境,听着雅砻江里震慑心魄的隆隆响声,一股寒意从脚后跟腾的串起,令人毛骨悚然的直透背心,她在“挺新流”面前胆怯了、畏惧了、犹豫了。看着这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无助光景,想到卫生站门前还有忍受着病痛折磨,苦苦等候的父老乡亲,想起自己向乡亲们立下的铮铮誓言,再看看天色渐晚,千万不能耽搁了就医病人的回程。不能再犹豫,她咬咬牙、跺跺脚,横下一条心,义无反顾地把药品背上了身,拄着一根捡来的树枝做拐杖,躲避着飞沙走石,在流动着的泥浆中颤颤巍巍地艰难前行,蚂蚁搬家似的一连几个来回才把药品安全地搬了过去。到了卫生站,顾不上换下沾满泥浆的鞋袜和衣服裤子,也没来得及稍事梳洗、休息,就忙着给病人诊治了。一位名叫郑祥芬的病人感慨地说:“马医生,感谢你冒着生命危险赶回来给我们看病啊……”一句朴实的话语,温暖了她的心,为她驱散了在泥石流中留下的寒意与阴影,使她找到了人生的坐标,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找到了坚定与自信,也找回了从小就立志做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和憧憬。

在小小的卫生站里为病人看病。

  为了兑现承诺,她跌下山崖失去孩子,失去了做母亲的那份权利、荣誉和责任

  2004年9月的一天傍晚,一位放羊的藏族老人在山上摔了一跤,顺着山坡一下子滚出去十多米,急忙叫人来接她去看病。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这一去一来最快也要两三个小时,想到自己和腹中的小宝宝又要披星戴月的赶夜路了,她迟疑了一下,看看来人无比焦急的神情,想起自己信誓旦旦对乡亲们立下的铮铮誓言,她毫不犹豫地急忙准备好药品和器械就出了门。等到她为老人仔细诊治处理完毕时,天已经黑了,主人家欲留她暂住一晚,第二天再送她回去。可她一想到,山里人看个病不容易,翻山越岭的,一走就是半天一天,常有走两三天才到的,万一有夜里赶来急诊的怎么办呢?她又一次咬咬牙、跺跺脚、狠下心,顶着满天繁星,借着朦胧的月光就匆匆上了路。主人家叫了一个人去陪送她,因为山大坡陡道路崎岖,加之山路湿滑、山雾缭绕,一个踉跄跌到了数米深的崖下,这可吓坏了陪送她的人,急忙回去叫来几个人,连夜把她抬送到甘孜州九龙县二区医院,已是凌晨两点十几分。

  从听到马丽摔崖的那一刻起,扎西老人就“唵嘛呢叭咪吽”不停地为她整整祈祷了一夜。

  这一跤,不仅断送了她怀了三、四个月孩子的幼小生命,而且因为子宫破裂,严重受损,连续不断的子宫肌瘤和囊肿滋生后遗症,使她时常感到身心疲惫,有时天旋地转,甚至昏厥、人事不省,迫使她在不到11年的时间里连续在腹部开了6次刀,做了6次手术,这么个娇小玲珑的躯体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勇气、毅力和决心,才能忍受住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承受起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与重生。这噩梦般的一跤,剥夺了她身为女人的那份天性,为人儿媳的那份尊严,为人妻子的那份责任,为人母亲的那份权利和荣誉;使她在无情的病痛中抱怨苍天,在梦魇里遗憾此生地反复直问到:“老天啊!我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啊……”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抬她、送她来医院的人们都黯然神伤,默默地为这个青春年少的美丽医生惋惜,为她暗自流泪,为她黯然伤心。

有时候骑马、步行要几个小时才能到病人家里。

  悲痛欲绝要离开,为了承诺她又留了下来

  伤愈出院后,她萌生着想要离开健美乡,离开洛居村卫生站,离开这个令她悲痛欲绝的伤心之地的念头。走的那天早晨,健美乡洛居村、顺城村、华坪村、西河村,以及木里县倮波乡,盐源县洼里乡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子耳乡的群众一传十、十传百的赶到铁索桥头来为她送行。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双双温情的眼睛,一个个挽留的眼神;听着一声声贴心的问候,一个个体己的祝福,在一遍遍祝福声中,传出一串串恳留的话语,带着一阵阵无奈的悲鸣与叹息。

  突然,一个泪流满面的孩子跑来抱住她的大腿,哭喊道:“马孃孃你不要走,不要走!我不要你走啊……”孩子的哭声似星星之火燎原,众人呜呜哇哇地哭成了一遍,和着雅砻江里的咆哮着的流水呜咽着奔向远方,在呜咽着的流水冲击下,锦屏山也在嗡嗡嘤嘤地悲恸着哭泣。看着这个自己亲手接生的孩子,死死地抱住自己大腿的泪人儿,她的心酸透了。就像她对记者说的那样,“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但孩子并不是爱的全部,我虽然没有生育过孩子,但我把每一个孩子都视为自己的孩子,我要始终如一地细心爱护他们、悉心照料他们,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献出一份力、尽好一份心。”

  看到呜呜咽咽哭成一遍的大妈、大婶和姐姐妹妹们,她的泪水扑簌簌地往下滴,想到一走后,罗洪大爷谁去给他换药,舒琼大姐谁去给她打针,汪明琴快要生了吧,村里的孩子们又盼谁来给他们打预防针;这四个乡结合部的父老乡,尤其是孕产中姐妹们又要辗转近百、甚至远到一二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去看病、去分娩了。一想到山高路远、险象环生,往往是人财两失,惨不忍睹的悲痛结局,狠命要走的心被彻底击碎了;想到自己曾经对乡亲们立下的铮铮誓言,她沮丧而又无可奈何地一屁股坐在了铁索桥的木板上,任由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滴,再一次咬咬牙、咽下泪、狠下心,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来。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着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奔走在为村民看病的路途中。

