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剩爹:一部挖掘潜意识秘密的影片

 王天神 2017-03-21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部独特的哲学影片,它挖掘出了人类内心当中隐藏最深的秘密:潜意识的运行法则。它就是《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一部重新点燃我爱情信念的艺术杰作。



我们先来介绍这部影片的编剧: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


近二十年来,在好莱坞的众多编剧中,恐怕没有谁能比查理·考夫曼的剧本更具哲学味儿了。难怪有人讽刺他为“民哲”(民间哲学家),称他善于把带有半吊子风味的哲学思辨注入夸张离奇的剧情中


然而,这种讽刺在我这样的铁杆粉丝听来,却是绝佳的溢美之词。倘若用电影来呈现哲学,有谁能做得比查理·考夫曼更地道呢?伍迪·艾伦?台词太多,以致常常干扰到观众可能有的哲学思考。科恩兄弟?其犯罪剧情的安排抓走了观众的眼球,只有极少数观众会在电影结束后才开始反思影片的深意。沃卓斯基姐妹?太多的科幻元素压制了哲学思辨所需的灵性空间。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安德鲁·尼科尔?这两位时而商业、时而哲理,风格不统一。


上述诸位电影人的剧本固然蕴含很深的哲理意味,然而考夫曼的故事仿佛从一开始就脱胎自某个另类的哲学观念。也就是说,他总是用一个近似思想实验的离奇故事来挑战大众的常识以及流俗的哲学理论。再加上他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以及对罗伯特·麦基那套编剧原则的反叛,这让他成为一名真正的作者编剧、哲人编剧。


仔细探究便会发现,考夫曼的每一部剧本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明确的哲学主题。


比如,《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又译《傀儡人生》)就被许多哲学教授用来分析“人格同一性”“自由意志”的问题;



《改编剧本》则被用来阐述“人格分裂”或“解构主义”的原理。影片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考夫曼本人,他本来十分反感罗伯特·麦基(《故事》的作者)的那套“故事理论”,后来在跟他谈话后却被完全折服。


而《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更被许多评论家拿来解读尼采的哲学(永恒轮回反启蒙主义)。


这个留有一头卷发的美国东海岸编剧,不仅带领着观众窥探了演员马尔科维奇的私人生活,也曾无所畏惧地拿自己开涮,把自己改编苏珊·奥尔林的小说《兰花贼》的艰苦过程搬上大银幕。


这种高度自省的态度和带有隐私色彩的风格似乎能让他的笔触深入到人性当中某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而2004年上映的作品《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则向我们揭示了失恋这件小事中最为隐秘的伤痛。


故事概要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以下简称《美》),又译《暖暖内含光》,港译《无痛分手》,英文名是:“Eternal Sunshine of Spotless Mind”。它实际上应该被翻译作“无垢心灵的永恒阳光”。所谓“无垢”或“无暇”(spotless),就是指没有记忆中的伤痛。怎样才能做到无垢呢?那就得删除创伤记忆。


很自然,这是一部令人心碎的电影,我每看一次都会哭一次。它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勾扯出撕心裂肺的过往,或许它也能解开许多失恋过的可怜人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密锁。


导演米歇尔·冈瑞(Michel Gondry)


就连导演米歇尔·冈瑞也曾坦言,自己已无法再看这部电影,想必是被它撕扯出了太多的回忆,那曾经美好现在却无比伤感的点点滴滴。原来,当冈瑞在纽约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他当时的女友离开了他,不知是因为他的忽略还是她的厌倦,总之她强硬地搬回了加州。


当影片中的乔尔将所有带着克莱门汀印记的物品拿去“忘情诊所”(Lacuna)的时候,冈瑞不由地回想起自己也曾把前女友的物品一并打包的场景,不禁悲从中来……


导演“无痛分手”的人自身却在经历“有痛分手”,这该是个多么伤人的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乔尔(Joel,金·凯瑞饰),是一个内向沉闷的大龄男青年,他在蒙塔克海边的聚会上邂逅了活波随性的克莱门汀(Clementine,凯特·温斯莱特饰)。


