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级服务生态如何建?他看好daydao生态是商业引擎

 JW1990 2017-03-21

  10月18日,2016年企业级服务生态峰会暨理才网B轮融资发布会在华侨城洲际酒店开幕。独角兽的发展揭秘、投资干货分享、从中国经济到企业管理的深度解读,吸引到近1500人的关注。除此之外,《跨界》和《突围》两大圆桌论坛也散发着思维的光辉。

  以“跨界融合打造生态经济”论坛为例,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创始人、资深媒体达人——“人称T客”赵恒坐镇主持,与腾讯微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李镭、和灵资本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习标、俏仕国际董事长总裁潘福强、企拍创始人兼CEO钱进、魔眼科技CEO、原阿里云企业事业总经理谭杰夫(排名不分先后)展开了深度对话。

  

 

  赵恒:如何看待阿里、腾讯从2B跨到2C,或从2C跨2B的现象?他们的跨界能否成功?对行业有什么影响?

  李镭:跨界要具备天时地利

  

 

  跨界不是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都可以随意跨。需要具备三大前提:

  其一,你的主营业务已经在本领域占有一定的高度,这样不至于分散你的主营业务,也可以把主营业务的影响力扩大到跨界领域。

  其二、跨界领域的客户群能不能跟主营业务的客户群融合。

  其三、你跨界的领域是否在恰当时机。腾讯在2002年、2003年推出了一款针对2B产品,当时是收费的。对于当时的腾讯来说,2B商场还远远没有征战,大部分精力放在2C上,导致2B在市场推广上投入不足。而且从企业级本身来讲,SaaS是从企业内部沟通切入,对企业沟通的需求当时不够刚性。腾讯今天在去做这个事情已经不是同一个局面。

  阿里本来在这个行业就做得很深,在这个布局是环环相扣的。但是腾讯的优势在于拥有特别大的用户基数,而且产品研究很深、开发资源多。我觉得未来腾讯会赢。

  钱进:跨界融合有无数种实现的可能

  

 

  跨界拥有无数种实现的可能。比如说,我们是做定制化移动视频服务,理才网是做SaaS,看似行业关联度不大,他们推出招聘管理产品dayJOB时。用到视频简历,就和我们有了合作的交集。此外,平时拍摄宣传片也可以用到我们的产品。

  你想做移动化视频,我们有提供模板。模板解决不了问题,我给你一个定制平台。如果还是完成不了的话,我们会把广告业垂直领域的所有资源放在这个领域来,你可以说出需求,大家共同竞标拿到最后的方案。现在我们就携手乐视、华视一起在做。

  我们在手机端可以完成广告大片的资质,视频制作的下游,可以调用我们做好的广告片直接投放到全媒体,包括移动互联网媒体还有传统媒体,比如说电梯视频、公交上的视频。行业的跨界就这样轻松实现,打造出共赢的局面。

  潘福强:跨界需要以消费者为核心紧抓需求

  

 

  BAT的跨界现在做得非常成熟。比如腾讯。它是一个社交媒体,但是它的游戏也做得不错,阿里正在打造生态链,现在的百度更多的是关注于线上,线下B2B的打造。

  很多人觉得现在生意难做,是因为市场供大于求,现在大量生产的东西没有办法去消费,所以我们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去库存。

  不管如何跨界,首先你要以消费者为核心,抓住市场需求。明白消费者到底要什么,我们能给什么,我们是谁?这点很重要。跨界第一步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刚听了理才网整个平台的搭建,它跟钉钉的区别是入口不一样,以HR作为入口,由专业人打造的平台才适合企业去发展。就像我们修一条马路,如果不专业,马路的掉头、左拐设计就会不合理。

  理才网的整个团队在很多企业里面都做过。我觉得理才网未来的跨界领域搭建的生态圈非常大。他们打造生态链,和上下游企业实现跨界,涵盖人力资源,社保、人才需求甚至金融领域的东西,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软件平台。

  陆习标:规模化和多元化是跨界融合的关键

  

 

  跨界需要两个战略性的决策因素:一个是规模化,你做任何领域的拓展,还是要归结到一个核心。以阿里为例。阿里最早是阿里巴巴,一个2B的服务,后来看到C端需求,诞生了淘宝。淘宝网卖一些货后,看到了消费的高端消费需求,于是有了天猫。金融需求强烈,有了支付宝,有了物流需求也成就了顺丰包括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还有一些网络。有了产业信息的基础,于是有了阿里云,其实它就是根据需求本身产生的一系列东西。

