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an Ye(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美国各州(尤其在西部)之间的边界大量使用直线,使得很多州的形状呈比较规则的方块形。然而这些直线大多数并不是随随便便在地图上画的。有的直线考虑了自然因素(例如俄勒冈和加州之间的那条直线,考虑了河流的流向);有的考虑了地图投影(例如缅因和新罕布夏之间的边界);有的和绕开印第安部落有关(例如俄克拉荷马的东界);有的为的是让各州之间面积尽量相近(例如密西西比\阿拉巴马的边界,以及西部各州东西7度南北4度的基础格局);而还有大量的直线是南北战争前,蓄奴州和自由州之间的对峙和妥协(例如北纬36度30分和北纬40度)。
先说我在的密歇根州: ![]()
再说我以前在的宾夕法尼亚州: ![]() 这个州直线比较多。
然后说一下美国最方的两个州。先是科罗拉多: ![]() 在世界地图或美国地图这种比例尺的地图上,科罗拉多看起来是个长方形。实际上科罗拉多是个球面梯形(注意是球面),北部边界比南部边界短。之所以看起来像长方形,是和那些地图的投影有关系,且其四个角的确是90度。首先,科罗拉多的东西边界(A和B)很好解释,它们是两条经线,相隔7度。由于是经线,所以它们并不平行(经线在北极会交于一点)。不仅是科罗拉多,美国西部的华盛顿、北达科他、南达科他、怀俄明和俄勒冈等州都是东西宽7度。在科罗拉多州建立以前,它曾经被规划为一个叫做杰斐逊领地的territory。在遵守了东西7度的政策之后,杰斐逊领地政府在南北边界的问题上比较激进。他们希望自己的南部边界划在北纬35度线,这样就能包括进至少4个大型金矿。而至于其北界,当地政府的计划是划在北纬42度,大致和1790年英国和西班牙殖民地之间的界线重合。可是如果这样划界,科罗拉多州和其东部已经成立的几个临州比,面积也太大了。因此国会最终把科罗拉多的南界往北推移了2度,北界往南推移了1度,这样,科罗拉多的南界是北纬37度(C),北界是北纬41度(D),中间相隔4度。一个东西7度南北4度的完美球面梯形州就这么诞生了。而南北4度的设置影响了后来成立的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 好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大方块,怀俄明州。 ![]() 实际上怀俄明州也是个球面梯形,原因同科罗拉多。怀俄明的边界比较简单粗暴。最早怀俄明是片几乎没有什么人的地方,到了1868年才脱离爱达荷领地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地。而在那个时候,它的四条边其实已经自动形成了:南界即科罗拉多的北界,北纬41度(D)。而其北界则是参照科罗拉多南北4度的格局,划在了北纬45度(C)。其东界则沿用了1863年美国国会对爱达荷领地东界即西经104度的规定。而怀俄明州的东西宽仍然参照了美国西部各州的7度惯例,既然东界是西经104度(B),西界自然就是西经111度了(A)。又一个梯形画好了。(实际上,怀俄明州西北部黄石公园内,和蒙大拿的边界线是有一些犬牙交错的转弯的,但是由于太不起眼了,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接下来说一个看似是直线其实并非直线的典型代表, 田纳西州: ![]() 首先得交代一个常识:田纳西州曾经是卡罗来纳殖民地的一部分,1712年卡罗来纳分裂成北卡和南卡,田纳西跟了北卡,直到1796年脱离北卡建州。
既然说到田纳西了,那就再顺道说两个卡罗来纳吧。先看 北卡罗来纳: ![]() 殖民地时代两个卡罗来纳本来是一家,名为卡罗来纳省,可是两边的社会结构却并不相同。北卡一侧和弗吉尼亚、马里兰比较类似,以种植烟草为主。南卡一侧来自非洲和巴巴多斯的黑人后裔比较多,是一个奴隶制的贵族庄园社会。1700年以后,双方的社会矛盾发展失控。再加上境内印第安人的抵抗,省内爆发了图斯卡鲁拉战争和亚马溪战争。1710年后,卡罗来纳省再无法控制局势,于是决定南北分家。
