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学印体会(转载peterwhat)

 老刘tdrhg 2017-03-22

学印体会之1:学篆刻难在写反篆

 

 

  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印章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样式,它不仅是官府或民间的信用凭证符号,更是文人墨客赋诗作画的必备之品。我学篆刻也有好多年了,对印章之兴趣尤深。也借博客把多年学习的体会记录下来。

 

  我学印章好多年了,高中毕业的时候没事干,一时兴起,就开始玩篆刻了,跟学书法一样,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也没有跟老师学习,完全是是自己葫芦画瓢,居然也还刻了几枚印出来,后来好长时间都是断断续续地玩,从来还没有正规地学过,看到什么印好,就学着刻。

 

  真正开始系统地学习还是从2005年开始,那个时候刚到深圳,晚上空闲的时间多,就重新开始学篆刻了。不学不知道,一学才知道篆刻的学问大了。最基础的就是篆法、刀法和章程,学篆刻之人首先要学篆书,不学篆书就操刀者肯定难得其法。

 

  篆书是最早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所以说“书法从篆书开始,学习者应当先学篆书。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篆书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甲骨文、大篆、小篆。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甲骨文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统称,其用笔与甲骨文味道迥异,风格浑厚朴茂,结体绚熳多姿。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小篆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唯一门径。小篆发展到清代,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顿挫、迟速、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即摹印篆。

 

  很早的时候,买过一本篆刻字典,要刻印的时候,先查查需要刻的字,然后依次排在印石上,感觉还看得过去,就操刀刻了,很少系统地学习篆书。其实篆书与印篆是有区别的,李刚田说得对,篆书入印应该有一个印化的过程,要根据印面的需要对篆书进行处理,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或轻或重,这样才有艺术效果。每刻一方印,首先要设计出印稿,反复修改后才可上石,写石稿也是一门学问,因为印文化刻上去是反的,你必须要写出反篆文才行。反文比起正文更难写,稍不留神,就差之千里。好在篆书有的对称性,只要把握了其比例结构就能够自如了。

 

  反篆的书写,画个样子容易,最关健的是笔划的势,因为是反的,笔顺也是反的,往往容易把笔画的势搞反,这样刻出来的字的倒着写的,怎么看怎么不舒服。绝对不可像写正篆一样写反篆,要想着正文的势,依势而书,这样刻出字的势就正了。

 

 

学印体会之2:篆刻篆刻关健是刻

 

  初学篆刻的时候,运刀不如动笔,好不容易把笔搞顺了,习惯用软毛体现笔画的钢性,现在学篆刻,却要反过来用刀体现笔画的柔性。记得刚学的时候,也是先在石上一刀一刀地刻,明明是横,一刀下去却成了斜线,刻出来,字已经东倒西歪、面目全非了。

 

  陈介祺说:“凡作印,篆居其六七,刻居其三四,篆佳而刻无力则篆之神不出,刻有力而篆不佳则野矣。”可见除了篆法,就是刀法了。清代文人认为篆法是需要学问修养,是篆刻中文化性的表现,而刀法属于手工技巧,是篆刻中技术性的表现。

 

  其实,篆法是基础,刀法是表现篆法的,当然也是很重要的,就像书法中的笔法一样。篆刻之美,一在篆,二在刀。刀法与篆法紧密相联,就像厨师选购菜时已经想好用什么方法烹调一样,再好的篆法,如果没有好的刀法来表现,也是无神。

 

  对于篆刻者来说,刀刻在石头上,那种感觉很好。一刀冲下去,剌地一声,石头随着刀的冲击一点点地崩裂,那种感觉好痛快。刀过留痕,就像笔在纸上快速地行走留下的枯痕一样,有一种艺术的美感。传统的刀法有冲、切、披、削、凿之法,也有双刀、单刀之分,正是有这么多刀法,才能够将篆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充分展示篆刻之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刀法胜过笔法,大师作印,大多只是在石头上草草地书个样子,动刀时,那书写的墨迹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一刀下去,挥洒自如,又是一番境界,这个是笔墨所不及的,李刚田就是如此。深圳钟国康制印更牛,根本不用在石头上写稿,制印之前,沉心略思,便操刀了,几分钟后,那印便跃然纸上,红白相间,跳跃夺目,生动迷人。

 

  用刀之法也同于用笔这法,不是一日之功的,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关健是要要恒心,坚持多练,刻多了也就熟了。

 

 

 

学印体会之3:文字的印化

 

  制印讲究的印的美,一个字单独放的时候,只需要注意点画之间的协调,两个字以上就得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协调了。将入印的文字,根据印面的需要作一些处理就是印化。

 

  制一方印,首先是选字,根据印文的需要,选择一种风格相配的字入印,或小篆大篆、或甲骨金文,但不是每个字都有,有些字古代就没有人写过,找不到适合的字也就不可强行生造入印。找好了字,每个字的结构的方正、笔画的多少等都不一样,强行放在一起也是没有美感的,必须对这些字进行印化化的处理。

 

