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因情(依靠或凭借人情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7-03-21

一、因情(依靠或凭借人情的问题

【原文】凡治天下,必因1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赏罚下共则威分。是以明主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故听言不参,则权分乎奸;智力不用,则君穷乎臣。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毁誉一行而不议。故赏贤罚暴,誉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然后一行其法,禁诛于私家,不害功罪。赏罚必知之,知之,道尽矣。

【译文】凡是治理天下,必须要依靠人情。所谓的人情,有爱好有厌恶,所以奖赏和刑罚可以使用;奖赏和刑罚可以使用,那么禁令就可以建立而治理的道路也就完备了。君主掌握了权柄来处理权势,所以下达的命令就能贯彻执行。权柄,是控制臣民生死的一种法定职分;威势,是制服民众的一种资本。罢免任用官吏如果没有法度那么权力就会被亵渎,赏罚大权如果和臣下共同掌握那么威势就会被分散。因此明白的君主不抱着仁爱去听取意见,不带着喜悦去谋划事情。所以听取意见不加以检验,那么权力就会分散到奸臣手中;不亲自操心劳累,那么君主就会被臣下搞得走投无路。所以明白的君主行使职权要像天一样公正无私,用人时要像鬼一样神秘莫测。像天一样公正无私就会没有非议,像鬼一样神秘莫测就不会走投无路。威势运用教育严厉,逆情悖理却人不敢违,诋毁和赞誉一律依法进行而民众就不会议论纷纷。所以奖赏贤能惩罚残暴,是赞誉善行的最好办法;奖赏残暴惩罚贤能,是推崇邪恶的极端办法:这些都是奖赏合自己心意而惩罚不合自己心意的。奖赏不如丰厚一些,使民众贪图利;赞誉不如美好一些,使民众觉得光荣;惩罚不如严重一些,使民众感到恐惧;诋毁不如丑恶一些,使民众感到羞耻。然后一心一意推行法制,禁止和惩罚谋取私利的人家,不损害对有功有罪之人的赏罚。赏罚的结果必然要去了解,了解了,道路也就完备了。

【说明】八经,就是八条常规,就是八条带有经久性的政治原则。本节所述,阐明了“依靠或凭借人情”这一韩非政治思想中的人性论基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政治的对象也就是人,所以“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韩非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本性,所以奖赏和惩罚就可以使用;加重奖赏就可以使人民贪图利益,加重惩罚就可以使人民害怕刑罚。这两样东西用得好,治理也就没有问题了。再就是势治问题,“势者,胜众之资也”,威势就是制服民众的资本,有了这个资本,赏罚就可以随心所欲。所以君主统治者必须要独揽大权,亲自处理政事。虽然韩非这里提出了独裁,但他也认识到,罢免任用官员一定要依照法度,不依照法度而滥用职权,那就是对权力的亵渎。奖惩也要依法而行,否则奖暴惩贤,也将会使自己陷于绝境。这就是韩非的政治思想:独裁而依法。这里存在着矛盾,独裁一般就不会依法,依法也就不会独裁。法律的制定,一般不会是独裁者制定的,而是很多人的集思广益。既然是很多人对很多事情的共同认识才建立起的法律条文,那么依照这样的法律也就是依照了众人的意愿,这就不能称之为独裁了。再一个矛盾,就是依靠或凭借人情,我们知道,法律虽然是维护人情的,但法律在实施时却不讲人情。虽然我们知道韩非的意思是,依靠或凭借人情中的好利恶害的思想,才建立起赏罚的法律,但法律建立后的实施,却不能依靠或凭借人情。

——————————————————

【注释】1.因:(yīn)《书·尧典》:“厥民因,鸟兽希革。”《诗·鄘风·载驰》:“谁因谁极。”《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荀子·议兵》:“因其民,袭其处。”《韩非子·五蠹》:“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人成事者。”这里用为依靠,凭借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