说完北卡, 南卡罗来纳 就比较好说了: ![]()
佐治亚: ![]()
阿拉巴马州 和 密西西比州: 这两个州一起说,因为它们的划界体现了当时美国对新建各州面积均衡的一种想法。 ![]() 这两个州最初是一家,叫做密西西比领地。建立的时候地盘就是图中粉红的那一条,夹在南卡和西属佛罗里达之间。前文说过,佐治亚脱离南卡后阻碍了南卡对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控制,因此密西西比领地在19世纪初吞并了南卡在山西的土地(图中浅紫色区域),和田纳西大致以北纬35度为界(详见上文田纳西,黄色区域是由于测绘误差造成的)。密西西比的西界是密西西比河,这也是曾经南卡的势力范围到达的最远处。河对岸是法国的路易斯安那。
至此, 佛罗里达州 的边界其实也讲完了(佐治亚+阿拉巴马)。 说直线边界,有两个景色最无聊的州就不得不说: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以及和它们有关的密苏里州以及两个达科他州。这几个州的勘界体现了南北战争前南方奴隶制的倡导者们为了压缩北方的领地而做的一些“地图工作”。 先说 密苏里州。 ![]() 密苏里是路易斯安那购买案的一部分。这个购买的详细内容大家可以自行查阅,这里不多说。但正因为它以前属于法属路易斯安那,因此它的东界只能到密西西比河(法属路易斯安那的东界)。 密苏里州的南界大致沿用了北卡和弗吉尼亚之间界限的延伸线,即北纬36度30分。在1820年密苏里州作为蓄奴州,和自由州缅因州配对加入联邦后,南北方达成了妥协案:从那之后,北纬36度30分以北地区不再有新的蓄奴州。 南方的农场主为了保留自己在国会里同北方的均势,希望有尽量多的蓄奴州而尽量少的自由州,因此在给密苏里州划界时,他们claim了大片的北方土地,想要压缩北方。他们贪婪且不切实际地占领了印第安福克斯部族以及爱荷华领地的大片领土。甚至于密苏里州凭空捏造出了一个“莫伊尼斯河急流”的地名,并以此画了一条“布朗线”,把北界向北推了100多公里。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打破了美国新建州的土地均势的传统,也让国会意识到了他们压缩北方的意图。后来在国会的支持下,爱荷华领地发动边界战争(史称蜂蜜之战),向南夺回了大部分领土,把边界维持在了北纬40.6度。并且爱荷华还顺势以找不到“莫伊尼斯河急流”河段为名,顺河南下,占领了该河与密西西比河之间的一片土地。当然,密苏里还不死心,在和爱荷华一起测边时,密苏里的代表苏里万故意利用技术漏洞将原本应该东西向水平的边界线化成了一段弧线,神不知鬼不觉地夺取了爱荷华州的一部分土地。后来这段看似直线实则弧线的边界被称为苏里万线。 解决了和爱荷华的争端,密苏里又试图拓土西进。为了阻止他们,美国政府抢先和福克斯和苏族等印第安人部落签下了奥萨奇条约,划定了奥萨奇线,把密苏里州的疆域限制在西经94度35分以东。可是,后来密苏里还是沿着密苏里河向西北方向驱逐了福克斯部印第安人,因此其西界北侧并未遵守奥萨奇线,而是延伸到了密苏里河西岸。 最后是南界。前面说过密苏里的南界主体遵守了36度30分,可是在圣弗朗西斯河以东,他们私自把边界推进到了北纬30度,占有了阿肯色的部分土地。期初,阿肯色也发出过抗议,但是阿肯色一位名叫沃克的17岁男孩提出,密苏里州坐拥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两条重要航道,并且兵强马壮有良田千亩。阿肯色贫弱,应该去抱密苏里这个大腿才对。阿肯色的政府一听,觉得有理,于是就正式将这片区域让给密苏里,以结盟。 现在可以看 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了。 南达科他和北达科他 也顺便一起带过。 ![]() 这两个州的勘界和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前历史有关,有兴趣大家可以自己搜细节,这里简单说:1820年妥协案的其中一个规定是:美国以北纬36度30分(北卡-弗吉尼亚的分界,见上文)为准,后加入联邦的州在线北则为自由州,线南则为蓄奴州。当时控制了广大地域的内布拉斯加领地正在申请加入联邦。内布拉斯加领地整体位于北纬37度以北,照理来说,如果成为新的州,就为自由州。然而其邻近的密苏里州是个蓄奴州,该州担心一旦内布拉斯加成为自由州,密苏里州的奴隶会大量逃往内布拉斯加。因此密苏里州联合南方各州在国会里极力阻挠内布拉斯加的申请。由于北方各州不团结,最终南方投票获胜,内布拉斯加领地以北纬40度为界,分为两部分,北方仍为内布拉斯加领地,南方作堪萨斯领地,可以实行奴隶制。这样实际上是南方各州把奴隶制向北推进了3个纬度。北纬40度后来也成了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州的边界,直到现在。但是后来,这个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引发了堪萨斯内战,并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 堪萨斯的东界几乎等于密苏里的西界,雏形形成于奥萨奇条约,详见上面。 堪萨斯的西界最初与德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的西界齐平,为西经103度。后来在其西侧的杰斐逊领地(详见上文科罗拉多)发现金矿,国会开始大力发展那个领地。可是那个领地主体位于落基山上,缺少平原以耕种,因此国会要求堪萨斯把西侧的边界向东后撤1个纬度到西经102度,让出了部分平原地区。内布拉斯加州的西界南段也就随了102度。 堪萨斯建州加入联邦后,内布拉斯加又过了数年才加入联邦。到那时,内布拉斯加的四边有三边已经划好:南界北纬40度,东界密苏里河,西界南部为西经102度,等往北超过杰斐逊领地的北界后转向西,一直到密苏里河沿岸。后来爱达荷领地成立后,内布拉斯加放弃了西经104度以西的土地。 内布拉斯加的北界划分还和堪萨斯有关。当时内布拉斯加领地还控制着北到加拿大边界的土地。堪萨斯的南北跨度是北纬37度到北纬40度,跨越了三个纬度。而从北纬40度直到美加边界北纬49度,正好可以每隔3度分出三个州来。因此内布拉斯加领地被一分为三,最南部的三分之一成为了内布拉斯加州,北界为北纬43度。 ![]() 北纬43度和北纬46度之间建立南达科他州。东西方向,南达科他西到西经104度,东边最初以大苏族河和北红河为界与明尼苏达接壤。后来由于测绘艰难,明尼苏达主动放弃了大苏族河以东、西经96.5度以西的土地,划给了南达科他州。 北纬46度到北纬49度之间为北达科他州。东西方向,北达科他东以北红河为界,西以西经104度为界。后来,两个达科他之间决定用北纬45度55分取代北纬46度作为边界,因为45分55度这条线正好和牧场高地的北缘相切。 明尼苏达: ![]() 明尼苏达的西界参看上文两个达科他。 南界:明尼苏达的南界虽然是条直线(北纬43度30分),但却和自然地形有关。这纬度是圣彼得河(密西西比河的一条二级支流,现改名明尼苏达河)最南端的小支流所到达的最南点,按照这个纬度划线,整个明尼苏达河流域就都位于明尼苏达境内,不会因水域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东界:前面说过,威斯康辛比较惨,东北部被密歇根咬了一大口。其实它西北部被明尼苏达咬了更大一口。法印战争之后,威斯康辛占领了从源头开始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而又在其源头画一条南北直线,一直交汇到美加边界北纬49度,作为其西界,也就是明尼苏达东界(如图)。但是,在西进运动的潮流下,国会为了扶持更西边的州,于是要求威斯康辛退回圣克洛伊斯河以东,使得明尼苏达拥有一段苏必利尔湖的水岸线,利于商贸。