  一般说来,现代篆刻对文字的印化手法很多,例如部首移位法、笔划加减法、结构变化法、笔画粗细法等等,每一种方法都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部首移位法,就是根据印文的需要,将入印的文字的部首进行上下左右的移位,以达到与其它方文字协调一至的目的,这样刻出来的印文就要新意、有动感、有冲击力。在传统的印谱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艺术手法。

 

  所谓笔划加减法,就是将入印的文字的笔划进行加减处理。文字的笔划有繁有简,如何繁简得根据印面的需要来取舍。一方印,一般不可繁简混合一起,要风格一致才好。印文笔划的繁简必须要有依据,不可随便增减,否则就是错字。

 

  所谓的结构变化法,就是按照印的繁简要求,将入印的文字结果作一些调整,或拉长、或拉宽,或将文字重心上下移动,使印面变化丰富。印化的文字结构调整要符合文字的规律,不可添头加尾,中国篆字不同于英文字母,对笔划非常讲究,过份在艺术化后往往就变成另外一个字了。

 

  所谓笔画粗细法,就是利用笔画的繁简,突出主要笔画,加重加粗,或者一反常态作反向处理,其它的笔画稍细,这样的印重点突出,鲜明夺目。

 

  印化是当今篆刻的一种时尚,以前早些时候还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规范的大小篆、甲骨文、金文,现在,篆刻家们不断开拓,将摩崖文字、汉隶唐楷,甚至古今行草都作为入印的文字,印坛顿时百花齐放了。

 

 

学印体会之4:方寸之间空间大

 

  虽然已经立秋,天气还是很热,电视里每天都在播放着台湾的灾情,就像去年四川地震一样,让人揪心。炎热的天气让人减少了好多活动,大部分时间只能在空调房里渡过,看看书,看看电视而已。

 

  印虽然小,但学问却很大。对于书画家来说,面对的只有一张纸,你再有什么本事,也只能在这上面作为了,大不了写意、工笔、水彩、油画等等,怎么也不出那张纸。印在一般人眼里,是这些艺术里是最小、最不起眼的,往往是书画的补充。在我看来,印才是最丰富的。

 

  首先,印虽小,却有六面,可施展的空间大。一方印石,常规的都是长方体,大多篆刻家只是用底面刻上印,再在左侧刻上边款就完事了。制印石的企业为了提升印石的价值,往往会请人在印石上刻上一些图案,于是石头也就变成了艺术品了。印石虽小,雕刻起来却空间丰富,石头的六面都可以利用,展转弯延,变化无穷,比较平面的纸来说,丰富得多。

 

  其次,印虽小,却有印头,可变化的空间大。印石在采割时,整块的石头往往会切成成形的长方体,边边角角的一般会切成圆头章。无论方圆,艺术们都会巧夺天工,他们会有印头上刻上一些人物或动物的图案,或龙或凤,印章也变成了印钮了,让人玩把不已。

 

  第三,印虽小,却有色彩,可利用的空间大。印石是天然形成的,有着天然的色彩,有的如鸡血,有的如云雾,有的如山川,有的如花草,艺术家们就地取势,巧夺天工,或深雕,或薄意,在一方小小地印石上展示出无限的画圈。得闲的时候,拿块石把玩着,读着,你会发现,那就是一幅画,稍稍地加上几刀,那画便脱颖而出,不需要色彩,不需要构图,那些石头的纹路天然就是一幅画。

 

  真正一方印石艺术化,应该包括印头、印身、印面、边款四个部分,现在能够把四个部分都能够完成的人不多,大多篆刻家只是刻印面和边款的,印头、印身是工匠的事。

 

学印体会之5:制印首先要读印(一)

 

    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学书要临书,临书要读书。读帖是临书的前提,多读帖,才能知道帖书写的历史背景,帖的书写风格、笔法等等。制印也是一样,读印是不可跨越的坎。

 

    中国印的历史悠远,几乎有书法就有印了,从秦汉到唐宋,直至元明清,印学不断地发扬光大,留下许多宝贵的印谱,面对浩憾的印海,我们不可能一一临刻,但读是完全可以的。我有一个习惯,每次出差,我总要选择一、两本我喜欢的书,在飞机、火车或汽车上阅读,由于流动性和环境的嘲杂,我喜欢选择印谱,一则印谱大,不需要太好的照明就一目了然;二则印是需要慢慢地品的,不用一味地盯着看;三则印谱周边有许多空白,适合做阅读笔记。

 

    每次出差回来,我的印谱上就会多好多我做的眉批,字迹歪歪扭扭,但却有许多鲜活的感受。以前有本印谱,被我满了一本,放在手边,被朋友索去,就没有了,我还一直心痛。近来读李刚田的《篆刻篆法百讲》,也是这样边读边记,在书上写了好多,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彩的语录。

 

    “把一种文字印化后刻之,则自成风格,故学印首先要学篆,学文字学。”

 

