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胜华话中医:上工治未病 ‖ 潘胜华

 渐近故乡时 2017-03-22

中医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文化土壤中生长出的一朵奇葩。她如阳光、雨露,泽惠东方万民世世代代,并走向世界播撒健康。

说起中医,在百姓的印象中,也许就是一长髯老者给病人把完脉,取一张处方密密麻麻地写上中药,配药人员根据处方将称好的树皮草根混在一起,包成一副一副,病人回家取一副加水煎煮,煎好的药汤倒到碗里再喝下去。药汤大都五味杂陈,苦涩难咽,甚至咽下后立马恶心吐出。影视剧作品中还经常见到这样的桥段:某人突然倒地,昏迷不醒,某神医把完脉,迅疾从药箱内取出几根细长如发丝样的银针从不同部位刺进去,不一会,病人便睁开眼醒来,神效。也难怪有人说中医就是“一把草一根针”。

中医真的就是一把草一根针吗?非也!一把草一根针治疗疾病只是中医的冰山一角,她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就像浩瀚的宇宙亟待勇者探索。只知日月便说宇宙尽也,岂不是以管窥天。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整理、提高。”伟人之言,伟哉。中医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治未病。治未病,是其最高境界,也是其经历几千年而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下面就从治未病方面谈谈中医。在正式讨论该话题之前,不得不介绍一本书——《黄帝内经》,此经典著作成书于两千多年前,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中医思想理论的源头。言中医,离不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就是中医的代名词。下面诸多理论直接出自于该经典。

日常的生活中处处蕴含中医之道,中医之用就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正所谓日用中医而不知。《黄帝内经》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常言道:“春捂秋冻”,这里面就包含了深刻地中医道理。冬去春回,阳气逐渐生发,大地渐渐回暖,但乍暖还寒,春寒料峭,不捂一捂,很容易受寒,影响机体免疫力,因此,春季感冒咳嗽发烧的患者多,尤其是那些衣着单薄靓丽的青少年占大部分。“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端午节时,节气上一般都在立夏以后,这时候,阳气已全面生发开来。夏去秋至,生发的阳气渐渐收敛,温度渐渐下降,夏天的酷热不再重现,但“秋老虎”的余威想必大家都见识过,再说更严寒的冬季还在后头,此时不要过早加棉衣,稍微冻一冻,为度过冬天的严寒做一些身体的适应。

民以食为天。生命的延续与繁衍需要食物的供养。过去农耕文明时代,受灾荒或战乱的影响,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大量增加,可以说食不果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与吃休戚相关的疾病是越来越多 ,病种在增多,病人数量在增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等病的发病呈递增趋势。单就糖尿病来说,我国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病人,有一半成年人已处于糖尿病前期,在往前迈一步,就是糖尿病。


因此,弱弱地问一句:“你真的会吃吗?”中医告诉你,什么是健康的饮食,怎样吃才健康。《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观点。唐代名医《黄帝内经太素》中注释“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由此可见,寓药于食,药食互补,药食同源。粳米、大枣、山楂、桂圆、生姜、山药、薏苡仁等,是各大超市出售的主流食品,它们可都是中药哦。谷、果、菜、畜等都有属于自己的四气五味,可以用于养生疗病。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应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适量,对五脏有补益作用,但是如果五味过量,会伤害五脏,导致疾病。


《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黄帝内经》中也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药王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滋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古代先贤清楚地表明中医学的内涵,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疗法的敬畏。通俗地讲,饮食七分饱,多食时令瓜果蔬菜,少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不多食、不偏食,正是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上工治未病”,故而能以食为药,预防在前。上工,指高明的医生。

《黄帝内经》认为“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卧伤气”。

短短二十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日常生活行为对身体的影响。“久视伤血”,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目能视,久视伤肝血,肝血伤则视物昏花不清。撇开这种专业性论述,通俗说来,就是用眼过度会损坏眼睛,导致视力下降。现代社会,近视眼、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随处可见,特别是近视眼,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十居其七,有的幼儿园小朋友都戴上了眼镜。“久行伤筋,久立伤骨”,通俗点说,就是运动不能太过,不动也不能太多,运动太过会损伤关节肢体,如运动员常患肢体关节方面的职业病,久立不动会导致肢体废用。


因此,运动要有度,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太过与不及都会出问题。“久坐伤肉,久卧伤气”,通俗解释是,长时间坐着、躺着,导致血行缓慢,机体组织相对缺血缺氧,影响代谢,代谢低下则气血伤,如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截瘫患者,腰骶部易发生褥疮,褥疮肉烂甚者可见骨。现在人多以车代步,缺少运动,久而久之,身体健康会出现问题。

中医重“情”。七情,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情绪,人皆有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如果突然、强烈或过于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耐受范围,即可导致机体损伤引起疾病。大家都知道,怒火伤身。


《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南朝养生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情志情绪表现由心主宰,即《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现代研究证实,过度的情志刺激会引起多种心身性疾病。


临床常见疾病中,七成以上属于心身性疾病,如癌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现代白领人士,外表光鲜,但工作生活压力大,不少人患有消化性溃疡。中医教你管理如何自己的情志,《黄帝内经》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意思是说:思想清静,心无杂念,正气就能顺从而调和,精气神气从内守护,疾病怎么能够产生呢?“恬惔虚无”,这是中医教给你调节心理的大法,真是字字珠玑。

中医守“时”。中医主张:天人合一,顺时而为。人生天地间,度冬夏,越寒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作有息,劳逸结合,既养精蓄锐,又奋发有为,良性互动。一年有四季,一日有白昼黑夜,春夏二季要早起晚睡,秋季要早起早睡,冬季要晚起早睡。机体有适应时间变化的生物钟,体内的复杂代谢工作就依靠天生的生物钟有条不紊地进行,犹如生产单位的运作,工作人员各就各位,上午上班干活,忙活到中午下班,午间吃饭小憩,下午上班接着干活,傍晚下班,回家吃饭睡觉,该按时值班的值班。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该生产单位良性运行,生产出的产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如果这种作息时间被打乱,迟早是要出问题的,不但好产品生产不出,长此以往该单位有倒闭关门之虞。人体生理之理即如此,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有人连续熬夜看球出现死亡,有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上网出现死亡,有人连续加班出现死亡。而且多是年轻人,正处年富力强之时。为之扼腕叹息之余,更应该反思反思当下人的作息方式,晚不睡,早不起,把黑夜当白天,把白天当黑夜,起居无常,任意妄为,生物钟被打乱,久之岂有不发生灾害之理。

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心血管疾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指出:“我们的医学模式是等人得病,直至死亡。”当下这种亡羊补牢式医学模式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收效甚微。据统计,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得病之后的医疗卫生是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四大因素,这其中,生活方式的影响占总影响的六成,是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因素。《黄帝内经》有云:“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些文字今天读来仍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中医,真高明!天人合一,顺时而为,无太过,无不及,恬惔虚无,病安从来?


现在国家大力推行中医治未病,各级中医院均设有“治未病科”,这是英明之举。治未病思想不应该只是中医专业机构的专利,更应该植根于广大良众的心里,变成他们自觉的行动,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