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羲之书院|国展精英邹挺解读古代经典书论(推荐收藏)

 采真堂 2017-05-14


邹挺字坚之,当代青年实力书家,广东茂名人。初以颜体立身,后学二王,继而宋明,于《诸上座》、《廉颇蔺相如传》用功最勤。师从深圳书法名家万迪龙先生,绘画师从郑南贞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协会员,深圳市书协会员,宝安书法院、宝安书协办公室主任,宝安书协理事,罗湖区书协会员,康有为书法艺术院特聘书法家,先后入展中国书协组织的书法展览二十余次。 




作书要发挥自己性灵,切莫寄人篱下,凡临摹各家,不过窃取其用笔,非如规矩形似也。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解读:

这段话中“性灵”两字是重中之重,那么性灵又是怎样来的呢?人的心性,明师的教导,自制力的程度,三者相辅相成,才可能有发挥自我心性的余地,自然就不会寄人篱下了;

至于临摹各家,皆为取其用笔,如果能准确控制其用笔,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作书有了追求,自然就与写毛笔字拉开一个大的距离。其实大多数人这三方面都达不到,所以书法家真的不多。

古人的东西很难,要另立高峰实在不易,现在有真才学的人又很少,所以只要学到有一些东西,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很厉害的了。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解读:

何谓取法乎上?其实这里讲的是境界,模拟别人的境界是不全面的,每个人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的唯一性是不可复制的。

比如取法王羲之,恐帕不是学他几本帖就得乎中了,一个代表作不是作者的全部,况且人有如此微妙的心理变化,外人怎么可能捉摸得到?,重点在于人的本身,人的心性不好,是无法有境界可言的。

所以,并非所有学书者都要成为书法家,因为想成家不是仅仅努力就可以的。


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用笔近日尚有传,结字古法尽矣。变古法须有胜古人处,都不知古人,却言不取古法真是不成书耳。

——清·冯班《钝吟书要》

解读:

临帖又要高于临帖,要有胜有不胜,胜在性,不胜在功,结字之古法,在于合理妙用;

东拼西凑则不可成字,临古不明辨美丑,用苦功也是虚费精神,积累不善储存,又难于变化多端,格局难高,如能识此,入门就不会太难了。

所以,书法无他秘,用笔与结字之美,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有时写不好,也不全怪自已,皆缘份所致。



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北宋·黄庭坚《论书》

解读:

我经常谈到学书要有〝古意〞,形似也至关重要,但是形似又非形似,乃是姿态的特点,尤如演员演绎一个人物时,高明者总能抓其特点,恰到好处,并非是复制所有动作。

如何才能做到这样?恐怕要多用心入神,乃到妙处,所以,心灵纯净才能悟道,心杂者恐怕只是装模作样罢了,书之优劣,不下工夫,哪来功夫?


近世士人多学今书,不学古书,务取媚好,气格全弱,然而以古并之,便觉不及;岂古人心法不传而规模形似,不足以得其妙乎。

——宋·周行己《浮止集》 

解读:

这段话彷佛是用来批评当世人的,但其实也不尽然,当时的今人,或许就是现在留下来的书法大家,他们的字成为现在的经典法帖,况且古代以传统文学为主要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与习惯都是现代人所向往的〝古〞,虽取媚好者众多,但是也仍有可观处的。

周行己以高论高,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与古代存在本质上的差异,现代许多人学的〝技术〞太低级,以低传低,均是无得古法所致,所以古人的务取媚好与现代的千人一面明显是不同的。

 那么不论古人或今人,得心法才能得其妙,今人若有得古人心法者,也可临摹,有大益而无大害。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

——北宋·黄庭坚《论书》 

解读:

学别人的过人之处而往往得其之〞过〞,学雄厚得单薄,将遒劲作软弱,这就是不善学者。

山谷法书看似为〝放〞,实则为〝收〞,笔力沉着,古意盎然,岂是今人简单的模仿之所能及?学他人书须得古法,亦须得已法,已法则可避免〝蔽于一曲〞,学 《兰亭》等法书均为同理。

所以,古人说书为小技,确实很有道理,人的精神境界上不去,又怎能学书?怎得技艺?手高眼低者未曾有之,眼高手低亦不存在。


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

——清·笪重光《书筏》

解读:

何谓中锋?圆劲饱满是谓中锋,这是一个从结果看过程的意思,并非单一的笔锋在笔毫之中间之意,这便是用笔、会用笔。败笔亦圆就表示字是有生命的,这岂是败笔?这是以退为进,赞叹这意想不到的美呢!能运中锋,即是能用力,力到则有气韵,自然就从心所欲不愈矩了。

所以,古人书论要有理解,方能为所用,反之,其害无穷。



每习一帖,必使笔法章法透入肝膈,每换后帖,又必使心中如无前贴。积力即久,习过诸家之行质,性情无不奔会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杼轴矣。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解读:

要使一帖透入肝膈,不下十年之功是不可能真正有体会的,换帖后只不过是触类旁通罢了。

正因为前帖之功,写后帖时方可明心见性,理法相生,只有通诸家之理,笔下自然就能〝达其性情,形具哀乐〞了。以古人之理法,造今人之性情,或许这便是众人所说的〝出帖〞吧。
所以,先专后博,博而后简,才合乎自然之道,至于造化,因人而异。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辩按尤当于起笔处,辩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需飞提,用笔轻处正需实按,始免堕飘二病。

——清·刘熙载《艺概》

解读:

提与按不是以粗细来表现的,每一笔的按要做到有提的弹性,而提则要做到按的稳健。

故提按相合,重处则生动,轻处则沉着,这与常人所理解的重则按,轻则提明显是有更深刻理解的。若能按此理,自然可去臃肿与飘浮之病态。

所以,一个功性兼备的书家,是对笔笔皆有要求,而又做到自然极致,才能令人叹服。

 


论解读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