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数完北京,就数北塘····

 读书与思考001 2017-03-23

天津有一座古镇,这里白玉石桥、灰砖黛瓦、斗拱檐枋,建筑如诗水系如舞。这里时尚与古典结合、繁华与美丽并重、包容与开放相容。

这就是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程中涅槃的北塘古镇。

节日装点的古镇,更富神韵。

漫步在复原的北塘仿古商业街凤凰街上,静静欣赏典雅秀丽的白玉石桥、宛若玉带的护城河、灰砖黛瓦的仿古建筑,恍惚“穿越”到了清末民初。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数完北京,就数北塘。”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游客悄然说出这样一句赞语。细细品感,虽有调侃,但显豪气。

在北塘古镇,无论是博物馆、老字号商铺,还是客栈、茶馆,处处展示着中国北方传统文化、天津地域特色和北塘地区民俗风情。节日期间推出的民间绝活、传统美食、民俗表演,更是深深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部分文字来源:今晚报


上传:青龙剑客

从民谣看北塘人生活 》

民谣,又称“顺口溜”,它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民间文学的样式。自古以来民谣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从大约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产生的《诗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民谣的成熟的身影。尤其是其中《风》的部分,更是集民谣之大成。

民谣来源于生活,却又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它表现的内容时时更新,在记载下生活之树婆娑之影的同时,自身也保持了年轻的姿态。如果我们将历史上那一组组民谣连缀起来,俨然就会得到一部简明的时代史。

在北塘镇,几百年来也流传着一些民谣。一位民俗专家说过,一个伟大民族的记忆总是首先保存在其民谣中。那么,对于600多年来不断变迁着的北塘镇来说,北塘民谣的沟回又有多少记忆?如果我们将北塘的这些民谣连缀起来,那就是一部北塘地区的简明史记,我们可以从这些民谣中回忆出北塘人有史以来的生存状况。

                                        一

俗话说,人生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来源于生活的北塘民谣,同样生动地再现了北塘人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来看看北塘的民谣中,在这些方面都有哪些“记忆”?

在穿的方面,北塘民谣中有:“精不精,一身青,丑不丑(丑,北塘人发shan音,阳平)一身蓝!”反映出北塘人对衣服颜色的好恶。由于当地买卖人外出和私塾先生喜欢穿青色衣服,就显得很利索、精明。尤其是这些人不出海,风吹不着,浪打不着,皮肤在青色衣裳的衬托下,更加白皙。好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些渔民等体力劳动者也想跟着这些上层人“精”。可是,又不好意思穿“青”色的衣裳,就穿蓝色的,以跟上“流行色”。蓝布加上他们那黝黑的脸,给人的感觉不干净,很丑。

再看吃的方面,如:“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北塘盛产鱼虾,这句代表天津人喜食鱼虾的民谣广泛流传,并经常出现在报刊、广播中,甚至全国都知道。据说,这句民谣最早便出自北塘人之口,可以说是北塘人的创作。据笔者所知,北塘确实很早就有这句民谣,不过通常是这样说的:“顿顿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是说有了鱼虾等,不拿去换钱而是自己家人吃了,不算不是过日子的人家。至于“当当”二字极有可能是天津市里的人改的。无论怎么说,北塘人爱吃海货是无疑的。而且他们能用海货做出许多好吃的东西,像北塘包子、鲈鱼炖排骨、梭鱼窝墨斗、面鱼锅塌,鲅鱼饺子、贴饽饽熬小杂鱼等等。有意思的是,北塘人吃海货能分出什么是高档品种,什么是低档品种,可是他们吃起来却并不十分追求高档品种。北塘民谣:“狼鱼顶梭羔,梭羔顶鳎目……”就是说,只要是海产品就爱吃,无论是高档鱼还是低档鱼。狼鱼是小杂鱼类,一般人都不愿意吃。梭羔鱼就是梭鱼,界于鳎目鱼与梭鱼之间。鳎目,就是鳎目鱼,学名叫比目鱼。俗话说“一鲆二鲙三鳎目”,说明它仅于鲆鱼、鲙鱼,是鱼类中比较高档的一种。可是,在北塘人的饭桌上,这些鱼都好吃,因为无论什么鱼虾,在北塘人的手里都能做得十分好吃。这个民谣就是北塘人爱吃海货的真实写照。与此异曲同工的北塘民谣还有:“臭鱼烂虾,送饭的冤家!”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北塘人经常用鱼虾下饭,蔬菜对于他们来说是奢侈品,只好自嘲吃的是“臭鱼烂虾”。另一个是说,即使是不新鲜的鱼虾,经过他们用盐、油的加工,做成咸鱼、虾酱等,仍然可以用来下饭,而且还吃得很多。在吃的方面,北塘还有这样的民谣:“生吃螃蟹活吃虾,掉了河里淹不煞(死)!”北塘的渔民过去的生活和生产很苦。吃饭没粮食就吃鱼虾。为什么要生吃?是因为船上不便于生火,有时浪头打湿柴禾,就不好点火做饭只好生吃。当然,也有个别的渔民就喜欢生吃鱼虾,认为生吃才味道鲜美。