   “印化是文字之间的和谐礼让,虚实对比,不同于书法的章法。李刚田说印化之法有三,一曰屈曲回绕;二曰错落移位;三曰或颇省改。”

 

    “篆起说文,但说文至今已经二千多年了,文字 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说文却不曾经增补,追源起来,难合大法亦。”

 

    “说文很多字都已经老化,无新字,以新字入印,自然会受说文之限制。”

 

    “单纯追求新奇,只能是孤芳自赏,没有人看得懂了。文字通法,合于法则通,反之则不通亦。”

 

    “以刀刻石,冲刀工整流畅,以刀冲石所产生的自然的崩裂痕,古朴自然,有力量之美。制印时要尽可能地保留这些自然的美。”

 

    读齐白石-饿叟印、白石印“叟字上面出头,变横,两竖收缩,方整平正,横平竖直,视觉感好,粗细处理行当,当学。有些字的对错要放在具体的印面来分析,”“白石印,两字错落有至,胆大,这个白字错得好,是点晴之笔。”

 

    “文字的对错还是要看印文的相互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古人制印有几不刻,其中就有‘篆不配不刻,说明篆法在印章中的作用很大,这是制印的基础,凡是要配才和谐。”

 

     读印之道,一是读背景,是何时何地为何制的印,二是读篆法章法,要知道为什么篆刻家要如此篆?三是读刀法,知道篆刻家是如何用刀的。如此读来,学问大亦。

 

学印体会之6:制印要读印(二)

 

    近来好忙,这博都要荒了,今天来锄锄草。昨天外出有事,车放在单位了,早上起来忙了一会,才想起今天没车,本想打电话给同小区的同事,一想也麻烦,于是干脆下楼坐公交车。小区地处中心区,公交车很方便,车站就在我们楼下,有两路车通我们单位。站在车站候车,一下子找回十年前的感觉,车到了,好多人,挤上车门就在身后把我推进车里,前面帖着人,后面帖着门,要不是有空调,不晕过去才怪。

 

     学印好多年了,喜欢读印。

 

    读印如同读书。印虽然小,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就同一本书。印是一本一眼就可以看完的书,不用翻页,不用书签。印是艺术家刻出来的书,那一刀一笔都是一个篇章,印文虽然只有那么几个字,但却包含着一个哲理、一个故事、一个心愿。那起刀之处,就如同书的开篇,收刀之处,也如同书的结尾,那刀所冲处,痛快淋漓,也如同书情节之起伏。于是,我可以盯着那方寸之印看上好久,认真地寻找它的开头结尾,仔细地去品味它的情节冲突。为了方便,我把历代印谱存在我手机里,走到哪里,没有都可以打开看看,这样手机里就如同是一个好大的图书馆了。

 

    读印如同识人。读印还有一个好处,读的时间长了,你就好象同刻印的人相识了,读印也在读人。篆刻者的性格、气质、艺术修养、文化底韵尽在其中,你读着那印,仿佛它就在告诉你,它的主人的喜怒哀乐,告诉你他主人是怎么想的。好的印,还会有边款,很长的边款,就像书的序言,记录着篆刻家对这方印文的注释,短短几个字或者几十个字,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读印要靠想象。印是一本书,却是只有几个字的书。如何读懂读熟读透这本书,还得靠想象。印本来就是想象的艺术,好的印会给你无穷的想象空间。可以让你穿过时空,去了解印文那深厚的文化背景,了解古文字那独特的艺术构成,领会篆刻家的艺术魅力。想象得越多,那书就越来越厚实了,印也就成了一本索引,把你带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之中。

 

    读印还要背印。读印如同读语文,读外语。好的印,就像好的文章一样,可以反复读,反复地品味。精典的印还要能背下其印文,把它刻进你的脑海,在你的大脑里永远地存下来。艺术是一个可以反复利用的财富,临摹古人的艺术是一个必修课,读得多了,古代的印也就进入了你的脑海,再刻新印,就可以摹刻了,直接吸取古人的章法、刀法等等,当然也就能够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进步了。

 

    如此,读印是制印人不可跨越的坎。

 

学印体会之7:临印就如同临帖

 

  周末的天气还是炎热,不开空调,那汗湿湿地,虽然不是流趟状态,但也难受;开着空调又感觉到一些凉,关节的骨头隐隐地痛,只好再盖上毛巾被。这个世界人是最难伺候的了,想法多多,办法也多多。

 

  制印对于我来说,跟书法一样,没有老师,没有正规的学习,所谓的学也就是自己经常看书揣摸而已,好在现在信息社会了,没有什么保密的了,所有的大师其作其创作心得,甚至创作的视频都可以找得到,你想学谁的,分分钟的事情。

 

  学印自然要从汉印开始,于是我也找来汉印谱,找些长得还好看的印,一个一个地临,居然也能依葫芦画瓢,刻得有模有样。可真正放开了创作,却又一时找不到那种感觉。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印不在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了,随着人们造假能力的提升,现在最为安全的不是私印、电子印、防伪印,而是手印。前些日子去办贷款,一大堆合同文件,让我一个一个地签字,然后拿来印泥,让我一个一个地盖手印,想着我那一大盒子印,一个都用不了,却只能盖上手印,真有点悲哀。