因此,明尼苏达的东界就分三段:北段为苏必利尔湖,南段为圣克洛伊斯河,中间为苏必利尔湖最西端所在的经线。 再说北界:北界的西段是最初明尼苏达的北界,是北纬49度线(1818年公约)。在获取了威斯康辛的土地后,新土地与英属加拿大之间条约规定以一系列北纬49度以南且东南-西北走向的自然河湖为界,直到与北纬49度交汇。然而最终测绘的时候,伍兹湖的一个半岛被误认为是在北纬49度以南。当时双方都没发现这个错误,在后来再度测绘时意识到这个失误之后,边界已经形成很久了。于是双方都同意约定俗成,使得美国在伍兹湖西北岸有了一片飞地。 说到这,实际上 爱荷华 也画出来了:西界参看内布拉斯加的东界,北界参看明尼苏达的南界,南界参看密苏里的北界。爱荷华东界是密西西比河,因为爱荷华也是路易斯安那购买案的一部分。 那个很惨的 威斯康辛 也差不多出来了: ![]() 西界北段参看明尼苏达、西界南段是密西西比河,因为曾经对岸是法属路易斯安那。东北界参看密歇根。东部是密歇根湖。威斯康辛的西北和东北分别被明尼苏达和密歇根咬了一口,那南边呢?对不起,伊利诺伊也咬了一口。理由参见密歇根南界的印第安纳段。伊利诺伊咬得比印第安纳凶残多了。印第安纳为了获得水岸线,只是把边界往北推了10英里。而伊利诺伊则是推了60英里,并吞并了芝加哥。为什么大家都欺负威斯康辛?因为当时它人少...... 接下来大规模说西南西北各州(一起说)。不是我偷懒,是因为它们的疆界之间确实有很紧密的联系。首先我们看美国西南的外围国境线是怎么来的: ![]() A:1802年的美国。 B: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买案,从拿破仑法国的殖民地买来的地区。 C:1819年佛州并入美国,但美国转让一部分西部地区给西班牙。两年后墨西哥从西班牙独立。 D:1836年德克萨斯脱离墨西哥,成立孤星共和国,其南界为 北布拉沃河(格兰德河)。9年后主动并入美国。 E:1846年美英俄勒冈条约后归入美国的原未定领土,成立俄勒冈领地。其北界为北纬49度,南界为北纬42度。为什么南界为北纬42度?这是以前英国人和西班牙、俄国签的协约。因为这条线以北大部分河流都流入哥伦比亚河,这条线以南大部分河都流入旧金山海湾或直接入海。这样的话双方就不用为航行权产生不必要的纠葛。这条线后来成为加州、内华达和犹他的北界,以及俄勒冈、爱达荷的南界。 F:1848年美墨战争后墨西哥割让的土地。其南界分三段:西段为北纬32度18分,拉斯克鲁瑟斯以南,是当时的停战线。中段以吉拉河为界。东段为现 加州南界 ,原计划是以吉拉河与科罗拉多河交汇处为准,做东西向直线直到太平洋。然而这样做的话,重要港口 圣迭戈 就会留给墨西哥。美国作为战胜者,自然不希望这样,因此他们从河流交汇处起,让这条线往南偏了5度角,把圣迭戈收入囊中。 G:1853年盖兹登购地法案获得的土地。美国购买此处土地的原因是想控制当地山中的一些重要关口。其南界分两段: 西经111度以东以北纬31度20分为界。西经111度以西做斜线,连接吉拉河与科罗拉多河交汇处以南20英里处。 之所以不和加州南界东端交汇,是为了给边境小城尤马留下缓冲带。勘界时发生了一起乌龙事件:由于签订协议时,德克萨斯实际占领着图中箭头所指区域,因此美国认为这块区域并不算数,就没派人继续占领。可是德克萨斯却在后来退出了那里,导致那里最终留在了墨西哥。 这样,我们就可以详细看看美国内部那几条线是怎么来的了。其实这都不用再写字,直接看图更清楚。先看 西南: ![]() 加州:南界北界看上文。东界为两条直线,规则是使加州平均宽215英里。划界的人比较有创意,这个州太远了也没人考虑大小问题,因此“平均215英里”这个划法正好可以把内华达雪山上的金矿划到加州境内。 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它们以前是一家,叫新墨西哥自治领。最初自治领和德克萨斯以格兰德河为界。1850年,自治领从德克萨斯购买了西经103度(圣塔菲以东3度)以西、厄尔帕索所在纬线以北的土地(德克萨斯不卖厄尔帕索)。为什么要买这片地?第一,德克萨斯太大了,第二,现有的自治领面积如果建一个州太大,建两个州太小。