住的方面,对于北塘的居民来讲变化是最大的,尤其是渔民,最早的是在海边、河边搭个地窝子就住下的。从“十二堡”、“陈家堡”到五六十年代的土坯房子,再到如今现代化的楼房。北塘人对此苦辣酸甜都尝过。这里用几句民谣就记录下来了:“五六十年代土坯房,七八十年代砖瓦房,九十年代大楼房。”在楼房以前住土坯房子时,每年开春都要拉土、和泥,泥房。下涝雨季节土坯房子还漏,墙皮掉泥皮,甚至墙倒屋塌人伤。于是,北塘就还有这样的民谣:“盖不完的房,泥不完的墙,闻不完的臭虾酱!”最后一句,是说每家的住宅中都堆着虾酱缸,空气中充满了臭虾酱的味道。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许多北塘人住房条件不好。

行的方面。如:“勤走勤歇,累死没人接!”过去,北塘的交通工具极不发达,连自行车都很少见到,人们到哪里去无论多远都是步行。根本就指望不上有人用交通工具接送。北塘人常常到宁河、汉沽、塘沽等地走亲戚、买水产品什么的,都是步行。特别是拾草什么的,更是如此。由此还派生出“人是地上仙,一日走一千……”等民谣。

                                          二

北塘民谣还反映出北塘老百姓对社会动荡、战争,时代变迁,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感知,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以后,沿海河上溯进犯天津。一路上烧杀掠夺,尤以帝俄军队最为凶恶。当时,北塘地区流传有这样的民谣:“北塘三排枪,新河半拉庄,塘沽一扫光!”这是当地人民对帝俄军队罪行的控诉。“北塘三排枪”——俄军窜入北塘时,当地居民四处奔逃。一部分人跑到蓟运河畔,纷纷登上渡船。俄军赶到后,对渡船上密集的人群,约八百多人,连续开排枪射击。不少人被打死,由于渡船翻沉,余者多溺死水中,鲜血染红了蓟运河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数完了北京,就数北塘。”这段民谣的来历,最早可以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起源,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塘后,又入侵北京。从此,北京与北塘从此往往被人连在一起,常常提起。后来,这段民谣被北塘人当作夸口的口头禅。意思是,在北塘生活,吃鱼吃虾吃螃蟹,看海看草看蓝天,那小日子的滋润,可以跟生活在北京的同胞有一拼。当然,北塘人心知肚明,这只是一种比喻,其中既有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不乏调侃之味。在含泪的笑谈中,表现出北塘人的豁达性格。

旧社会北塘渔民从事下海捕捞、海上运输时,屡遭海盗、水匪的侵扰,生命财产不保;渔民每向鱼店借贷,利息高得利害,收获的海产品必须先交售鱼店,但过秤时被压价。沉重的船捐、渔税等压迫得北塘渔民无法生活下去。他们中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老船拆,新船卖,为了交税和还贷,人奸地薄海长赖,渔民吃糠和咽菜!”解放后,这两段民谣曾经广泛用于北塘人在开批斗会、忆苦思甜大会的发言中,有的被写在文章里。

