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疮纠缠不舍,这个方法可恢复容颜!

 昵称22723945 2017-03-21


小编导读

痤疮,给不少人士的爱美之路带来阻碍,都说打人不打脸,而这痤疮,偏偏喜欢上脸,真是糟心,又或是遍布胸背部,真是让人心烦意乱啊!痤疮给很多人的容颜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尤其正在如花的季节,一张干净白皙的脸庞,怎能容忍痤疮的捣乱?痤疮该怎么治疗呢?不妨看看本文的妙计!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部位。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热、湿、毒、痰、瘀是痤疮的主要病因,多发于青春期。

年青之人,素体血分阳热偏盛,因外感风热之邪客于肺经,与血热相搏,气血郁滞于体表脉络而发;或因饮食不节,偏嗜肥甘辛辣,日久脾胃湿热,循经上壅胸面而成;或冲任不调,经血不畅,气血郁滞外发于皮肤,日久则热毒阻滞经络,生痰生瘀,痰热瘀结而致囊肿、结节。西医学认为,该病与内分泌失调,体内雄激素水平偏高,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及局部细菌感染有关。

【辨证分型】


1
肺经风热

皮损呈丘疹,色红。多发于颜面胸背的上部,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
湿热蕴结

皮疹呈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常有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
痰湿凝结

皮疹结成囊肿,脓疮、结节、瘢痕可同样存在,或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

【刮痧治疗】


1
取穴

按“穴-经-部”理论,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

>>>>

(1)颈部:风池、大椎穴。

>>>>

(2)肩部:肩井穴。

>>>>

(3)背腰部:肺俞、膈俞穴。

>>>>

(4)上肢部:曲池、合谷穴。

>>>>

(5)下肢部:血海、三阴交、太冲穴。

肺经风热者加尺泽穴;湿热蕴结者加阴陵泉穴;痰湿凝结者加丰隆穴。

2
运板技巧

颈部左右两侧分别从风池穴刮至肩井穴,从肩上过肩井穴并延长至肩头,采用直线刮法刮拭,每一部位刮拭20~30次为宜。肩井穴可采用点压、按揉法。再刮肺俞、膈俞穴,用泻法运板刮之,令其出痧。刮拭循行于手臂外侧上缘的大肠经,由上向下从曲池穴刮拭至合谷穴,刮拭10~20次为宜。下肢部血海、三阴交、太冲穴以按揉法刮拭。另外,肺俞和大椎穴还可采用放痧法点刺放血,用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穴位后,用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头,紧贴皮肤平刺,放出瘀血少许,使瘀血、邪毒得泻。术后用碘伏消毒,并用胶布或创可贴加压固定。

【附注】

1.刮痧后饮一杯温开水。

2.保持面部清洁,注意选用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洁面护肤用品。

3.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发物,保持大便通畅。

4.生活有规律,避免熬夜。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