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peterchiu60 2017-03-21



      《 解 码 财 商 》 

每周一到周四 21:40 播出

第一财经

   香港nowTV  新加坡星河有线

   同步首播


《解码财商》金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




嘉宾介绍

葛玉御,经济学博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讲师,硕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财税理论与政策、行为经济学等。曾在《当代财经》、《税务研究》等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我们经常在各种爱情剧,或者比爱情剧更丰富精彩的现实生活中,看到一幕幕悲欢离合,每当男主角失去女主角的时候,才发现追悔莫及,才懂得应该珍惜,才会说出那一句: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人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和框架效应。

损失厌恶

先问大家几个小问题。

有两个选择。A.你一定能赚30000元。B.你有80%的可能性赚40000元,20%的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选什么?

我猜大部分人选A。对么?

有一些经济学常识和基本的数学知识的人知道,B选择“80%的可能性赚40000元,20%的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平均来说可以得到32000元,比A选择30000元要多。按理说更多的人应该选择B,但为什么更多的人会选A呢?当然不是因为大家都视金钱如粪土,而是因为A是确定的赚30000元,而B有20%的可能性什么都得不到。面对这种20%的风险,你告诉自己“我不安心”,于是要求稳,规避风险,看起来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

接下来换个问题。

A.你一定会赔30000元。B.你有80%的可能性赔40000元,20%的可能性不赔钱。你选什么?

我猜大部分人选B。尤其是刚刚选了A的那些人,毫不犹豫会选B。很显然B选择平均会赔32000元,比A选择赔的多,那为什么更多的人会选B呢?因为A一定要赔30000,你不甘心,于是你决定赌一把,哪怕只有20%的可能性呢!也许人品爆发就赌赢了呢!刚刚还规避风险的你,立马就开始追逐风险,变成了一个风险偏好者。

传统的经济学经常讲,有的人偏好风险,有的人厌恶风险,我们说不对,其实风险这个东西,不是分人,而是分事儿。

一个正常人:面对收益,规避风险;面对损失,追逐风险。

损失厌恶是指面对同样的收益和损失,人们往往对于损失的感受更加强烈,损失带来的效用是等量收益的2.5倍。

禀赋效应

有一家滤水器公司提供自来水过滤器,为扩大销量,推出“免费试用半个月”的活动。消费者将过滤器带回家,喝上了更加健康的饮用水,半个月之后又哪里好意思退回去呢?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会让他不得不买下来,继续拥有。

更为常见的例子是,我们经常在各种家电商场看到,郑重承诺“不满意7天之内可以退货”。于是消费者会更踏实、安心地去买,“反正买回家不行就退嘛”。但事实上,有多少人真的会退货呢?大多数人买回家后,如果不是有明显问题,多半不会退的。背后的原因除了不想折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想看着自己的东西就此失去。

这几个例子表明商家很善于利用禀赋效应来达成销售目的。

禀赋效应:由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教授提出,指的是人们不愿意割舍那些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

可是,回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我们似乎依然陷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套路里。怎么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要学会利用“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会导致不同的决策行为。

也就是说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是有一个参考和依赖的框架的,这种框架就是表述方式。从收益的角度还是损失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能导致相反的决定。

比如,有两个加油站。在A加油站,每升汽油6元钱,如果付现金,可以便宜5毛,也就是每升5.5元;在B加油站,每升汽油5.5元,但如果要用微信或支付宝,或刷银行卡,则每升要多付5毛钱,也就是每升6元钱。显然两个加油站的油价是完全一样的,但A加油站明显要比B更受欢迎。因为A加油站提供的是一种便宜5毛钱的“收益”,而B加油站提供的是多付5毛钱的“损失”。消费者面对损失,当然是避之唯恐不及。

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框架效应启示我们,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


今晚21:40




葛玉御为您解码   

 《为什么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现在在留言里告诉我们

有哪些关于财经的问题

您想与我们的嘉宾深入探讨呢?

别忘记分享

 晚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