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看台1055 | 李青松在汕尾品味带鱼后记起:过去哪个单位有鱼腥味,就证明福利好

 海陆物语 2020-12-07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品味带鱼

·李青松

一条一条满载海货的渔船靠岸,收桨抛锚——这是渔民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刻。

收获的成果都在船上呢。

——在汕尾海滩,看到了渔民出海归来,正把一篓一篓的海货搬到岸上。海货里有皮皮虾、大黄鱼、小黄鱼、螃蟹……当然啦,带鱼居多。那刚刚搬上岸的带鱼,就像镀了一层银,光艳无比。海货讲究的是一个字——“鲜”。而“鲜”则意味着要把时间最大限度地缩短。渔民对“鲜”有自己的理解。一些渔民,干脆在海滩上就地出售。他们把带鱼倒着悬挂在竹竿上招揽顾客,远远看去好似铁匠铺子里排序分明的刀剑,亮光闪闪。

我出生于科尔沁沙地,小时候没见过海。我对海的认识,源于带鱼。我甚至认为,带鱼的腥臭味,就是海的鲜味。在北方,无论生活怎样拮据,年三十的餐桌上必有一道相当于海鲜的菜——炸带鱼。可是,后来进了城里才知道,带鱼根本算不得海鲜。也就是说,我们所见到的带鱼从来就没有活着的——由于海水压力发生变化,带鱼出水便毙命了。何况,我们吃的带鱼不知道辗转周折经历多少环节了。但是,炸带鱼确实好吃。外焦里嫩,香味诱人。——这是我们那些沙区孩子一年的盼头之一。

炸带鱼,不知勾出了我多少的回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位搞福利,往往发带鱼。用报纸包着,每人三五条。办公室里弥漫着带鱼的腥臭味,三五日不散。那时候,看一个单位怎么样,判断的标准——发不发带鱼,带鱼的宽窄程度,发带鱼的次数。

若听说,某某单位经常发带鱼,带鱼个头又长又宽,肉也厚——大家一定很羡慕那个单位。若本身就在那个单位工作,那是很光彩很有面子了。

今天,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上一顿炸带鱼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汕尾渔民告诉我,带鱼是吃肉的鱼,生性凶猛、贪婪。白日里在深水中潜伏,夜晚或者阴天,便浮游到海面水域追逐猎物。吃小鱼,吃乌贼,吃虾米,也吃自己的同类。据说,带鱼在海里,不游动时就保持竖立的姿势,靠扇动鱼鳍保持平衡。

早先,有经验的渔民常常利用它贪婪的本性,钓带鱼。——“此鱼八月中自外洋来,千百成群,渔户率以干带鱼肉一块做饵钓之。一鱼上钩,则诸鱼相衔不断,掣取盈船。”这是清人对渔民钓带鱼情景的描述。一鱼咬钩后,另一条鱼会咬住它的尾巴,被一起拽出水面——这就是带鱼同类相残的特性。瞧瞧,钓到一条,就可轻易地像拉绳子一样拉出一个长串。用不了几个时辰,带鱼就装满船舱了。

今天,我们食用的许多海产品都是养殖的,但是带鱼并没有人养殖,都是野生的。为什么呢?因为带鱼养殖的成本远高于海洋捕捞的成本,何必呢!加之每年带鱼的捕获量相当大,客观上,就没有人动脑筋费力气去养殖了。

然而,汕尾渔民告诉我,表面看,带鱼的捕获量似乎没有减少,但渔网的网眼越来越小,捕到的带鱼的个头越来越小,倒也是事实。过去,大个的带鱼有三十几斤重,一二十斤重的常见,现在捕获的带鱼,细如皮带。甚至,生下来不到一年的幼鱼也被捕获了。

或许,那种“带鱼连尾”的情景,可能成为遥远的传说了。


转自:汕尾日报2019.02.03

善为网:http://www./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204名中央委员,只有她是“高中毕业生”

南昌起义领导人在陆丰没有一个被捕被杀

碣石面皮恶如雷公

有一种“二货”叫摄影师

看看这群甲子人,竟敢大闹CCTV!

发生在纽约街头的视频

潮州歌册《英台行嫁》点击超过50万

如果被突然袭击,全景展示中国军力震撼反击

美国纪录片《鸟瞰中国》,美哭了全球华人

这张“ 吸奶照 ”火了 !

人民日报:退步与向前

书法的自杀与他杀

常怀敬畏之心 学做谦卑之人

痛风一个小方子,一天见效,太棒了

一个塑料瓶搞定膝盖疼痛!赶紧给爸妈看看吧!

文学看台1000期,容易吗?有你的没有?

文学看台1054 | 戴运辉的暗访人员

文学看台1053 | 朱丽娟的广播声

文学看台1052 | 林杞权的夫妻无隔年仇

文学看台1051 | 杨永超咏猪

文学看台1050 | 老斯爱狗

文学看台1049 | 叶雪丹的汕尾年味

文学看台1048 | 吕珠满的万亩梅园别样红

文学看台1047 | 黄俊革的汕尾山水印象

文学看台1046 | 戴运辉的红黑账

文学看台1045 | 陈小坚的花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