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时期,也有新的民谣出现:1978年,北塘渔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各渔生产业大队很快实行了大包干,在社员们中间流传着“大包干,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的政策性民谣。它是“笔杆子”们创作的,这类民谣在全国都很流行。故此随着形式的变化,在北塘早就没人再讲了。严格讲,这样的民谣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民谣,先听这首民谣:“北塘三大怪:大黄牙露在外,砖头瓦块去挨菜,小草绳屁股底下拽……”引滦河水入北塘前,这里的人吃含氟高的地下水,长期吃这样的水的北塘人牙齿患斑釉者甚多,呈黄色。如果平时注意抿嘴还好些,偏偏北塘人的性格开朗乐观,好说好笑。特别是许多姑娘们更是不笑不说话,如此哈哈大笑,发黄的牙齿露在外面也就在所难免了。北塘的人们吃海货多了,就想换换口味,吃些蔬菜类的食品。这样一来,那负责卖菜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副食品商店,便成了焦点所在。人们不等菜运到商店,就忙着在门前早早地排上队。甚至头天晚上就去排队。偏偏那时外地运到北塘的蔬菜少,尤其是蔬菜统购统销和定量供应时期,买菜不排长队是根本不可能的。有时因为上边批零环节失调,菜运到了,价格未到,商店就不能卖。有时头天下午鲜菜到货后,要等到第二天8点钟开市才卖。排队的人们不能久等,只好将菜篮子放下,这样人排队变成了菜篮子排队。可是,菜篮子往往丢失,于是聪明人就将其换成砖头瓦块了。这样,先由人排队,再由小菜篮排队,进而就发展到随手捡块砖头、瓦片充作人,排在那里,变成了“砖头瓦块去挨菜”了。什么叫“小草绳屁股底下拽”呢?原来,北塘庄外有一种草,叫三楞子草。这种草可以搓成草绳儿。自家用或是卖给别人。一般是从野地里割回家来,先放在木盆里用水泡一夜,为得是增加其韧性,不易折断。第二天捞出,就可以用双手来搓草绳。一般是搓出一截后,就坐在屁股底下压着,双手继续搓,搓出一截后抬屁股反手往后拽拽,再坐实接着搓。搓出一截后再往后拽……

过去,北塘的环境卫生不好,人们有随地大小便的恶习。这恐怕是国人的通病,不然“不可随处小便”的提示语也不会那样深入人心。北塘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就互相指责那样不拘小节的人。不过,他们不是直接说,而是含蓄地提出来。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民谣:“青坨子,拉屎没(淹没)脖子;蛏头沽,拉屎没眼珠;北塘,拉屎没房(顶)。”而且非常流行。青坨子、蛏头沽属于北塘镇管辖。这段民谣的含义是:由于对方的人们随地大小便,以致大便泛滥成灾。后来随着北塘的城镇建设,马路的修整,特别是公共厕所增多,加上自家楼房的卫生间,轻易再也看不到随地便溺的现象。但是这段民谣却记下了北塘那时候的情景。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北塘三件宝:扁担、绳子、破夹袄。” 北塘周边地势宽阔,含盐碱量高,庄稼难以生长。特别是村后北面的宁车沽一带,更是蒿草芦苇丛生。那时,北塘人大多烧柴草做饭、烧水。屋子里有灶台,院子里头盘着土灶。一天三顿饭,这时,他们就扛着挽着绳子的扁担,穿着破夹袄,到野外拾草。冬天寒风刺骨,他们穿着破烂衣裳,夏天烈日炙人,他们光着膀子,这些打柴人的辛苦可想而知。

“金宝坻,银武清,不如北塘起五更。”五更时分,大约是早晨4点。北塘由于水产品与草禾多,只要肯起早,到河里或海里打来鱼虾,到野地里拾来柴草,立马就吃的烧的都有了。再将吃用剩下的卖掉,还有零用钱。所以说北塘是富有的地方,胜过富饶的宝坻和武清。

不乏调侃的北塘人,同时具有渔家汉子那种与生俱来的嫉恶如仇的性格。请看下面的民谣:

“远看好事糟,近看黎督操,百姓见了乐,恶棍祭了刀。”这段民谣便出自北塘的民间花会——“灯官会”。

清光绪初年,由驻防鄂军传入北塘的一种花会形式——“灯官会”开始盛行。鄂军中有个哨官叫黎朝相,传说他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曾多次主演其中的“灯政司”。他利用“灯官会”中“灯政司”这个“灯官”的角色,趁机鞭打当地一些恶棍,为受欺负的老百姓出气。黎朝相便是黎元洪的父亲。直到现在,在北塘,每当有坏人遭到惩罚,人心大快时,人们都爱说出这段民谣。

“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 在北塘人嫉恶如仇的性格中,此民谣又道出了北塘人谨慎的一面。

                                        三

由于北塘是个古老的渔镇,因此有关渔家风土人情、渔业生产方面的民谣也有流传,并且很有意思。

下面这首民谣在北塘镇里最为有名:“卤卤沆沆一大扛,有女不嫁打鱼郎。一年到头守空房!”