1863年两州分家,最初他们以北纬34度为界分为南北两州,南为亚利桑那,北为新墨西哥。但是为了战略考虑,最终他们选择垂直划分两州。而它们的边界正是前文讲过的科罗拉多州西界的延长线。这条线正好将原自治领分为面积相近的两块。两州的北界就是科罗拉多的南界及延长线(北纬37度)。亚利桑那的西界是西经114度或科罗拉多河更靠西边的那一个。 内华达:北界和西界都说了,其东界变过三次:最初是西经116度,1862年改为115度,1864年改为现在的114度。向东推进边界的主要原因是国会想给内华达这个干旱的州更多的水源。从116度推到114度之后,内华达拥有了科罗拉多河的几条完整支流,缓解了他们极度缺水的形式。同样的原因,1867年,国会又要求亚利桑那把科罗拉多河以西、加州边界以东的三角地带给了内华达,使得内华达也拥有了一部分科罗拉多河。 犹他:其实已经说完了,参见地图、科罗拉多、怀俄明、内华达、亚利桑那,以及领土扩张那一节。 接下来看 德克萨斯: ![]() 德州西界请参考新墨西哥,南界参考美国疆域扩张。这里我们从南到北说德州东界和北界。 第一段是萨班河,这是在美国介入以前,法国和西班牙人之间划好的界线。 当边界沿萨班河逆流而上,跨越北纬32度以后,离开河道垂直北上到达红河。之后随着红河西上直到遇上西经100度界线。以红河为界而不是以一条更北的纬线为界,是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昆西亚当(后为总统)争取来的。他认为红河更应该作为美西之间的分界线,理由有二:一是红河比萨班河更长,且总体来说是东西向,在当地更适合作边界。二是比较自私的想法:美国可以和西班牙共享红河的航运权。但是这条红河边界也惹来过麻烦,后来德州和俄克拉荷马为了河上的大桥发生过战争,史称红河大桥之战,这是后话。 在西经100度线,边界沿经线而上。1819年的谈判中,这条边界一直延伸到阿肯色河,并沿着阿肯色河到达源头。现在的德州只保留了南部的一段,到北纬36度30分为止。在北纬36度30分,德州边界随纬线折向西方,直到和西界交汇。为什么这段南北边界停在了36度30分?前面已经说过多次,这条线以北不允许有奴隶制。最初作为蓄奴州加入美国的德州不得不放弃了线北的地区。这也为俄克拉荷马的那一条”菜刀刀柄“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其实写到这里, 路易斯安那和阿肯色州 的边界也几乎讲完了(上面德州地图中的LA和AR)。关于这两个州,唯一剩下的是它们之间的边界。这条边界是北纬33度,是由买下这片土地的托马斯·杰斐逊亲自定下的。其余各条边参见周围各州。 ”菜刀“ 俄克拉荷马: ![]() 南界参考上文德州。 东界牵扯到美国的黑历史:最初,俄克拉荷马地区(还不是州)和阿肯色的边界是和密苏里的西界齐平的(奥萨奇线,见上文)。1820年,美国和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印第安人(主要是乔克托部)签署了不平等的Doak Stand条约,并以武力威胁,把他们撵进了美西边界的不毛之地,即俄克拉荷马的地区。乔克托人虽然被迫迁徙,但他们仍然想尽量停留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因此他们聚集在奥萨奇线附近建立了新的家园,其中有一部分乔克托人落在了奥萨奇线以东。后来俄克拉荷马建州,重新勘界的时候,为了省去再次和印第安人发生冲突的麻烦,俄克拉荷马和阿肯色决定不再采用奥萨奇线。新的划法是:从密苏里州西南角做斜线连接阿肯色境内的要塞史密斯堡城外以西100步的点,在转折直线南下。这样就把所有乔克托人的聚集区划在了俄克拉荷马境内。 最后是北边的刀柄的来历。前面说了,德州因为是蓄奴州,放弃了北纬36度30分以北的土地。西边新墨西哥只购买了圣塔菲以东3个经度,也就是西经104度以西的土地。北边堪萨斯州遵循3度法则,南界划在北纬37度。因此中间这个三不管地区只能就近加入俄克拉荷马,成了菜刀的刀柄和刀背。 