两人火速成为情侣。然而像大多数情侣一样,两人的感情磕磕绊绊,经常会为一些小事大打出手。终于,克莱门汀受够了这样的争吵,她在情人节前夕做了删除记忆的手术。在情人节当天,当乔尔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出现在克莱门汀面前时,他惊讶地发现克莱门汀已经完全不记得他了,她的男友已经换成了一个稚嫩的年轻人。乔尔从朋友那儿得知了克莱门汀删除记忆的事实,他无法原谅克莱门汀的任性,也无法忍受失去她的痛苦,所以他找到了这家“忘情诊所”,并请求医生为他消除关于克莱门汀的记忆。    


记忆清除程序开始启动,乔尔在自己似真似梦的记忆中游走,他发现和克莱斯汀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无论是痛苦还是甜蜜,都弥足珍贵,他并不想忘记这个自己深爱的女人。但是,程序一旦启动就无法逆转,乔尔只能想尽办法把克莱斯汀藏到记忆最深的地方,那些现实中克莱斯汀本来没有出现过的时间角落,以保存这份爱情。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记忆清除机器还是将他宝贵的爱情记忆完全删除了。


记忆清除后的第二天,乔尔同往常一样去上班,但是就在上班的路上他却突发奇想,跑去蒙塔克的海滩边。在海滩边,乔尔再度遇到了克莱门汀,他很快暗恋上了对方,只是羞于搭讪。在回纽约的火车上,克莱门汀主动发起谈话,两人又不知不觉地开始了一段情缘。就在此时,他们收到了“忘情诊所”的前员工玛莉寄来的录音带,得知两人都曾做过记忆清除的手术。遭受惊吓的克莱门汀本想离开乔尔,但乔尔挽留了她,在明知这段感情难逃厄运的情况下,他和克莱门汀选择了重新开始……


以下是硬广时间:介绍我本次的微课堂:《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与精神分析

3月22日-23日20::00--21:30


《美》的叙事结构很容易让人想起尼采所说的“永恒轮回”(eternal recurrence),全片都透露着一股周而复始的宿命感:男孩遇见女孩,男孩和女孩抹除彼此,男孩再度遇见女孩。


除此之外,本片还会让人想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unconscious)理论,尤其是他对梦的解析。鉴于尼采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本文勉强以“精神分析”来统称我们解读本片的哲学视角。


当然,除了这两位之外,我们还将谈到另外两位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荣格和拉康。


1.  尼采:健忘的人是有福的

1.1 尼采的永恒轮回(《快乐的科学》)

1.2 尼采对知识的肯定和遗忘(《善恶的彼岸》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3 尼采的“思想中的思想”(即无意识)(《快乐的科学》)

2. 弗洛伊德:梦是无意识愿望的改装达成

2.1 弗洛伊德与叔本华、尼采的关系

2.2 无意识、意识和前意识,本我、自我和超我

2.3 《美》中乔尔的三重梦境(运用《梦的解析》来分析乔尔的梦)

2.4 乔尔无意识当中的欲望(挽回爱情、童年对母亲的依恋、羞耻感)

3. 荣格:每个男人身上都住着个女人

3.1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3.2 荣格的人格面具 (尤其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3.3 乔尔和克莱门汀的人格面具

3.4 乔尔和克莱门汀的性别倒错

4. 拉康:根本没有性关系这回事

4.1 拉康的无意识理论(无意识如何像语言?)

4.2 拉康的象征秩序(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

4.3 拉康重写了“俄狄浦斯情结”

4.4 用拉康理论分析乔尔的人格特质(父亲缺失对男孩的影响)

4.5 “根本没有性关系这回事”(指两性永远无法完美结合)

4.6 运用拉康理论对乔尔和克莱门汀爱情模式的分析(男人的享乐和女人的享乐、昆德拉《笑忘录》、拉康的典雅爱情以及在《美》中的照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