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疮的中医治疗

 淄水渔夫 2012-02-20

贺普仁教授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说,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体系—“贺氏针灸三通法”。笔者师从贺普仁教授,在该理论指导下,结合痤疮发病特点,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法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痤疮相当于中医的“肺风粉刺”,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结节/囊肿性痤疮是由于炎症进一步加深加重而成,因其病程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是影响人们美容和生活质量主要疾病之一。

1临床表现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年男女的皮肤病,发病部位多在颜面、胸、背等处。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发病的原因可能是青年人体内雄性激素增多,皮脂腺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因而形成粉刺,进而发展成为炎症性丘疹、脓疱或结节等损害。中医称“肺风粉刺”,俗称“粉刺”或“青春美丽疙瘩”。面部、胸、背部出现黄白色小点或丘疹、脓疱、黑点粉刺、结节等,常伴有皮脂溢出,如脓疱破溃或吸收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和小凹坑状疤痕,亦有的形成结节,居皮下或高出皮肤。舌苔白或腻,脉弦滑。

2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情志不畅,过食辛辣厚味肥甘之品,以致肝郁气滞,脾胃湿热,复因肺卫失固,腠理疏松,风邪侵袭而引发。

    本病的发生于肺、脾、胃、肝脏腑失调,营卫不和有关。正常情况下,肝脏疏泄条达,脾胃运化水谷,上输精微于肺,肺输精于皮毛,则卫气和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阖及防御外邪的作用,皮肤才能保持洁净、润泽、光滑。反之,上述脏腑中,任何环节的失调皆可导致发病,如肝失疏泄或脾胃湿热或肺气失宣均可造成营卫之气失和,腠理疏松,开阖不利,复受外邪侵袭,面部络脉郁滞不通,发为痤疮。

3中医治则

    治疗上应以调和营卫,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4治疗方法

    本病多发于面,其次是胸背。中医理论认为,腹以上为阳,故本病发于阳位,从临床角度看,发病患者中大多体内蕴热,热为阳邪,最宜犯上,又背部在体亦为阳,主要是督脉和膀胱经循行的部位,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主人身之表,且诸脏腑之俞皆布于此,故与营卫之气关系密切。治疗上可选背部阳性痣点为主,选穴时以肺俞、肝俞、脾俞、胃俞附近之异常反应点(即痣点)挑刺出血,后辅以拔罐或走罐,以清利湿热毒邪,调和营卫。另外耳尖穴和大椎穴亦是常用之穴,放血亦能起到治疗痤疮的作用,常和背部挑刺一起配合使用。

    火针放血法操作:暴露面部皮损部位,选好进针点,常规消毒后,用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至发白之后,垂直快速点刺皮损顶部。若皮损为丘疹、黑头、脓疱,常点刺一下即可,稍加挤压把皮疹上的黑头粉刺或脓疱分泌物、脓栓、脓血清除;若为结节坚硬者,则应在其中心和周围多处点刺,其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刺入结节中部为宜,切忌挤压,以防炎症扩散;若为囊肿,刺破囊壁时则有落空感,然后用棉签轻轻挤出囊内容物,沾干,碘伏消毒。施术后,可配合拔罐,使脓血尽出,针后伤口要严格消毒、禁洗浴以预防感染。

    一般治疗后第二天开始结痂,且勿用手抓,让痂壳5 天左右自行脱落,若痂壳脱落后皮损未消失则再次治疗。

    必要时配合中药,以起到调和营卫,清热解毒的作用。

5典型病例

     患者,男,20岁,主诉:面部反复丘疹、结节、囊肿2年。于2007年11月27日到我科就诊。就诊时见面部有密不可数的脓疱、结节、囊肿,甚至融合成片,皮损处压痛明显。治疗以火针点刺局部皮损,清除皮疹上的黑头粉刺或脓性分泌物、脓栓、脓血,排出囊肿的囊内物,同时配合肺俞、脾俞火针点刺。治疗3次后大部分结节变软、囊肿变平,有少许新发皮损,继续遵原法治疗8次后全部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6讨论

    火针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对局部直接杀菌消炎祛腐,祛腐方能生新。另一方面高温可以直接破坏增生肥大的皮脂腺细胞,使皮脂分泌减少,改变了毛囊内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有效地控制病灶的复发。

火针疗法具有祛淤除腐排脓、生肌敛疮,促使新肉化生、生长,愈合疮口的作用,临床常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血乃有形之物,气必须以血为物质基础。血盛则气旺,气旺又能生血、行血、摄血,血病气亦病。正如《医学入门》所云:“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

    贺老提出了“以血行气”的刺络放血法,以强令血气经脉通行。即凡郁滞过久的疾病,均可用刺络方法治疗。《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泄其盛经,出其血”,“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这些都说明气血与经络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明·龚居中《红炉点雪》云:“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故火针对热症也卓有成效。张景岳《类经》中曾对此解释曰:“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热症由于局部血气壅滞,火郁而毒生,往往出现红肿热痛等多种表现。使用火针,正可以通经络,行气血,强开其门,引热外泻,从而使热清毒解,如《圣济总录》云 “肿内热气,被火夺之,随火而出”。火针可:⑴温通经络,开门去邪。火针通过腧穴将热直接导入人体,通过腧穴、经脉,在人体内可直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疏通经络,同时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腠理而开启脉络之外门,给贼邪出路,有利于阻塞局部血流中有毒物质的排除。⑵行气解郁,以热引热。火针借助火力强开外门,将热邪引出体外,而达到治病去邪之目的。故火针不仅对于寒证有效,同样对热毒也卓有成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