西北各州 :看图,几乎没什么好说的,记住原则:东西7度,南北4度。 ![]() 蒙大拿和爱达荷 :前面说过,科罗拉多设下了东西7度南北4度的模板,后来,后又从爱达荷领地里直接复制了一个怀俄明州。怀俄明州北界北纬45度,距离加拿大边界正好4度,因此那里计划设立蒙大拿州;怀俄明州西界西经111度,距离太平洋大约14度,因此其西边正好可以平行设立两个州,而紧邻其西侧计划设立爱达荷州。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外其实也够再设立一个面积相当的州。但是在人烟稀少的落基山高原,设立三个州似乎有些多余,因此国会决定只设立2州——爱达荷和蒙大拿。在怀俄明西北方向,正好有一条分水岭,其东所有河流归入密西西比河流域,其西所有河流流到太平洋,因此两州决定以分水岭为界。可是分水岭以西的部分居民希望加入蒙大拿州,因为毕竟蒙大拿州还拥有部分平原,不像爱达荷全是山地,发展很困难。因此他们派出了一位名叫艾杰顿的律师前去谈判。艾杰顿仅仅花了2000美元就贿赂了双方,让双方同意把边界的北段改为比特鲁特山。 爱达荷西界见下文俄勒冈和华盛顿两块。 俄勒冈和华盛顿:俄勒冈先与华盛顿建州,其南界为北纬42度(详见美国疆域扩张一段)。它也参考了科罗拉多,南北设为4度,因此北界为北纬46度。后来和华盛顿的谈判中,双方为了共享航运权,因此把西段边界改为了科罗拉多河。华盛顿自然获得了科罗拉多河及北纬46度以北剩下的土地。 它们的东界原定为西经117度,这样,华盛顿、俄勒冈和爱达荷三个州都大致符合东西7度的格局。后来,爱达荷和俄勒冈同样是为了共享河流,把边界的很大一部分改为了大致沿西经117度南北流淌的蛇河。只是在蛇河上游,河道大幅度偏离西经117度以后,边界才改回西经117度。 特拉华、纽约、新泽西和佛蒙特: ![]() 最初,荷兰人在北美主张特拉华河与康涅狄格河之间的所有领土,和英国人的殖民地有很大的重合。纽约、新泽西、特拉华河佛蒙特就是在新尼德兰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新英格兰其余五个州: ![]() 新英格兰各州的边界在美国算是比较有历史底蕴的。 马萨诸塞、康涅狄格和罗德岛之间的边界。马萨诸塞州最初是由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和普利茅斯殖民地合并来的;康涅狄格是由纽黑文等殖民地发展而来的;罗德岛则是在罗格·威廉姆斯的率领下从马萨诸塞殖民地分出来的。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之间的边界线的雏形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但是直到独立战争以后才最终确立下来。这条边线大致是一条直线:距离Neponset河所到达的最南点3英里。这样做的目的在前面讲的州也有提到,就是让整个Neponset河归入马萨诸塞,避免河流引发纠纷。当然,这条直线上有两处小转折(图中A处),即直线穿越Cogamond湖和康涅狄格河的地方。这里的转折并非因为测绘失误。在康涅狄格河的偏移是为了经济考虑:双方为了更好地共享河上的一个渡口。可是这次偏移后,马萨诸塞损失了一些土地,因此双方在Cogamond湖再次让边界偏移,在线的南侧划一些土地给马萨诸塞予以补偿。
弗吉尼亚 和 西弗吉尼亚 ![]() 这两个州在南北战争以前都是一起的。周围一圈边界:南界是北纬36度30分,和切萨皮克海湾有关,详见北卡。A为波托马克河,B参见宾夕法尼亚,C为俄亥俄河,D为Tug Fork河,这些自然边界都是在殖民地时代逐渐形成的(弗吉尼亚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片殖民地,1607年建立)。E比较特别。E西边是肯塔基州,以前也是弗吉尼亚的一部分。肯塔基分家的时候,边界附近的郡县各自组织投票决定自己的归属。这条边界是投票投出来的。南北战争以前,弗吉尼亚站在了南方蓄奴州的一边。