  还有一个是多元化。虽然产品服务可以很丰富,但还是要和核心业务相关,核心产业的延展性也符合这个标准。我们在投资领域这么多年,没有从先确定理论基础再去做投资理论的延展,这是从经验里面总结出来的。和灵资本最早从2002年进入投资领域,我们投的第一个项目是无锡太阳能,所以我们最早投资比较多的是环保跟新能源。2008年后,在农林行业里面有非常顶尖的产业专家,这块的投资比重比较高。今年我们农业的项目有两个上市,目前在主板IPO排队的还有五个项目。

  从农业再延伸到一些农产品,所以我们对消费品也比较懂。三四年前开始逐渐对一些大的消费升级的领域加大投资。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需求也在升级,所以开始涉足企业级创新服务,目前新能源、农业、创新企业服务和创新消费是三大主投项目。

  谭杰夫:让生态上的企业成长得更好才是真价值

  

 

  阿里和腾讯这两家企业我都待过。跨界和生态有一定差异点。从企业来说,自身都有自身的特性,比如说阿里在电商,在整个线下对用户的真正的触达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公司就是围绕“让天下人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出发点,我不认为这真的是跨界,而是整个生态规划,在整个平台当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围绕自身的业务做强做大后,便开始做它的生态。

  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在做主营时,你要想怎么为别人创造价值,即使是阿里和腾讯,有非常多的竞争,但他们的竞争是一种良性的,是让这个生态走得更好的一种竞争,我觉得不存在未来是哪家吃掉哪家,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质,腾讯万物相连,他们的平台也非常的好。让生态上的企业成长得更好,这才是一个有想法,真正有价值和社会责任的企业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吃掉别人,建立自己的闭环。要释放出来。

  我跟陈总相识也是机缘,陈总操着标准的湖南普通话和我交流,我很认同陈总所在的行业。云计算是未来的方向,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建基础设施,也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建自己的路,所以这样的基础设施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企业未来真正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业务上是非常好的支持。基础设施建好了,它上面必须有它的PaaS层的支持,在中国目前整个基于这种服务非常少,所以怎么样把这层服务建立好,建立一个整个贯通的支撑体系,我觉得这个特别关键。还有下一步我是非常看好的。我了解到很多企业需求,企业在走云计算和业务整合时,没有一套很好的工具和平台,把这个打通。未来我觉得daydao下一步的商业运行是建立一个商业引擎。如果你能建立起这样的商业引擎,就像发动机一样,汽车一样,你把引擎建好了,任何一个车都可以去适配它。

  赵恒: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今天理才网的产品在圈内掀起了风波,为什么理才网可以在资本寒冬里融到6个亿。6亿是怎么算出来的?几位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是投人还是投产品,投阶段?

  陆习标: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为什么投理才网,第二个是我们可以给理才网什么样的估值?你讲融资模式,我们对互联网不太懂,我们本质上是一家相当保守的互联网公司,以前更多看重销售收入和有利润,但是这在几年,我们会看企业的核心价值。第二,什么样的企业是值得我们投资?从十多年的投资经历,包括一些投资的同仁分享的投资风口,我们可能看好:企业规模可能没有这么大,但它的服务、客户一般都是一些世界五百强,或者中国五百强的企业,在中国有更大的机会。在国内SaaS,我们判断是成长型的企业,当时其实在国内也找了差不多一年,坦白讲没有找到很好的企业。

  因为跟陈谏认识晚了,如果早点认识可能天使轮我们就会投了。我们特别去谈这个估值,在做B轮融资的时候,我们不是一家机构在谈,是联合机构,大家协商出来的。估值主要看未来的成长性。如果我们可以判定这个企业未来三年的时间,能够成长到两百亿,三百亿以上的市值,在今年这个基础上给一些更高的估值,我觉得本身我们是可以接受的,核心并不是在于我们可以给理才网什么样的估值,而是我们对理才网未来三年成长信心有多大,我觉得是在这一块。当然不同阶段的估值是不一样的。

  李镭:不管是欧美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占99%这是相似的。但是以1000人的企业规模为例,美国一千人以上的企业平均是六千人,中国是一两千人,还是工厂型的,中外对信息化的需求很不一样。美国企业对于HR这一块是一个刚需。而中国,早期因为人口红利,整个产业非常粗犷。一般企业更注重的是营销方面的投入,或财务方面要管控下。至于协同、人力管理这方面的需求有待挖掘。现在因为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对优化管理的意识变得激烈,这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些中小企业来讲,能够让它用起来是最重要的,还需要捆绑一定的价值服务。钉钉免费电话这一招就不错。理才网dayHR,包括现在做daydao平台正为解决这方面的需求,因此我觉得双方的合作机会非常大。

关注创业、电商、站长,扫描A5创业网微信二维码,定期抽大奖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yy@painiu.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除非来源注明A5创业网,否则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