 

  中国印虽然是鉴别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临印却让专家们胆子越来越小了。就像临帖一样,临印也可如同五羲之的兰亭序一样,让你难辩真伪,艺术家的临作,精道地可以难真,现在网上挂买的启功等名家字画,都是书印齐全的,但却不是出于启功之手。单凭盖好了的印,你是很难分辨出真伪的。

 

  临印最好的是省了写印的环节,直接从印谱上把印双勾下来,把石头磨平去腊,再反过来用复写纸过到石头上,按着双勾的印痕来刻就行了。刻好后,再用墨或者黑色的笔把印涂黑,然后对照原印进行修整,这样也就八九不离十了。除了那自然的刀痕会有些许区别,其它的都可以乱真。

 

  印分正行,那些经过认真考量的印,工整对称,章法严密,临起来上手。那些急就章就随机应变了,没有什么规律,随字随石而就,临起来就难得其神韵。

 

  印分汉秦,古人说:印宗秦汉。就是说印在秦汉时期是发展的高峰期,后来的明清印人,也大多是秦汉的延伸和发展,汉秦印是学印者必须要跨越过的一道坎。汉印规范,横平竖直,简捷明了,容易上手,但想刻精道却难。秦印文字难认,穿插自如,不搞清楚其文字关系,虽然临了,也学不到东西。

 

  印分朱白,印有朱文白文之分,一个好的篆刻家,是要做到朱白文化统一的,但真正像齐白石、吴昌硕那样能够把朱文白文印打通的篆刻家不多。临汉印,白文居多,或粗放,或精细,让人看了抢眼。临白文汉印,最难的是刀法,那长长的横竖,一刀下去,再反过来一刀就要搞定,不可太过地修修补补,就像写字的笔画一样,要一笔写成,描红样地,是没有艺术美感的。临秦印,则以朱文居多,如何以刀代笔,是临刻朱文印的关健,刻出来的笔画要有笔书写的流畅,还要有刀刻的痛快、力度,这个必须要在实践中反复体会。

 

  临印就如同临帖,临的多了,那印的刀法、章法也就入了你脑子,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创作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学印体会之8:写印稿是制印的关健

 

 

  昨天白露,回家的路上,听广播里讲,按传统的24节气,广东与内陆的差别很大,主要是由于制定这24节气的时代太遥远,那个时代,国家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沿海地区几乎是荒凉的地方,没有多少政策是针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因而我们总是会感觉我们这里的气候与24节气对不上去。

 

  学制印已经好多年了,还真没有坐下来认真地回顾总结一下自己学印的体会和收获,这次借我的博客发表这些体会,到是对我学印的一个总结。

 

  制印除了刀法就是笔法和章法了,而笔法和章法主要体现是写印稿上。大凡要刻印,首先得找到你想刻印的字,按照笔法相同的原则,你所选择的字必须是同一个字体,不可以一个字是小篆,一个字是大篆或者金文,甚至甲骨文,那文字之间就会相冲而不配。这是其一,选字要相配。(这一点好像李刚田并不认同)

 

  其二,章法要相衡。印只有方寸大小,几个字的排列很有学问,必须要遵守平衡的原则,不可太挤,也不可太松,这就要求作者根据文字的情况进行腾挪,笔画多的要舒展一点,笔画少的可收紧一点,这样几个字排列在一起就相衡了。篆字也有繁简,必要的时候可去其繁而就其简,或者对偏旁部首进行一些腾挪转移,也可达到整体相衡的目的。

 

  其三,笔画有主次。写印稿时切不可过分地讲求均衡,笔笔都一样,这样的文字没有特征,跳不出印来,让人看上去就平庸。对文字的处理一定要分主次,每方印里是主字,每个字里有主笔画,这样的印才会跳,让人一看就有个性,醒目。

 

  其四,来源有出处。写稿时不可太急,虽然查了字典,找到了合适的字,也进行的章法布局,但也不可急于上石。再翻翻印谱,看看名家在这些字上是如何处理的,合理地借鉴名家的印字,甚至章法是学印的一大捷径。字不怕生不怕偏,关健是要有出处。有时候一个字的处理会给你一方印增添光彩,印想出彩,也往往难在这一个两个字,甚至一笔两笔上。科学地借鉴,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步。

 

  曾经到书店找印谱,无意中找到一本陈巨来的写印稿本,一世大师,写印稿却一丝不荀,让人佩服。写印稿是门大学问,印稿写好了,印也成了一半。

 

学印体会之9:制印要知印之美(一)

 

  白露过后,秋天来了,早上起来就感觉到一丝凉意,虽然阳光依旧灿烂,大多数人还是着夏装,但温度适宜,人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楼下的路叫福强路,也许是沾着福字,一大早,就车水马龙了,没有人们映象中广东深圳人喜欢晚睡晚起的现象,其实,财富的积累是要靠勤奋的。

