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辟!国展精英邹挺谈书法精选50条

 李灏 2017-03-22




一、简介


 邹挺字坚之,当代青年实力书家,广东茂名人。初以颜体立身,后学二王,继而宋明,于《诸上座》、《廉颇蔺相如传》用功最勤。师从深圳书法名家万迪龙先生,绘画师从郑南贞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协会员,深圳市书协会员,宝安书法院、宝安书协办公室主任,宝安书协理事,罗湖区书协会员,康有为书法艺术院特聘书法家,先后入展中国书协组织的书法展览二十余次。 


二、书论


笔画质感的区别是书家水平最大的区别。


学书贵在明理法,以理法赋形,则活,不似而是;反之,不得法,形则不存,谈何艺哉?


圈子不在“书协”与“展览”而在大家对你实际水平的认可程度。


自然书写才是对法度的最大尊重。


总想走捷径的人不容易学书法,最终大多沦为浅薄。


临帖最多做到三分像,剩下七分就要用其他东西来补充改善。


没有办法想象自己最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面目,只能积累补充,完善临帖中线质的“缺陷”。


书法质感准确的表达就是要对应自然的法度,对应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合理状态。



大多数参赛作品审美是不真实的,只是一时的遮丑,平时的书写才会让你实际水平暴露无遗。


大众的审美低下,造就了“江湖书家”,一般的书法爱好者认识的不足,造就了“伪书家”。


所有的临书都是意临,意在〝提取〞。


什么人写什么字,本性难移,掩盖不住。


学书宜入一家法,即可通各体,自然与古法暗合,我写我心。  


书法的高度在于积累,不是复制的〝知识 〞。         


稳、准是常态,方称为善书。



善学书者求理,则有精神;不善学者追形,又不得形。   


不要盲目地上名家班,他讲的你听不懂,你写的他看不懂,双方无语。


书画修身,指的是入了门道的,门外俳徊者,徒有劳力。


任凭如何的学富五车,在书法上该下的工夫,还是绕不过的。


任何书体的字法都严谨合理,狂草亦然。


书法没有所谓“绝招”,工夫用在平时,皆为自然流露而已。


学书不在于学何种书体,投其所好为最佳,终生研习一体,亦不为过。




草法不是草书,只有草法而无出处者,不善草。


好的作品包含着各种技法,而不是用各种技法来拼凑。


对比关系不是简单的粗细、浓淡、大小的〝设计〞,而在随心性而发。


欲要遇明师,先具弟子相,从师也是需要缘份和智慧的。


山谷之书高在“雅”与“收”,处处留心却自然极致,今人多取其“大意”,实为很大意。


古贤作书,皆全神贯注,挑战极限,方能成就经典,不可不识。


初学书要手巧,熟后贵手拙。


书家懂得兼容,是谓“识高”。


用笔有力,还须工于字法,尤如穿衣搭配,得当方显风度。


学书者,叛逆之心不可无,然又不能偏离雅趣,与人不同而又能深谙古法,谓之得风神。


欲善书艺,当先改其心性,不正心术,纵得名师名帖,亦无济于事。



俗者难医,难于上青天,皆因俗在其骨。


今人作草书,流滑者甚众,多为〝一笔书〞,作书时貌似痛快,行家鉴之,仅剩〝痛〞字。


善鉴书者,看作品反面即可分辨优劣之大概,因气息皆截然不同。


习帖不在多,多亦无益,然玩赏却不可少,以拓眼界,得相通之理。


凡各体得法者,必得草意,书便得自然之势,无一重复是也。


古意不在年久,舍远求近亦为一法,优劣全凭个人造化。


学书不可一味求趣,久之便容易沦于粗糙呆板,拙笨无知。


书家对人格魅力的追求要高于对〞技术〞的迷恋,才能谓之为书艺。


学书不能一劳永逸,须时常存怀古之心,化古之形,否则日渐沉沦,终属〞自由体〞之列。



古人论书,多以意象述之,悟道者则顺,迷信者则惑。


写字不是书法,然而书法就是写字,要得形神的自然之理,过纵即为造字,便不是书。


灵感是来自对经典法帖的高度暗合。


力当从心发,为心手相应,力发于心外者,属心手相离,便难称好。然力大小之运用,以准确为最佳,譬如画中桥梁与烟云之别,故用笔须用心力耳。


作草如作楷,自得沉稳之气,显干净清雅。


作书当断为连,连亦断,方可言节奏之美。


临即创,创亦临,方可谓之有取法,而取法又有异于常人心法者,可得奇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