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蜀 陈纯涛 廖忠蓉 郑 蓉 吴祖兰 张 颜 邓 懿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专科医院皮肤科( 四川成都61003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610075)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61004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148例均来自我们三个研究中心皮肤科门诊。其中男456例,女692例;病程半月~11年,平均2·2年;年龄14~46岁,平均25·6岁。主要分型为肺热型、热毒型、血瘀痰凝型及冲任不调型。 1·2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 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痤疮诊断标准[1],主要皮损为丘疹,黑头、脓疱、结节、囊肿散发或多发,发生于颜面部; ②治疗期间停止使用与该疾病治疗有关的内服外用药物; ④愿意接受火针治疗者。2治疗方法痤疮的火针治疗包括局部阿是穴和背部俞穴的治疗。 2·1点刺皮损局部(阿是穴) 暴露面部皮损部位,选好进针点,常规消毒后用盘龙细火针(直径0·5mm)在酒精灯上烧红甚至发白之后,垂直快速点刺皮损顶部。若皮损为丘疹、黑头、脓疱,常点刺一下即可,稍加挤压,把皮疹上的黑头粉刺或脓疱分泌物、脓栓、脓血清除; 若皮损为结节坚硬者,则应在其中心和周围多处点刺, 其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 刺入结节中部为宜; 若为囊肿, 刺破囊壁时则有落空感, 然后用消毒棉签轻轻挤出囊内物。无论何种皮损, 点刺时都应先浅后深, 深度尽量控制在2mm 内。一般治疗后第二天开始结痂,结痂期勿用手抓, 让痂壳5 天左右自行脱落, 若痂壳掉后皮损未消失则再次治疗。5 日1 次, 3 次为1个疗程。 ..... 6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多由风热之邪客于肺经, 阻滞经络导致气血郁滞, 阻于颜面肌肤而发, 日久则 热毒阻滞经络生痰生瘀, 痰热瘀结而致囊肿结节。针对此病机, 我们选择脏腑之俞聚集之处、多气多血之经) ) ) 膀胱经的肺俞、膈俞、脾俞作为背部火针治疗主穴。肺主皮毛, 选肺俞以宣通肺气、清泻上焦郁热; 膈俞为血会, 刺膈俞以清泄血热;脾主肌肉, 刺脾俞以健运化湿, 促进皮损修复。面部皮损的火针治疗, 可以疏畅浅表之经络气血, 使积热外泄, 软坚散结, 促进局部皮肤新陈代谢, 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 1) 直接作用于毛囊, 使毛囊口开张, 皮脂炎性物排除, 促进炎症的消退; ( 2)对导致痤疮的痤疮杆菌等微生物有直接杀灭作用,且直接破坏其生存环境; ( 3) 对结节囊肿型痤疮者可直接刺破增厚的囊壁, 或破坏增生的结缔组织,体现出了祛腐方能生新的卓越功效; ( 4) 防止或减轻疤痕形成, 促进皮肤修复、新肉再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 火针对各型痤疮、各种皮损均有显著疗效。综合目前报道, 丘疹、黑头、脓疱 炎症进一步加深加重而成, 其皮肤损伤部位较深,而药物作用力度较小, 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至今 使用的激光、冷冻、药物封闭、手术刮除等物理疗法, 都有损伤大的副作用。而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 之一的火针, 集毫针、艾灸之功效于一身, 既有散结、敛疮、排脓等局部作用, 又有清热、除湿、通 络等全身效应, 点刺局部阿是穴能使皮损很快消退,点刺背部俞穴则排除血热,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新发、复发, 达到了表里兼顾、标本同治的效果。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认为结节囊肿型痤疮可作为火针治疗痤疮中的最佳适应症。 需要强调的是, 治疗后各种注意事项也是保证疗效良好的前提: ( 1) 禁用任何化妆品, 术后3 天 不沾水, 避免日晒, 结痂后不要搔抓痂壳, 待其自然掉落; ( 2) 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 多食新鲜水果 蔬菜, 禁食辛辣甘甜腥腻等物; ( 3) 保持心情愉快,大便通畅, 注意休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