 

  学印也是一样,没有量的积累,是绝对没有质的变化的,虽然学印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但以前大多是想起来学学,一年也刻不了几方印,今年半年刻的印已经超过二十年刻的印了。当然看着一天一个变化,朋友们表扬,我也感觉得到,但愿这量的积累会转化为质的飞跃。

 

  学印之道,是一门学问,这学问太大,我等所知乃皮毛也。制印的学问有很多,我以为首先是要知道印之美,一方印怎么才是美,美在何处?这个不知道,你只能是一味地摩仿,不可能体现出印之美来。关于篆刻之美,古往今来,许多大师都有论述,认真学习领会,才能真正了解篆刻的美,从而才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把篆刻之美体现出来。学习各派大师之论述,篆刻之美,美在十处。

 

  一曰中和之美。篆刻家们常说篆刻要“宗法汉式”,汉印的特点就是中和雍容之美,在小小方寸的印面上充分体现出中正冲和、宽博醇厚的美。“宗法汉式”不但是在形式上以汉为本,而且在审美思想上也确立了以儒家的中和之美为最高境界。陈巨来说“仿汉铸印,不在奇崛,当方圆适宜,屈伸维则,增减合法,疏密得神,正使眉目一似恒人,而穆然恬静,浑然湛凝,无忒无非,庶允独到。”就是说形式上要“方圆适宜,屈伸维则,增减合法,疏密得神”,而神采上要“穆然恬静,浑然湛凝”,这是典型的文人篆刻的形式特点和审美特点。

 

  二曰对比之美。中国艺术大多讲究对称之美,印章也是,但平衡之中有不均衡,也是一种美。均衡不均衡,也就是对称与对比两种势态的美,深究起来,是两种哲学、两种文化的表现。在古印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印篆法虽有错落,但基本是方正之势,印面右半实心密实,左半空灵,或右半稳重,左半崎斜,在不平衡之间形成对比之美。所谓不均衡,是通过形质的不均衡,求得审美意义上势态的平衡。这个势,就是事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想造出印面的势,必须要加强字与字之间,点画之间,字与边框之间的势态联系。

 

  三曰流动之美。清代中期,印人提出“印从书出”,书法之美代替了古印中的工艺之美,尤其是在朱文印中,小篆的直接入印表现着流动和艳美,与汉式白印形成了两种对应的篆刻样式。徐三庚等就是其代表人物,他的小篆夸张地运用邓石如“疏处可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主张,将小篆写得像舞动的彩绸。他将这种独具个性的小篆施入篆刻之中,印面不再求所谓的金石之气,而表现着“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般的流动之美。

 

学印体会之十:制印要知印之美(二)

 

周末和朋友一起出海,在海边城市,出海是周末的例牌节目。天高气爽,乘船出海,任凭海风佛面,给人以清爽的感觉,人随着海浪一起起伏,一下就飘飘然了。找一个海滩,扑进大海的怀抱,与海浪一起沉浮,把自己融入大海之中,好不惬意。在小渔村,闻着鱼醒,吃着海鲜,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还是继续上周的话题好啦,印之美,的确是美不胜收,我喜欢看印就如同看画一样。

    七曰装饰之美。运用一些必要的装饰手法来突出印面的美,是篆刻家经常用的一种手段,如将篆法屈曲回绕,用非刀法的各种手段制作印面的残破等等。还有的篆刻家将刻好的印放在木盒子里,使劲地摇,使印产生那种破损的效果。“装饰之美与自然之美是相对应的。装饰过重,使作品美术化、工艺化,将会降低作品的审美品味;而全无装饰,完全是自然状态,则作品会走向粗劣草率,产生不了篆刻的美感。近代篆刻家在装饰上也各具风格,黄士陵能够运用古典素材制造现代意味的篆刻美,齐白石运用绘画的手法来装饰印,也别具风格,陈巨来运用工艺的手法将印面搞得极度修饰的精雅。其实,所谓的装饰,也就是运用绘画、工艺和装饰的手法来美化印面,只有把握好度,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

    八曰远古之美。在篆刻中,有一种追古的潮流,其代表人物就是吴昌硕,他印中的古厚之意表现着以汉印为典型的古典之美,而利用古代篆书为素材,利用古代的印式为依托,在印面上表现出现代审美特征。其实,我不大喜欢太古老了,艺术是人民的艺术,只有让人民看得懂才有价值,太古老的东西,人家根本就看不懂,曲高和寡。要能够去古求新,把古老的东西现代化,才能够把篆刻艺术走得更远。

    九曰时序之美。篆刻如同书法一样,是靠刀笔递进的时序来完成的,这种刀笔递进的时序怎样才能传达篆刻内在的精神是篆刻家们一直在追求的,对于篆刻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刀在石上递进时所产生的崩裂感更痛快了,那种自然崩裂的效果是任何装饰手段都难以达到的。好的印,大多是保留了这种崩裂的自然状态,让人感觉得到那种时序推进的效果。