北塘渔民出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被褥、衣服、鞋袜,棕褥子、油衣裳、雨靴等,打成包裹很大、很沉重。抱着背着挟着都不行,必须扛在肩头上才得力。每逢开春出海,伏季、冬季,渔船上坞,渔民上下渔船,都扛着这些东西。上船时由于是母亲、妻子及其他的家人新给做的或新拆洗的被褥、衣服、鞋袜,棕褥子、油衣裳等,它们的分量相对还轻一些。出海回来时,由于船舱里潮湿、海风侵吹,这些东西返了潮,就更加沉重了。加之渔民本身的疲惫形象,那肩头上的东西就更加显得沉重了。这就是“卤卤沆沆一大扛”。此外,“卤卤沆沆一大扛”,也是形象地指明渔民的职业是打鱼的。由于这个职业很危险,加之做他们的媳妇要“一年到头守空房”,所以人们都不让自家女儿嫁给渔民。解放后,由于渔民的“渔字户口”,仍然让不少北塘渔家子弟与居民户口的有情人难成眷属。“有女不嫁打鱼郎”是女孩子们一方家人、亲戚等人心态的真实写照!由于丈夫经常出海,不分白天黑天,有时到外地海区生产几个月不回家。渔民的媳妇只好守着空房子,她们有时不免抱怨“守活寡”。外人也同情她们“一年到头守空房”的处境。

渔民在大海里劳作,有许多人被大海里吞没,连个尸首也找不到。每年到了忌日,他们的家属就在海边烧纸祭奠。几百年来,这样的人家越来越多,烧得火堆儿也多。小孩子们就拍着手喊:“一家一家又一家,大海螃蟹大对虾……”既指明了遇难者的众多,又描绘了他们生前的职业特征。这样的民谣看似随意,其实“含金量”很高。

北塘人自古以来就向往着发财,发大财。这从家家过年时贴的福字中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几乎个个福字都是倒着贴的。每家都少不了贴张“财神爷”。在北塘镇有这样的民谣:“大元宝,二元宝,叽里咕噜往家跑……”、“一网金,一网银,三网打个聚宝盆。”、“小小子,发财来,骑着马儿家来咧……”。可是,北塘人发财讲究财的来路要正,也就是说不追求发横财、邪财。当年北塘那家出卖海口给洋毛子的富户,至今仍然被人骂个不停。北塘人将发财的路子定在打鱼上。他们要向大海索取,向狂风恶浪要钱!尽管常常是财还没发成,反倒先将命赌给了龙王爷,也坚决不退缩……

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发财致富,北塘的渔民对渔业生产很是钻研,积累的生产经验非常丰富。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播,有些就被他们编成了民谣。其中,反映潮汐时间的有:

“初一、十五晌午潮。”

“初八、二十三,潮水亮了天。”

“初一、十五两明落,半夜、晌午潮。”

“初八、二十三,潮一早晨,落一天。”

反映大海气象的有:“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海心空,要刮风。”

对汛情及鱼虾洄游规律加以概括的民谣有:

“开河不过惊蜇,清明见到子蟹,谷雨前后见对虾,立夏满江红,小满打过鱼……”

渔民们对渔船特别崇拜。跟渔船有关的民谣有:

“大将军(大桅)八面威风,二将军(二桅)开路先锋;船头压浪,舵后生风!”这段民谣是船上渔民的所爱。不仅当成口头语,而且还被写成对联,贴在渔船上。直到今天逢年过节仍然如此。

综观整个北塘民谣,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感觉是数量少了点。这似乎多少与渔民们的文化程度也有些关系。尽管北塘有史以来私塾兴盛,教育有方,但是,占北塘人口绝大多数的穷苦的渔民,却大多是文盲,他们创作能使之流传的民谣是有一定困难的。而文人墨客创作的全是诗词楹联。对乡野小曲类的民谣显然不是他们的兴趣之所在,况且也是不能胜任的。

另一个现象是,北塘的民谣少而精,凡是流传下来的,都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考验。北塘民谣的特点是形成时间一般比较长,一般轻易流传不开,大多自生自灭。其主要原因是:北塘的渔民的思想一般偏于保守,对历史形成的东西,非常重视。而对于新的东西就要看准了才认可。这样,对于新编的民谣,就不太买账,说是“耍贫嘴”,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就服气,就乐于接受。

有些老民谣曾被修改,使之更有时代的痕迹。但是,这样的民谣大多还要回到原来的状态,如:“生吃螃蟹活吃虾,掉了河里淹不煞(死)!”在文革中为被改为“生吃螃蟹活吃虾,船头迎风把网撒”。据说是认为“掉下河里淹不煞”一句没有革命气概,有贪生怕死之嫌疑,而改成“船头迎风把网撒”就很有革命豪情和敢于面对“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了。可是,却没能被人认可。

再如,随着“北塘海鲜”的扬名,不少外地人都到北塘来吃海鲜。于是,北塘人趁机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数完了北京,就数北塘。”改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玩在北京,吃在北塘。”改得很有意思,字面上看也很漂亮,只是不知能否流传下去。

千百年来北塘民谣大约只流传下来这么一些。但是,管中窥豹,从这为数不多的民谣中,也折射出了北塘人的生活景况。如此,北塘民谣尤其显得珍贵。

作者:董志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