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学 影 像 园 china-radiology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19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我国肺结核患者590余万,每年死亡人数25万,为各种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倍。
原发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其他肺外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常见于儿童,继发性肺结核则多见于成人。肺结核病灶的病理改变多种多样,包括渗出、增殖、干酪及空洞等,但病灶的好转与恶化不一定都单独进行,而是反复曲折,在慢性继发性感染时尤为如此。CT能准确显示结核病灶的部位、范围及分型,对确定有无空洞优于X线胸片。 原发性肺结核 primary tuberculosis 最常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为初次感染发生的结核。主要有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前者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三部分组成。后者是原发综合征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形式,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可分炎症型和结节型。
常见于婴幼儿及儿童。 多数患者无症状。 部分有低热、盗汗、轻咳、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结核较原发综合征更常见。 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血沉加快;白细胞分类单核和淋巴细胞增多。 (2)痰菌检查:查找结核杆菌。 2) 结核菌素试验: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强阳性有诊断意义。 3)X线胸片: (1)原发综合征:表现为肺内大小不一的云絮状阴影,病变与肺门间有条索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形成双极或哑铃状阴影,典型者目前较少见。 (2)胸内淋巴结结核:通常位于右侧气管、支气管旁或肺门区,表现为自纵隔向肺野突出的结节阴影或肺门周围炎。 (3)少数肿大淋巴结可压迫支气管形成肺不张,病变恶化可形成空洞或发生播散。
原发综合征: 1)原发病灶好发于中叶、下叶或上叶前段,呈小斑片状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模糊(图4-2-45)。 2)病灶扩大进展可为大片状阴影,可占据一个或数个肺段甚至全叶实变。 3)淋巴结炎表现为肺门旁边缘模糊的结节状影(图4-2-46)。 4)原发病灶可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发生支气管播散或淋巴、血行播散(图4-2-47)。 胸内淋巴结核:主要表现为右侧气管、支气管旁、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肿大。通常分两型: 1)炎症型:表现为肺门和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密度增高,边缘模糊。 2)结节型:表现为肺门和气管旁有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灶,边缘锐利,少数可呈分叶状(图4-2-48)。 3)上述两型均可发生钙化。 4)CT增强时若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呈低密度坏死肿块,周边呈环状增强带,则为胸内淋巴结核的典型表现。 胸膜炎:表现为局限性胸膜增厚或为渗出性改变。 鉴别诊断: 1)肺炎:有急性感染症状,抗炎治疗后短期内可吸收消散,无肺门淋巴结肿大,因此鉴别不难。 2)淋巴瘤:多为两侧性分布,气管旁或肺门、隆突下可有多个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成团。

A 
B

C

D 图4-2-45原发综合征 A.B.患儿,15个月。左肺上叶前段斑片状影, 病灶下方有条索状阴影伸向肺门, 病灶内有多发高密度钙化; C.D.左肺门旁有肿大淋巴结,其内并见钙化灶

A

B 图4-2-46 原发综合征 A.B. 患儿,2岁。右肺上叶前段及下叶背段条片状影, 边缘清楚。右肺门、纵隔淋巴结和下叶原发 灶内见成簇钙斑。右侧胸膜不规则增厚

A

B 图4-2-47 原发综合征 A.患儿,8岁。右肺下叶背段斑片状影,其内有一1.0cm×1.5cm空洞,左肺上叶有支气管播散病灶; B.空洞更显清楚,其内有气液平面,且为多发空洞 
A

B
图4-2-48 胸内淋巴结结核 A.患儿,7岁。CT平扫见左肺门明显增大,左主支气管受压变形; B.增强扫描见左肺动脉旁1.6cm×2.2cm大小的类圆形肿大融合之淋巴结,强化欠均匀,略呈分叶状 
服务医学影像同道 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我们有幸邀请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永强,刘斌,钱银峰;安徽省立医院吕维富,邓克学,刘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穗生;蚌埠医学院张俊祥;皖南医学院翟建;安徽省肿瘤医院董江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春生,张万高;铜陵市人民医院张金平等专家做客医学影像园微信平台,每周推出一期专家读片。
编辑:五花木有肉 技术支持:安徽影联乐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