    十曰奇侧之美。就像秦诏版权量文这美就是“纵横歪倒贵天真”,就像魏碑美在“意志奇逸”的“侧”势。篆刻的奇侧与书法不一样,往往发生在不成熟、不完美、不经意之中。“无意于佳乃佳”,篆刻的奇侧也是大多与无意间创造的。

 

学印体会之十一:  学印学汉印1

 

巨爵台风给深圳带来了狂风暴雨,温度一下就降下来了,一早上起来,风雨还在继续,车流明显地慢起来了,广播里播出路况消息,塞车的地方明显增多。雨水给树和花草带来了充足的水分,整个城市亮堂了不少。

 

    我们学印,缺乏系统性,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不喜欢的就丢到一边,严重偏食,可艺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系统地学习,才能完整地掌握其艺术体系,吸取其营养。

 

    学印之初,要学汉印,特别要先学整齐朴茂的汉铸印。印坛有“宗法秦汉”之说,印起秦汉,以后明清印人的发展都是以秦汉为基础的。汉印是汉至魏、晋时期印章的统称。篆体有别于秦篆,大都方平正直,布局谨严,有独特风格。与秦印并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

 

    汉制,皇帝、皇后、诸侯王的印称“玺”,列侯、乡亭侯、将军部属、郡邑令长称“印”,列将军称“章”。以印质和印钮、印绶区别地位高低。皇帝玉玺、虎钮,皇后金玺、虎钮,皇太子、列侯及丞相、太尉以下官吏分别为黄金印、龟钮,银印、龟钮,铜印、鼻钮。印绶也有紫绶、青绶、墨绶、黄绶等分别。汉印有铸印、凿印两种,一般文官的印多用铸印,军中为应急需,用凿印。汉代是印章的兴盛时期,汉印为后世金石家所取法。

 

    临摹汉印首先要精读汉书。(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书店)、《汉印文字征》(文物出版社)等等都是必读的书目。在篆刻中汉印都是采用缪篆。清谢景卿《汉印分韵续编·序》指出:“秦书有八体,五曰摹印。汉时有六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缪摹别为一体,屈曲慎密,取纠缪之义,与隶相通,不尽与《说文》合。”所以在汉印中增损笔画显得灵活一些,缪篆与甲骨、金文、小篆比较,在篆法变化上比较自由一些。

 

    临摹汉印其次要掌握石性。不同的石材,有着不同的石性,或软或硬,或皮或脆。学习刻印的初始,还是要刻一些简单的线条,了解石性,掌握用刀的方祛,进而能把简单的文字刻成形。待有了一定的控刀能力,再开始临摹文字较少、笔画简单的汉印。这样由简至繁,循序渐进,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临摹汉印第三要锻练写印。很多人临摹汉印,喜欢先用透明纸蒙在临摹范本上,用浓墨将原印描在于从一开始便能做到文字形体比较准确,又可以避免将印稿反写到石面上的困难。久日久之,对“渡稿”产生了依赖。而将印稿直接反书到印面上,是每一位学习篆刻的人都必须过的一关。写印如同学习书法的临帖,对着汉印摹写,每天写,反复写,不拘条件,大量摹写。这对于学习文字的篆法和章法的排布,都是一种便捷的方法。写印其实也是读印的一种方法,手眼并用,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加深记忆。写印不能代替用刀用石的临刻.但如果配合运用,自然会相得益彰。

 

    当然,这些练习对于临摹汉印来说还只是初级阶段,怎样做到具有汉印的规矩与法度,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汉印之“神”,难以捕捉。汉印的精神与气质,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染与陶冶,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一种引导,是不期而然的结果。

 

学印体会之十二  学印学汉印2

 

早上阳光明媚,好几天都不见这明媚的阳光了。给花浇点水,今天可以让它们享受足够的阳光了。

 

  学印要学汉印,这是篆刻家们的共识。原来以为汉印就是白文印,学习后才知道汉印的种类很多,有官印、私印、殉葬印、宗教印、烙物印、吉物印等等,白文、朱文、朱白文都有,各具风采。汉印的制作方法有三种,即铸印、凿印、琢印。

 

  所谓铸印,是以事先制作的印模为原型翻制而成的,由于印模硬度较低,有利于工匠准确、从容地表达印文的书法;而在翻制的过程中,又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印笔画的刀痕,使之含蓄、内剑。汉铸印不激不厉的中和之美成为汉印印风的主流。

 

  所谓凿印,是在印坯上直接凿刻而成的。尽管秦印多出于凿刻,但凿印艺术风格的成熟则在两汉、魏晋时期。汉凿印以刀代笔,笔画方折挺拔带笔意而有别于汉铸印。汉凿印布局较为疏朗、平稳,笔画劲健爽利,印文形圆神方。汉凿印的用刀技巧在魏晋时期的将军印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一类印章由于用刀凿刻而涉笔成趣。

 