弗吉尼亚支持北方自由州的郡县脱离弗吉尼亚自成一州,即西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和弗吉尼亚之间的边界和E一样,是由一系列郡县的边界组成的,具体的每个都有不同,但是大体上是根据地形来的。F是在内战后后加入西弗吉尼亚的三个县。 马里兰到现在已经也讲完了。 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肯塔基 ![]() 这几个州跟密歇根、威斯康辛最初都是属于西北领地,后来脱离之后建州。先把俄亥俄、印第安纳和伊利诺伊作为整体看:它们的北界参考密歇根和威斯康辛的南界。它们的西边是密西西比河,因为对岸曾属法国。它们的东界可参考上文宾州的西界。它们的南界是俄亥俄河,也是殖民地时期(法印战争时期)就形成的自然边界。这三个州之间的边界划分: 伊利诺伊/印第安纳边界:从南到北,先是按照沃巴什河划分。1787年双方最初划界是,当河流流经小城文森特的时候,边界离开河道,竖直北上,直插密歇根湖。但是由于在文森特以北,沃巴什河仍旧会来回穿越这条线数次,不便于双方管理这条河流,因此后来双方决定,在文森特以北,边界继续沿河北上,直到最后一次跨过文森特所在的经线,再离开河道。 Bonus: ![]()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 1790年,美国国会决定建立新首都(原首都为费城)。新首都的范围是波多马克河两岸的一个边长为10英里的正方形,而备选地为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里亚以北、及马里兰的一条叫Conococheague Creek的小溪(靠近宾州边境)以南的一个长条形地带。这一片狭长地带作为备选地的原因: 1. 波多马克河基本处于南北方之间。 2.在Conococheague Creek以北不远就是阿巴拉契亚山的阿勒格尼高原,而当时法律规定禁止开发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地区。 3.亚历山大里亚以南为河口地区,弗吉尼亚和马里兰两州不大可能愿意献出重要的河口地区建立首都,而且当地土壤肥沃,还有不少的私人种植园。 最终,开国总统华盛顿敲定了一个最终地点:马里兰的乔治城和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里亚之间的10英里乘以10英里的方形土地,因为乔治城是切萨皮克湾的海潮沿河而上能到达的最远位置,适于通航。 接下来是具体的划界。首先划定的是首都的东北边界。波多马克河在当地有条汇入的支流,安纳科斯提亚河。从汇合点算起,安纳科斯提亚河大约有5.5英里适于通航。因此,华盛顿总统决定将首都的东北边界划在安纳科斯提亚河距河口的5.5英里处。这条线的角度是以与波多马克河的5英里缓冲(buffer zone)相切为准。 之后是西北边界。最初,华盛顿准备以波多马克河的通航起点所在的与东北界垂直的直线为界,可是华盛顿希望首都成为一个正方形。如果以那里为界,其东南界就会落到上文提到的候选区域以南。因此,西北边界被往西北移动了3英里,这样,西南边界就回到了候选区以内。 以上两条线画好,正方形的首都边界就划出了。这样的话,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里亚和阿灵顿也被划给了首都地区。但是在1846年,由于种族矛盾和经济原因,阿灵顿和亚历山大里亚要求回到弗吉尼亚。在两地居民连连不断的抗议下,首都最后不得不同意让它们回到弗吉尼亚。在那以后,弗吉尼亚和首都之间的边界就是波多马克河。但是和传统的河流边界以主航道或者水域中线为界不同,弗吉尼亚和首都的边界是波多马克河的南岸。 夏威夷州以及波多黎各、北马里亚纳、维京群岛这些岛...确实没啥好说的了... 来源公号:山中杂说(ShanYeTalki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