  为了守护乡亲们,她竟然没能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

  2008年7月3日,得知父亲生病的消息,她急忙安排好手中的病人后赶回家里,弟弟已经把父亲送到了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多项检查,确诊父亲患的是肝癌,已是晚期。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她悲痛欲绝地哭了,她哭的是自己作为女儿,没有尽到为人女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缺少对父亲的关心,与父亲老是聚少离多,没有尽好孝道,没有侍候好父亲;她哭的是自己身为医生没有尽到应有的天职,否则,怎么一查就是肝癌晚期?她要多陪陪父亲,陪在父亲身边,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好孝道,陪他在夕阳红的岁月里,伴他走进晚霞中的暮色余辉,度过余辉中的灿烂人生。可当她一接到山里乡亲们的求诊电话,接到病人在痛苦中的呻呤与期盼,接到姐妹们即将分娩新生命的殷殷告急,她又只好忍痛把父亲交给了弟弟;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弟弟表示着歉意,对父亲饱含着愧疚、赔着不是说:“爸爸,实在是对不起,山里有病人正等着我去救命,有姐妹们正期盼着我去为她们迎接新生命,请原谅女儿的不孝吧!爸爸……”

  2009年2月9日,接到弟弟电话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她及时安排好远近几位病人的疗程正准备出发时,木里县倮波乡大堡子村的汤开富家,派人来请她去为他妻子看急诊,马丽在焦急中担忧着父亲,思恋着父亲,盼望着恨不得马上见到父亲的同时,带着充满着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而又极其复杂与矛盾的心理,与来人一道急忙直奔汤开富家中;到了汤开富家看到他妻子郑祥芬已是时昏时醒,马丽在确诊郑祥芬是子宫肿瘤必须尽快采取手术治疗后;马上给她挂上了液体、打上了点滴,立即下山雇车与汤开富一道把郑祥芬送到了冕宁县人民医院,并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凑齐2万7千元,为郑祥芬垫付好了手术费和医疗费。

  当马丽把郑祥芬送进手术室之际,也就是她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之时。带着身为女儿而没有尽好孝道的愧疚,带着身为医生而没有防患于未然的羞愤,为了履行好自己对乡亲们立下的铮铮誓言,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没有聆听到父亲最后的嘱咐,一路流着酸楚的泪水赶回老家为父亲送行。母亲早逝,是父亲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上学读书。想到这里,马丽一边号啕痛哭,一边数落着自己的不是。她悲痛欲绝地扑在棺材上哭喊道:“爸爸!我的好爸爸!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女儿,女儿一定要加倍的侍候您,报答您啊……”

  她舍小家顾大家,忠实地践行着诺言,守护着山里父老乡亲们的健康与生

  2014年11月25日晚上8点左右,健美乡华坪村费志宝的妻子蔡世科生下小孩后出现大出血。费志宝立即给马丽打电话求救,而当时马丽远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二区烟袋乡出诊,接到电话,立即找了辆摩托车在黑夜里风驰电掣地赶回卫生站,再赴华坪村。山区的冬天显得异常寒冷,天气变化无常,到了海拔近3000米的顺城村时已是大雪封山,摩托车无法前行。在费志宝家人的陪伴下,马丽打着手电筒,拄着树枝拐杖,迎着寒风,在溜滑的冰雪盘山路上,整整走了两、三个小时才赶到费志宝家,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直到凌晨三点钟,才把蔡世科从鬼门关里硬生生地拉了回来。

  正像费志宝在“中国梦想秀”助梦现场说的那样,“感谢马医生,要不是她冒着生命危险及时赶来,我老婆就完了,我这个家也就完了。我很感谢她,我们全家都很感谢她……”、“假如马医生有难,我们也可以拿命去还她……”

  14年的时间里,在山区群众的眼中,马丽从一个当初信口立誓的黄毛丫头,成长为一个让山区父老乡亲们倾心依赖,让孕产中的姐妹们托付生命的白衣天使。就像她在“中国梦想秀”中对主持人周立波老师说的那样,“波波老师,不瞒您说,我接生了470多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在我手中夭折,也没有一个母亲因为生产而死亡。”

  父亲曾不只一次的对她说过:“女儿唉,太苦了,就别再硬撑了,回来吧……”而马丽却说“爸爸,我是农民的女儿,山里的乡亲们才是太苦了,他们需要我这样的乡村医生,我要尽我所能,为乡亲们的健康服好务、护好航!”

  马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常年坚守在卫生站里,舍小家顾大家,还为孤、残、特殊困难群体免费义诊,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医疗卫生服务中。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你为滔滔雅砻江畔送去健康,你在巍巍群山之上守护平安。走出大山你就可以享受舒适,你却因为乡亲们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坚守了十四年。你把自己的痛苦深埋在心底,为大山接生着希望,接生着幸福。你是高原的美丽天使,你是彝家山寨里的伟大母亲。

  她是汉族群众心中的“好郎中!”,是彝族群众眼中的“佤几佤纳嘿搓!”,是藏族群众口中的“门巴雅古!”。

  她用汗水、用青春、用热血,用乡村医生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的大美道德风范,忠实地履行着对父老乡亲们立下的铮铮誓言,诠释着“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