  所谓琢印,是以琢(碾)磨的方法在玉印上制作而成,汉玉印多为阴文,琢(碾)的方法使印文笔画匀停整饬、挺健而多秀润。笔画起收处的方中寓圆和交接处的圆润婉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笔画之间缺少变化的不足。在布局上,汉玉印符合小篆颀长流丽的体势,使得印文结体宽绰从容,笔画自然流畅,整体上妥帖和谐,表现出蕴藉不掩流美、端庄典雅而不失丰妍婀娜的风格特征。

 

  现代制印与古人相比,好象简单了一些,印也不在是官场的使用工具,而成为人们玩雅的一种艺术,没有人在去铸印,最多是玩玩陶瓷印,与铸印相差甚远。更多地是一把刀、一方石,采用传统的凿、琢而成,至于刀法就各尽其能了。现代印与汉印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人更浮燥一些了,很多的印不在讲究刀法不在讲究章法,信马由缰,追求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猛一看,眼花缭乱,细看起来却经不起推敲。

 

  我喜欢汉印,就喜欢它那种平稳宁静的风格,喜欢它流丽的势态,喜欢它笔画劲健、涉笔成趣的雅致,传统的东西是最经久耐看的

 

 

学印体会之十三  学印学汉印3

 

印学浩瀚,越往下学,越觉得无边无际,知识浩如烟海。学生的任务当然只是学习啦,兴趣所致,也是喜欢,学而不厌之。

 

  就汉印而言,内容就很多了,足够我们一辈子学之。汉印这一印式的容量很大,汉代实行的官印制度是推动汉印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书体的发展变化也促成了汉印印风流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隶书的普遍使用和楷书的日趋成熟,印文从篆书、缪篆发展到隶书、楷书了,总体上看,汉印印风是以稳定成熟的缪篆为依托的,其风格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端庄典雅。特定的印文字体(缪篆)规定了汉印的印式,因而端庄典雅成为汉印中最基本、最稳定的风格特征。其篆法谨严,笔画均匀,印文安排务求从容平正,制作也刻意求工。其风格特征虽然不十分强烈,但不取巧、不媚俗,在端庄中透出典雅的气息。

 

  二是浑厚苍茫。其篆法力求服从缪篆的体势,不对印文结构、体态作过多的夸张、变形;笔画粗细相济,起收转接处方圆兼备。章法上讲究全局平稳妥帖,印文之间较少穿插挪让。这类汉印多为铸印,因而印文在不一定程度上失去刀痕而显得凝练、圆浑、典重,形成了一种方圆调和、刀笔交融的效果,以及井然有序而不刻板,遒劲有力而不峭厉的中和之美。

 

  三是稚拙古朴。这类汉印相比端庄典雅一类,无论从篆法、章法还是制作工艺都有较大较大的差异。其文字安排不严谨,制作过于匆促。印文的篆法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秦代书体的继承,制作工艺较为粗糙,甚至有些笔画还出现省略或缺失。

 

  四是灵秀虚逸。到私印的产生,汉印则显得更加精致了。私印较官印小,其篆法尚留有秦小篆的遗意,较少缪篆的屈曲盘旋,有些笔画只略作交代,甚至被省略、印面显得空灵,朱白文对比强烈,整印灵秀含蓄。两汉的朱文小印,同样由于印面较小,笔画细劲而含蓄,加上铸印的疏漏及时间的剥蚀,使残损的笔画笔断意存,印面虚实相生,整印秀逸虚灵。

 

  五是雄强奇肆。这类汉印中以双刀刻凿为主而收拾较为从容,篆法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印文布局相对平稳。由于出自刻凿,刀痕显露,印文笔画一端多呈单刀挺进的尖削,另一端为双刀修饰后的雄劲。雄劲的双刀笔画和富有笔意的单刀笔画粗细兼融、相互映衬,呈现出雄强猛利的风格特征。

 

  六是机巧幽默。这一类是汉印的精品,印面在保持整印正大之气而不损印文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往往打破常规,采取个别印文或者个别笔画进行夸张、变形,在不经意之中暗藏机巧,表现为出奇制胜而妙趣天成。

 

学印体会之十四  制印讲程序

 

凡事都有序,做事如此,制印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程序,是为进行某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路走对了,则很通达,路走错了,则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大凡精品印章,大都是经历了完整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把一些不符合创作的内容放弃,也就有了古人所谓的几不刻了。

 

  程序也就是规律,跳跃程序,只会拔苗助长,制作出来的可能是歪瓜劣枣了。有时候我们看到大家制印,没有那么多程序,操刀即刻,但那是几十年千锤百炼之功力,他能够把上一道程序和下一道程序合二为一,初学印者,切不可摩仿学之。

 

  制印的程序,依我所学而言,大概有8种。

 

  一是集字。需要制一方印,首先的是要找到与文字相对应的篆字,今字比篆字多,碰到太生的字,切不可乱造,否则就犯了篆不配的律。过去集字,得查篆书字典,查到了,再一个一个字地写出来,然后再根据印面的需要进行排列。现在不用那么复杂了,打开电脑,找到一篆刻软件,输入你想刻的字,历代大师的作品都出来了,你想用什么尽管挑好了。

