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生命的意义(我之哲学观): 传统文化对象数理三者认识以象理为主,数理为辅,现代科学则相反,更接近于虚无本质,离人性则更远…………与老师交流一下哲学 答:好,我们中医其实在古代叫哲医。孙思邈讲过古之哲医,就说古代这些大医都是哲医,能够具备有很好逻辑思维修养的。哲学有个特点,多问为什么。 像我们一个头痛,你问为什么头痛?第一个为什么,你就问出了原来是招了风寒。 然后再问为什么会招风寒?原来正气不够。 然后再问为什么正气不够?原来我最近休息不好,或者舟车劳顿疲劳,或者熬夜应酬太多,或者老是发脾气。 针对不同原因,你再用不同的药物,舟车劳顿的用补中益气。 睡眠不好的用宁心安神,容易动火发脾气的用疏肝解郁。 像这些原因都只有具有哲学思维你才能够深入进去挖掘到的,所以学中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是难在我们不懂得层层深入,易是易在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 古代孔夫子说,君子有九思。一个君子有九种修养,其中一种叫疑思问,碰到疑情,就要深入去多问为什么,答案很快就被你问出来。 所以将来我们在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时候,每个病,你多问为什么,你对这个病的治法就了然于胸。 而我们传统文化里头有几样学问是人生必修的。 第一是生理学,身体健康是万事之基。 第二是心理学,心性健康才能真正拥有身体健康跟事业成功。 第三是哲学。 第四是历史学。 第五是禅学。 这五方面的学问是幸福人生的根基,也是智慧人生的重要板块。 问:老师,你好,您说常思离别苦,团聚是福,我觉得很对,可是我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离开小孩子,我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是不是我做的错事太多,老天来惩罚我,我又怎样能修团聚的福呢,感恩……! 答:好,我们来看常思离别苦,团聚就是福。 我们想想,团聚不一定是大家住在一起,貌合神离了,你天天在一个办公室那都不叫团聚。而能够心存对方的好,即使在天涯海角,也如同咫尺,不遥远啊! 所以苏东坡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世人都有美好的期望祈福,那么你即使相隔千里,你也像是在团聚一样,所以团聚应该不是空间的距离,而是心灵的距离。 那该如何修团聚呢?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一个人想拥有什么,他就去做什么,想得到什么,他就去给予什么。 假如这个人经常去破坏别人的团聚,那他不会得到真正团聚。 所以古代讲,宁拆十座桥,勿破一桩婚。 懂得息事宁人,帮人家和谐的人,他会得到很多团聚的因啊! 所以一个人不团聚,他必是造了不少不团聚的因,包括背后讲人是非,说东家长西家短的,这些都是在破坏别人的团聚。 故《弟子规》教我们要扬善于公堂,改过于私室。 看到过失要暗中修改,这些都是很好地修团聚之因。 问:尊敬的老师好,我想问骨性关节炎,关节周围水肿积液怎样恢复,抽水后医生嘱咐少走路,对吗?感恩老师! 答:好,确实,如果元气大虚是不宜多动的,不宜多动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动。 像我们有些人腿上做了手术后,医生说,诶,不能动。 我们患处不能动,我们健康的地方像手臂、头啊,这些地方都可以做运动。 关键我们要有这意识,我们手上,肩背上做的运动产生的热量跟能量源源不断会送到伤口处去修复。 所以懂得这个窍诀,你的康复速度会增加一倍。 而中医认为,脾主水湿,肾也主水。 脾肾功能老年退化后,这些积液抽走了又容易再回来,那就要加强脾肾阳主气化的功能。 如何保脾阳,温肾阳?这都有很好的中医汤方。 像真武汤,五苓散这些汤方都可以随症加减变化。 同时我们对于所有积液的人都有一个建议,就是心中里头积怨要减少。 心里头积怨多了,怨气是阴寒之气,怨气伤人六月寒,六月天你听到这些怨气都会毛骨悚然打颤,所以不对外再做任何抱怨,这个身体会康复得很快。 但有些人说,病人很难听得进去。我们学传统文化不是要别人听进去。 一切的改变都不是对方改变,不是我让他改变,而是我自己改变了,我改变得越彻底,那我能影响到的人就越多。 所以孩子的教育,病人的康复,都不是我们叫他们做什么,而是我们自己做到了,能够影响感化到他们什么。 义工:陈卓玲听打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