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声明:我就是《红楼梦》的披阅增删者

 风临酒把2 2017-03-22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凡熟读《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书中第一回作者交代此书来历的一段话。要想搞清《红楼梦》一书的“来历”,首先应当很好地读一读书中作者自己的交代,方能“了然不惑”。不是作者自己“注明”的来历,恐怕都靠不住,不论是胡适之大师的“大胆假设”,还是蔡元培先生的“附会索隐”,都是从外面强行注入《红楼梦》体内的,都不是此书来历的直接证据。因此,尽管书中“作者自云”的文字有点枯燥乏味,我劝朋友们还是要耐着性子,从头到尾好好读一读,品一品,以求在这个问题上“了然不惑”。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所谓作者“借通灵之说”,就是托名“石头”撰写此书的意思。作者交代,这块女娲遗弃“无材补天”的石头,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去造历幻缘。回归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后,“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写着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这就是《红楼梦》故事的创作缘起,也是作者托名“石头”创作此书的原始证据。石头上记录的作者亲历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梦》小说。

作者还交代,此书是空空道人抄录问世的。“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空空道人与“石兄”讨论了一通“毫不干涉时世”后,“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读了书中以上“作者自云”关于此书缘起的交代,请读者朋友千万记住三个要点:其一,石头上的故事是作者“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二,空空道人将石头上的故事“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其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与石头创作此书并不同时,多出了“后因曹雪芹”几个字。记住了这三点,我们再来看《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结尾处关于此书来历的交代,您对此书的作者、抄录问世者、披阅增删者的看法,就会有全新的认识:

“这一日空空道人又从青埂峰前经过,见那补天未用之石仍在那里,上面字迹依然如旧,又从头的细细看了一遍,见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便点头叹道:“我从前见石兄这段奇文,原说可以闻世传奇,所以曾经抄录,但未见返本还原。不知何时复有此一佳话,方知石兄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圆觉,也可谓无复遗憾了。只怕年深日久,字迹模糊,反有舛错,不如我再抄录一番,寻个世上清闲无事的人,托他传遍。”

您看出以上这段文字里面有什么奥妙么?《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云”交代说,空空道人将石头上的字迹,是“从头至尾抄录回来”的,说明空空道人当初抄录的是个完整故事,而且是自己拿出去问世传奇的。怎么到了第一百二十回,空空道人又自相矛盾说,原来抄录时“未见返本还原”的内容,石头上的“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不知何时复有此一佳话”,要劳空空道人“再抄录一番”,并另“寻个世上清闲无事的人,托他传遍”呢?显然,《红楼梦》结尾处与开头处关于此书缘起的交代是前后矛盾的。

空空道人要托谁去传这“再抄录一番”的石头文字呢?书中说在急流津觉迷度口,贾雨村告诉他找悼红轩中的曹雪芹“归结这一新鲜公案”。“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果然有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空空道人便将贾雨村言了,方把这《石头记》示看。那雪芹先生笑道:果然是假雨村言了!…… 那空空道人听了,仰天大笑,掷下抄本,飘然而去。一面走着,口中说道:“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后人见了这本奇传,亦曾题过四句为作者缘起之言,更转一竿头云: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曹雪芹终于耐不住寂寞,在悼红轩中赤膊上阵了!由这段描写我们可知:空空道人交给曹雪芹的石头文字,并非是原来“从头至尾”抄录的作者“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而是他“再抄录一番”的“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以上足证:曹雪芹并非原来石头上那“从头至尾”故事的原创者,只是这些“收缘结果话头”的补写者,也就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书人。先有《红楼梦》,后有“悼红轩”;《红楼梦》尚未创作,曹雪芹“悼”的哪门子“红”?曹雪芹的披阅增删者身份,不是谁强加给他的,而是他自己在书中老老实实交代的!

我们再来看《红楼梦》的题头诗和煞尾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显然是出自同一人手笔,这个人就是披阅增删者曹雪芹。曹雪芹续写了《红楼梦》后四十回之后,在原书石兄所写的“作者自云”文字后,添加上一段“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前后照应,“出则即明”,说明原作者是“石兄”,自己只是“披阅增删”者,实在是关于此书出处的顺理成章文字。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红楼梦》前八十回,也就是脂本《石头记》,是个断臂维纳斯,并非是个完整的故事啊,空空道人怎么能“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呢?笔者在《〈红楼梦〉与〈水浒传〉》一文中,曾分析石兄原创《石头记》,乃是仿照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创作的七十回“梦结本”小说,以宝玉的太虚幻境一梦,暗示十二钗悲剧命运结束全书。谁能说金批水浒不是“从头至尾”的全书呢?是曹雪芹为了续写后四十回,将宝玉之梦前移至第五回,方使原书变成了断尾巴蜻蜓。金圣叹割尾,曹雪芹续貂,孰是孰非,见仁见智,由文学家去评判吧。

《石头记》的原作者是康熙年间的大文豪洪昇,作品套用洪昇代表作《长生殿》的故事架构,采用戏剧传奇的创作手法写成。小说的故事素材,来自于洪氏家难、蕉园诗社和西溪园林。表现的主旨是自己“无材补天”之叹,并为姐妹们“闺阁昭传”。曹雪芹补写的后四十回,由于缺少生活、隔靴搔痒,并未很好体现作者的情本思想和梦幻文采,不仅掺杂进诸多旗人生活的描写,而且杜撰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尾巴。凡从文化角度正确解析《红楼梦》者,都能看出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巨大反差,并对叙书文字啧有烦言。

虽然说《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内容不尽符合作者原意,但在《红楼梦》的流传史上,曹雪芹的续书还是比较好的续作,故能附骥流传至今。曹雪芹续写《红楼梦》时,并未存心冒充原书作者,只是老老实实交代,自己就是“收缘结果”文字的续写者,否则就不会在书中开端和结尾那样交代自己的“披阅增删”行为。至于那个“抄录问世”者空空道人,笔者考证他就是京东盘山清沟禅寺的拙和尚,亦称拙道人,确实是个具有僧道二重身份的“情僧”。不过,《红楼梦》开篇写的空空道人是实写其人,而结尾处的空空道人则是续书者曹雪芹假托,《红楼梦》“收缘结果”话头的传抄问世与他无干。

至于这个续书者曹雪芹究竟是谁,史料记载十分模糊。有人说他是曹寅的儿子,有人说他是曹寅的孙子,也有人说他就是曹寅(曹雪樵)自己,还有人说他与江宁织造曹家无干,只是个托名而已。不论他真实身份为谁,他都不可能是《红楼梦》的原始作者,只能是个披阅增删者。因为这是《红楼梦》书中的交代,是绝对第一手证据证实的。以洋博士胡适为首的红学家们,根本就没有好好阅读分析《红楼梦》书中的交代,以“故弄狡狯”这样一个根本就不成其理由的“理由”,硬给披阅增删者曹雪芹头上安上作者的光环。这是亵渎《红楼梦》,强奸曹雪芹!曹雪芹倘地下有知,一定会哭笑不得:虽然说“窃书不算偷”,但我还是不愿与孔乙己为伍,尊敬的红学家们,饶了我吧! 

      2008年1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