 

  二是写稿。找到相对应的字,接下来的就是按印面和文字的情况进行局部,这个是创作的关健,一方印刻得好不好,写稿占七成,稿写得不好,你刻功再高,刻出来的东西也不好。这写稿不仅仅是把印文书写出来,还得根据文字和印面的需要进行排列,对文字结构、偏旁、大小进行变异处理,使得整个印面和谐统一。写稿还得讲究笔势,写稿的笔势不好,刻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动感笔意,而只有生硬硬的刀痕

 

  三是过稿。要把写好的稿过到石头上去,这是需要功夫的,过去教材上讲,是把写好的印文采取浸湿的办法拓到石头上。功夫好的人是直接在石头上反书印文。现在大师可能会直接在石头上操刀了,但你不能说他就没有集字、写稿、过稿的程序了,所有这些程序,他们都是在心里完成的。

 

  四是初刻。这刻很有讲究,必须根据印文的笔势来刻,横是从那边走,切不可搞反,否则刻出来的笔势就不对了。特别是主笔画,不可犹豫,一刀下去,石头随着刀崩裂,产生自然的痕迹。初刻时不必太讲究笔画到位,先刻出个大概出来,特别是朱文除主笔画要果断以外,其它的笔画尽可能地刻得开一些,留一些余地,否则就没有救了。

 

  五是精刻。初刻的印出来后,可将整个印面涂黑,然后进行精刻,这样刻出来的印文就明显突出了。精刻很讲究,特别是对主笔画在初刻时产生的崩裂效果,要尽量地保留,再对笔势进行最后的确定,去掉一些不需要的地方,把文字的中心突现出来。一方印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其刀痕产生的线条质感,而这种质感就是通过印石的自然残破和书法的线条笔意体现出来的。

 

  六是敲边。边框是印章的一个组成部分,历代大师对边框的处理都有自己的绝活,敲、撞、碰各种办法都有,我喜欢用一支大号的刻刀对边框进行敲打处理,让印文应该突破出来的地方冲出来。

 

  七是写款。边款是印章的一个组成部分,原来以为边款就是随意刻的,看过大师的边款,我才知道一方印的边款也是大师的作品,绝对不可轻易对之。好的边款就是一篇优秀的碑文,有些虽然只有一、两个字,但也是精心创作的。有些边款刻满了四边,有的还是用正碑体或者隶书,还打有界格,可见了他们对待边款的态度。初学印者,刻边款应该如同刻印文,先写后刻,这样在章法,刀法上都会注意得多,就切忌随意而为。

 

  八是钤印。用什么印泥,在什么上钤印,这也有讲究,大师在钤印上也各有绝招,钟国康喜欢在硬木板上硬碰碰地钤,鞠稚儒喜欢用连史纸,在桌板上附5厘米的复印纸,之上再附双层新闻纸,复印纸可受直力,新闻纸略软于复印纸,相对于连史纸可起到综合的作用,这样钤出来的印线条不易变形,准确而厚重。

 

学印体会之十五  制印讲境界

 

秋天来了,深圳的天气还是那样的炎热,昨天在电梯口碰到几个从东北来的大妈,她们说这里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说回去后再也不来了。深圳属于热带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28度左右,但却没有冬天,秋天的气候也不明显,一年都被春夏瓜分了。秋风扫落叶,深圳的树却是一年常青的,让人感觉不到季节的变化。

 

  季节可以没有变化,学印却不成。一定要不断求新求变,这样才能成长。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一位艺术家曾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雌雄同体,也许我们不能说梅兰芳、李玉刚已经达到了艺术最高境界,但是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们是最接近这个境界的人!在印坛,能够将朱白文网风格融合的才是印风成熟的标志。齐白石、吴昌硕算是最接近这个境界的人,我喜欢李刚田的印,他的印好就好在朱白文气势统一、绝贯通。

 

  初学印者,首先要做到的是无我,就像临书一样,照着印谱临,越像越好,不要有自己的东西。学书印的人都很自负,自以为有两刷子,临帖临印起来,一不自觉就按自己喜欢的路子搞,结果自己的东西多了,古人的东西却没有了。

 

  所谓无我,亦称非我、非身。属于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初学印者,就是要向古人学习,彻底吸收古人的印风,包括篆字、结体、笔法、刀法、章法等等,照着样子刻,从形似起步,到达神似。就像书坛经常会有临帖展一样,以后的印坛也应该搞一些临印展,鼓励学子无我的学习。真正把古人优良的传统文化吸收为自己所用。无古不成今,大凡有新面目的书家、印家,其古功夫是足够的,翻出他们的临作,都可以乱真。临古的功夫做到家了,创作才会有底蕴,才会脱古成今。

 

  “无我”是一种境界,只有“无我”才能“忘形”,“忘形”方可“得意”。然而,“忘形”并不是“无形”!无形即无像,中国印是有像的,怎样通过有形的文字表达无形的思想?这是几代印人的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