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快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增加痴呆发病风险

 kdy2000 2017-03-22

研究指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颅内动脉硬化与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发病相关。理论上高血压、高血脂均可导致内耳血管损害,因此二者也可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同时,有大型研究显示BPPV与卒中具有相关性,表明BPPV可能具有血管性发病机制。痴呆与BPPV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心血管障碍、动脉硬化为二者共同的风险因素,但尚无研究证实BPPV与痴呆相关。


基于以上证据,台湾一项队列研究探究了BPPV与痴呆发病风险间的关系。研究纳入2000年至2010年间确诊为BPPV的患者7818例(年龄>20岁),31272名未患BPPV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随访12年,观察两组人群的共病现象及痴呆发病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PPV与痴呆发病风险。


结果显示,基线时BPPV组共病现象更常见,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及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如图所示;bppv组和对照组的痴呆总发病率分别为5.72 000人年和8.02/1000人年,bppv组痴呆风险是对照组的1.24倍(95%=""><>该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患BPPV的群体相比,BPPV患者的痴呆发病风险更高。

参考文献:

Lo MH, Lin CL, Chuang E, et al. Association of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cta Neurol Scand. 2017 Feb;135(2):197-203. IF=2.55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